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薄荷叶缓蚀剂对热轧碳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抑制碳钢酸洗时的腐蚀,采用加热回流萃取法从薄荷叶中提取了一种新型绿色缓蚀剂。采用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测试了薄荷叶缓蚀剂在20~50℃时对2 mol/L HCl中热轧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薄荷叶缓蚀剂对热轧碳钢的缓蚀效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最大缓蚀率达到87.8%;当浓度小于80 mg/L时,温度升高,缓蚀效率减小;浓度大于80 mg/L时,温度升高,缓蚀效率增大;薄荷叶缓蚀剂在热轧碳钢表面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薄荷叶缓蚀剂对热轧碳钢的缓蚀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同时抑制腐蚀反应的阴、阳极过程,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2.
樊国栋  崔梦雅 《材料保护》2012,45(7):62-64,66,76
为了开发无毒无害的缓蚀剂,以玉米油为原料,采用羟乙基乙二胺进行胺解,再用氯化苄季铵化合成咪唑啉季铵盐IM;分别用尿素和硫脲进行亲水基改性得到IM-O和IM-S缓蚀剂。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2种合成产物进行了鉴定;用失重法评价了缓蚀剂在盐酸介质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并考察了不同缓蚀剂浓度、盐酸浓度、酸洗温度、酸洗时间以及Fe3+浓度对2种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缓蚀剂均有较高的缓蚀率,IM-O的缓蚀性能优于IM-S。  相似文献   

3.
孟宇  张俐  吴崇田  张大全 《材料保护》2014,(9):26-28,48,7
目前,对酸性介质中具有荧光监测功能缓蚀剂的研究鲜见报道。采用罗丹明B与水合肼反应制备了罗丹明酰肼(RHBH)化合物,通过失重法、电化学阻抗法、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RHBH在0.5 mol/L HCl溶液中对20钢的缓蚀作用,采用荧光分析法考查了RHBH对0.5 mol/L HCl溶液中Fe3+的荧光检测效果。结果表明:RHBH对20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在其表面的吸附满足Langmuir校正吸附模型;RHBH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RHBH对Fe3+具有很好的荧光识别作用,可以用于酸洗过程中腐蚀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4.
谢斌  赖川  曾倪  黄春  易彬  赵金松  张婷 《材料保护》2012,45(4):55-57,74,75
为了综合利用白酒糟和开发新型绿色酸洗缓蚀剂,制取了鲜白酒糟提取液,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其作为硫酸酸洗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15 g酒糟在300 mL 5%硫酸溶液中30℃静置浸泡6 h,得到的提取液在5%硫酸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率最高;酒糟提取液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符合El-Awady动力学模型和Flory-Huggins吸附等温方程,属于几何覆盖效应的单分子层吸附,提取液为混合型缓蚀剂;放置时间延长时,提取液的缓蚀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开发环境友好型缓蚀剂是缓蚀剂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天然物中提取有效成分作为缓蚀剂就是途径之一,采用气相缓蚀剂可以有效减轻腐蚀,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用酸化浸取法从米糠中提取植酸,复配成了气相缓蚀剂;采用失重、极化曲线和阻抗测试等评价了该缓蚀剂的气相缓蚀效率,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对碳钢的气相腐蚀有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可达97%;该缓蚀剂为阳极吸附型缓蚀剂,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在含饱和CO2油田水中咪唑啉季铵盐在N80钢表面的吸附与其缓蚀性能的关系,以苯甲酸、二乙烯三胺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一种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和形貌观察法研究了其在含饱和CO2模拟油田水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模拟油田水中,咪唑啉季铵盐浓度、温度、时间对N80钢缓蚀性能影响显著;咪唑啉季铵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单分子吸附膜,阻碍腐蚀介质与金属接触;该缓蚀剂属于混合型缓蚀剂,低浓度以阴极控制为主,高浓度以阳极控制为主;该缓蚀剂主要通过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改变金属的界面状态而起缓蚀作用,且随着其浓度的提高,缓蚀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7.
钢材酸洗添加缓蚀剂是一种有效、经济的防腐蚀方法,研究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发展和完善缓蚀剂的理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新型三唑衍生物对Q235-A钢在1 mol/L H2SO4中的缓蚀性能、机理和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新型三唑衍生物缓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在1mol/L H2SO4溶液中,其浓度为1 000 mg/L时缓蚀率最高达94.6%;在Q235-A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8.
刘俊  付朝阳  刘芳  黄曼 《材料保护》2012,45(10):33-35,61,1
以苄叉丙酮为活性氢化合物,合成并复配得到了2种以Mannich碱为主体的缓蚀剂FN1,FN2,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在HCl介质中不同缓蚀剂浓度对Q235钢的缓蚀吸附行为。结果表明:2种复合缓蚀剂均有较好的缓蚀性能,FN1优于FN2;2种复合缓蚀剂均是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该Mannich碱复合缓蚀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对曼尼希碱类缓蚀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应用,而对理论方面的报道较少.以苯乙酮、吗啉和甲醛为原料,在pH =2 ~3条件下合成了曼尼希碱类酸化缓蚀剂1-苯基-3-吗啉基-1-丙酮(MOPP),采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分析MOPP的元素组成及结构;采用静态腐蚀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法研究了MOPP在15%盐酸中对N80钢片的缓蚀性能,探讨了MOPP对N80钢片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MOPP具有较高的缓蚀性能,能同时抑制N80钢的阴、阳极腐蚀反应过程,缓蚀效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MOPP在N80钢片表面上主要发生化学吸附,且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放热、混乱程度减小的过程,吸附规律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0.
芦苇叶(phragmites australis)表面有很好的超疏水性,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为152.7°,滚动角为10°,在芦苇叶表面,分布有大量规则排列的二元纳米复合薄片结构。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芦苇叶中提取了植物型缓蚀剂,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缓蚀剂在0.01mol/L 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芦苇叶提取物(简称PALE)对碳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当缓蚀剂浓度为1g/L、温度为30℃,缓蚀率高达87%,且此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EIS谱图显示缓蚀剂浓度越大,电荷转移阻抗半径越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钢铁点蚀坑内部生成的腐蚀产物对点蚀生长的影响,使用自制的2种铁微电极,通过电化学三电极体系,使之在阳极极化条件下发生溶解,一定程度上模拟点蚀生长的特征。结果表明:采用微型注射器可以将2种铁微电极表面黑色腐蚀产物沉积层冲洗到模拟点蚀坑外部,消除其对点蚀扩展的影响;通过对比冲洗前后的阳极溶解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计算该腐蚀产物对模拟点蚀生长速率的影响;借助2种铁微电极的特殊性,提出了对其点蚀内部腐蚀产物影响进行量化的方法,将其用于修正点蚀内部金属离子的扩散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完善点蚀的生长和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铝稀土涂层在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中的腐蚀行为,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并分析了相关电化学参数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了涂层腐蚀后的形貌及成分,阐释了电化学参数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盐雾试验第一阶段,铝稀土涂层由2个容抗弧组成,高频段对应致密层阻抗,低频段对应铝稀土涂层电化学反应阻抗;盐雾试验第二阶段,多孔层开始影响铝稀土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油田杆管腐蚀机理及化学防腐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开发的推进,腐蚀逐渐成为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关键因素。由于腐蚀的发生,导致大量的重复作业,使原油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针对孤东油田腐蚀严重的现状和具体情况,开发了合适的防腐技术MYD-5型缓蚀剂,并且介绍了现场应用的配套管柱,最后做了详细的适应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形维数能有效表征材料腐蚀程度,但目前未见用分形表征镁合金腐蚀的报道。主要介绍AZ31及AZ91D镁合金在不同时间腐蚀条件下腐蚀形态特征的变化,通过引入多重分形理论来描述镁合金表面腐蚀坑形态的分布。通过研究发现:镁合金在适当腐蚀时间内,腐蚀表面具有明显多重分形的特征,D(0)、D(1)、D(1)/D(0)、Δα和Δf等特征值反映了腐蚀坑分布的非均匀质特征;AZ31镁合金的腐蚀速率较快,腐蚀时间过长,其表面几乎全部腐蚀,很难表现出多重分形特征;AZ91D镁合金的多重分形中特征值D(1)和Δα、D(1)和Δf、D(1)/D(0)和Δα、D(1)/D(0)和Δf都具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航空结构材料的腐蚀失效分析及防腐控制E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航空结构材料的腐蚀破坏类型及腐蚀特征 ,分析探讨了航空结构材料的腐蚀使用环境及主要腐蚀原因。结合实际维修工作 ,提出了结构腐蚀损伤部位的修理方法及防腐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The corrosion potentials of stainless steels in chloride solutions for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removed from those leading to pitting and crevice corrosion are constant and to a first approximation largely independent of temperature and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or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or with decreas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re comes a situation when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begins to oscillate, between two and values roughly corresponding to Ep and Epp. These potential oscillations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pitting and crevice corrosion, although there are clear cases when no corrosion attack was visible even after prolonged exposure. The oscillations are attributed to unstable passivity.  相似文献   

17.
18.
用去离子水和3.5%NaCl模拟和缓与苛刻的腐蚀环境,进行腐蚀环境交替变换的实验研究低合金耐候钢的大气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和缓或苛刻的单一腐蚀条件下低合金耐候钢都不易形成致密的锈层,但交替腐蚀1个周期后,形成了敛密的保护性锈层。在初期腐蚀环境苛刻、后期腐蚀环境和缓的试验条件下,与相反的试验条件相比,耐候钢能更快地形成更致密的锈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癸酸基双环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和机理的关系,以癸二酸、癸酸与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分别合成了癸酸基双环咪唑啉(BIM)和单环咪唑啉(SIM)。采用静态失重法评价了2种缓蚀剂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BIM的缓蚀效果要明显优于SIM,当加入量为3.0 mmol/L时,BIM缓蚀效率为94.87%,而同样条件下,SIM的缓蚀效率仅为78.23%。应用Gaussian 03W程序、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1G*方法对2种咪唑啉进行了结构优化,分别得到了两者的稳定构型及相关参数。同时对2种分子在Fe(001)晶面的吸附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水平上很好地解释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钟道灿  卢立新  叶桓  潘嘹 《包装工程》2023,44(17):284-290
目的 为解决单组分绿色气相缓蚀剂缓蚀性能差的问题,复配一种绿色复合气相缓蚀剂,探究其对碳钢和黄铜金属试样的缓蚀作用。方法 采用腐蚀质量损失、接触角、电化学等试验测试分析复合气相缓蚀剂对碳钢、黄铜的缓蚀效果与成膜耐久性。结果 复合气相缓蚀剂对10号钢、H62黄铜的缓蚀效率分别为84.71%、91.67%,缓蚀性能显著优于单组分气相缓蚀剂;复合气相缓蚀剂在10号钢、H62黄铜表面均形成了缓蚀膜,H62黄铜表面形成的缓蚀膜较10号钢的更具耐久性。结论 与单组分气相缓蚀剂相比,该复合气相缓蚀剂对碳钢、黄铜均具备良好的缓蚀作用,为绿色气相缓蚀剂的防锈包装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