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呼志强  韩钊  何帅 《四川建材》2012,(2):239-240
流量系数作为燃气调压器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来衡量燃气调压器的流通能力。流量系数是在燃气调压器调节元件处于最大开度位置时得到的,实际运行时调节元件并未处于最大开度。本文在了解流量系数由来的基础上,对流量系数的实用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通过实验对两种作用方式燃气调压器流量系数的实用性进行了比较,得到流量系数对间接作用式燃气调压器的选择更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燃气系统中调节阀相对开度变化时流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燃气系统中影响调节阀流量的因素,调节阀流量与流通能力系数、相对开度等因素有关。通过对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的分析,推导出流通能力系数与相对开度的数学关系式,再利用流量与流通能力系数的关系,得到流量与相对开度的数学关系式。用此方法计算的流量与实际流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8%,表明此流量计算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调压器流量的传统计算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调压器流量的正弦规律、临界流量系数、形状系数、通用流量计算公式、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4.
介绍国家标准GB 27790-2011《城镇燃气调压器》中调压器静特性的检验要求和判定方法,分析流量参数的调整对调压器稳压精度等级的影响,探讨了通过降低稳压精度等级和关闭压力等级的方法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调压器适用流量范围.  相似文献   

5.
以低-低压燃气调压器测试装置中控制用调压器(以下简称控压器)的输出压力(即被测调压器的入口压力)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测试装置的组成和工作过程、电-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控压器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流程,给出控压器输出压力(以下简称输出压力)控制能力的评价方法。提出并分析3种输出压力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3种方法是控压器控制、电-压控制器配合控压器的开环信号控制(以下简称开环电-压信号控制)、电-压控制器配合控压器的闭环信号控制(以下简称闭环电-压信号控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3种控制方法的输出压力相对误差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电-压控制器配合控压器进行压力控制,可以有效消除弹簧效应对输出压力的影响。闭环电-压信号控制方法可以使得输出压力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0. 1%,采集周期内、采集周期之间压力稳定性指标均低于0. 5%。使用开环电-压信号控制方法时,来自测试装置内的干扰会使得输出压力出现缓慢的漂移,使用闭环电-压信号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输出压力的漂移,提高压力控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伯努利方程推导出方形均速管的流量系数另一表达式。根据正交试验理论设计了方形均速管样管,以空气为介质,对样管进行了流量系数主效应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检测杆横截面的当量直径和静压孔中心与检测杆横截面中心的角度为影响方形均速管流量系数的主效应因素。试验的有效工况保证了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7.
分析南方地区某中心城市燃气管网1995-2005年供气数据发现:高流动人口比例的城市特点使该市计算月大多数年份未出现在除夕所在月,从而导致这些年份全年最大用气量日不在计算月中.对流动人口比例高的城市,按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第6.2.1条要求(城镇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应按计算月的小时最大用气量计算)计算小时计算流量可能不合理.对高流动人口比例的城市,按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确定燃气管道小时计算流量时,应先统计原始用气数据,看全年最大用气量日是否出现在计算月中,如是,按照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计算小时计算流量;如不是,除按照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计算小时计算流量外,还应计算最大用气量日的最大小时流量,将两者比较,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最终的小时计算流量.  相似文献   

8.
民用燃具同时工作系数的测定与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中规定:独立居民小区和庭院燃气支管的计算流量宜按同时工作系数法计算(见规范第7.2.6条),其计算公式为: Q_h=k_t(ΣkNQ_n)式中:Q_h——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m~3/h); k_t——不同类型用户的同时工作系数; 当缺乏资料时,可取1; k——燃具同时工作系数,居民生活 用燃具可按附录F确定;  相似文献   

9.
把地基分成c型土地基和φ型土地基,利用考虑地基土应力状态的临界荷载计算程序,以及考虑地基土应力状态的深度修正临界荷载近似计算公式,得出各自考虑地基土实际基础形状的地基临界荷载,二者相比即得相应的形状修正系数;确定其与基础宽长比B/L的拟合关系,进而得到考虑应力状态的形状修正地基承载力近似公式,方便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保角映射函数的求取是采用复变函数法对埋隧道开挖问题进行分析的前提。根据边界对应原理,给出半无限体任意形状隧道断面外域到同心圆环域的保角映射函数形式,并提出计算此共形映射系数的方法。联合采用奇偶点插值法及遗传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实现映射函数的高精度求解。基于映射函数的解析性,给出在求解复应力函数过程中,映射函数的化简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提出的映射函数求解方法可解决由地平线引起的求解困难,且可直接应用现有研究成果应用于函数系数的求解。(2)求得的隧道边界映射精度很高,相对误差可控制在0.5%以内,地表边界映射精度稍差,但都可控制在5%以内,且映射精度随系数个数的增多而提高,可满足工程及研究需要。(3)以一个浅埋矩形的工程为例,采用本映射函数的求解方法及映射函数的化简处理方法所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在基本完全符合,两者相差1%以内。  相似文献   

11.
中压燃气管网的简化与流量折算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进行燃气中压输配管网水力计算时,一般采用值为0.55的流量折算系数把途泄流量分配到相邻的节点流量中,其计算结果有时误差较大,甚至超出工程精度要求。推导出适合中压管网的流量折算系数,对采用此系数的简化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指出简化方法的适用范围。此简化方法与目前的方法相比可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王立军  孙雅欣  张惠江 《钢结构》2011,(10):38-41,73
对烟台世茂海湾1号项目T1塔楼风洞试验数据与GB 50009-2001《建筑荷载设计规范》计算结果进行风荷载作用效应对比分析,同时据烟台气象局的历史气象资料所得风压,通过风洞试验提供的风压系数计算结果与据GB 50009-2001所得结果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一个较为合适的体型系数,使结构计算得到简化,同时满足结构安全性和...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承载力计算中的曲率影响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需通过弯矩增大系数考虑截面弯矩的二阶效应。弯矩增大系数包含两个影响系数,分别是荷载偏心率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ζ1和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ζ2。这两个系数在规范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计算方法不尽相同。通过14根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承载力试验,应用规范方法对试件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并与试验值比较,结果表明:GB 50010-2010取消了ζ2,导致计算的试件承载力小于试验值;而JTG D62-2004中ζ1在不合理之处,特别是当偏心率较小时,计算的承载力偏大而且偏于不安全。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拟合了ζ1和ζ2 计算式。应用收集到的文献试件对其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在高层建筑火灾试验塔上测试了典型门、窗不同开度时的流量系数。该系数可用于火灾烟气流动预测计算,也可用于压送风量及一般建筑通风换气计算。同时,运用建筑物火灾烟气流动性状预测计算软件,分析了门窗开度及流量的系数对火灾烟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未给出复杂体型且重要建筑物的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此类建筑物的风荷载需通过风洞试验确定。基于此,提出了基于风洞试验的围护构件设计风荷载计算方法,将规范中阵风系数与局部体型系数的乘积修改为局部体型系数与脉动风压系数极值之和的形式,称为风压系数极值。提出的围护构件设计风荷载计算方法不仅适用于迎风面围护构件设计风荷载的计算,也适用于气流分离区围护构件设计风荷载的计算。在脉动风压系数极值的计算中,考虑了气流分离区非正态风压时程的特性,采用非正态峰值因子的简化计算式,可简便确定非正态风压时程的峰值因子。以平屋盖围护构件设计风荷载的确定过程为例,对比了我国规范方法与文中方法的异同,提出了平屋盖围护构件风压系数极值的设计建议值。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围护构件设计风荷载计算方法,基于风洞试验数据可确定气流分离区围护构件的设计风荷载,采用日本风荷载规范的屋盖风荷载分区方法是合理的;采用风洞试验得到的局部体型系数,套用GB 50009-2012规范方法确定气流分离区围护构件的设计风荷载,可能严重低估风荷载取值。  相似文献   

16.
准确地计算沥青泵流量是提高沥青洒布车作业质量的关键步骤。对沥青泵转速和流量的检测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传统的计算方法,将沥青泵的实际容积效率看作常量,其计算所得沥青泵流量的绝对误差大于6L/min,相对误差大于23%。提出基于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沥青泵流量二元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方法,并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绝对误差的拟合方法所得沥青泵流量计算精度较传统方法有很大提高,但仍不理想,而利用基于相对误差的拟合方法所得相对误差的最大值较基于绝对误差的回归方法几乎减少了一半,仅为5.66%,是具有较高合理的计算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量风洞试验研究表明,风压沿建筑物横向的变化非常明显,呈抛物线形状分布,而现行的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风荷载平均风压取值的简化计算标准,并未考虑这一影响.在风洞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数值分析和拟合,得出了风压系数沿建筑物横向变化的简化计算公式.算例研究表明,风压沿建筑物表面位置的横向变化对规则巨型框架结构变形的影响较大,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