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食品》2010,(6):71-71
近2年时间,进口葡萄酒对中国酒类市场的冲击已经显而易见了。从刚刚结束的春节来看,进口葡萄酒内地非—线市场上。毋庸置疑的是,进口葡萄酒将在中国市场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进口葡萄酒的发展,那就是耳熟能详品牌的稀缺,能够真正为消费者所认可的品牌少之又少。在看到市场表象的情况下,我们的视角不能忽视其背后进行运作的洋葡萄酒商们,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呢?他们真的能够带领进口葡萄酒占领广阔的中国市场吗?  相似文献   

2.
ASC精品葡萄酒公司简介;本土品牌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进口葡萄酒市场渠道;培训;最后的思考——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3.
王为 《新食品》2012,(8):116-116
2011年的进口葡萄酒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了一段调整期,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品牌缺失,众多品牌陷入混战。不过从中国目前的葡萄酒市场整体情况和过往的白酒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必然还会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重大活动中食品相关产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  邵琳  张淞  项晨 《中国酿造》2020,39(11):208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消费量逐年上升,葡萄酒进口额大幅增长。通过比较分析主要葡萄酒进口来源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发现法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占据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前两位,且澳洲有赶超之势;智利、西班牙、格鲁吉亚三国对华葡萄酒出口潜力较大,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与中国缔结双边自贸协定等措施促进了相关国家对华葡萄酒出口,品牌及价格是影响进口葡萄酒消费的重要因素。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仍存在认知度不高、价格偏高、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降低进口葡萄酒的成本,加强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消费量逐年上升,葡萄酒进口额大幅增长。通过比较分析主要葡萄酒进口来源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发现法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占据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前两位,且澳洲有赶超之势;智利、西班牙、格鲁吉亚三国对华葡萄酒出口潜力较大,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与中国缔结双边自贸协定等措施促进了相关国家对华葡萄酒出口,品牌及价格是影响进口葡萄酒消费的重要因素。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仍存在认知度不高、价格偏高、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降低进口葡萄酒的成本,加强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6.
《新食品》2013,(7):84-84
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经历了两次大的浪潮,即将迎来第三次浪潮。1995年,进口葡萄酒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中国市场,但由于不熟悉中国市场的规则,不注重品牌营销,加上价位比较高,因而落败,这一时期集中在一线城市:2006年3月1日以后,随着关税的大幅下调,进口葡萄酒再次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时期开始,进口葡萄酒开始抢占二线城市,  相似文献   

7.
肖竞  赵晓娟编 《新食品》2011,(14):I0016-I0017
VINEXPO最新一份有关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市场的年度调查报告显示,2005至2009年期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上升一倍,达到11.56亿瓶,升幅为104%。其中,中国市场法国葡萄酒进1:3量上升接近六倍,法国葡萄酒占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的41.8%。中国酒商参加VINEXPO的积极性也直接体现了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热度。  相似文献   

8.
杨征建  李嫣 《新食品》2008,(24):110-110
潜力巨大的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 法国是世界上公认的传统葡萄酒生产王国,高质量的美酒、相对完善的原产地酒类质量控制体系和优雅、浪漫、迷人的饮酒文化都是举世瞩目的。中国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大国,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消费需求也逐步提升,进口葡萄酒增幅高达117%。葡萄酒进口关税下调和交往贸易门槛降低,也给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增加了机会。经预测,以后几年进口葡萄酒市场会稳步增长,进口葡萄酒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众多进口葡萄酒商打击侵权商标行为屡见报端,商标似乎成了当前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热点词汇。近期,拉菲、奔富等进口葡萄酒品牌方纷纷对旗下葡萄酒进行了换标,一方面为了提高品牌的辨识度,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葡萄酒品牌方打击水货的决心。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外葡萄酒品牌不断换标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进口葡萄酒品牌从初入中国市场的野蛮增长到如今的品牌化割据,当下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在经历品牌维权的阵痛。  相似文献   

10.
陈有进 《新食品》2013,(14):101-101
目前我国内地专门从事进口葡萄酒经销与流通业务的企业达到2.5万家左右,进口品牌达1400余个。但由于急速发展,如同饿汉子吃饭来不及嚼就吞了下去,肯定引起消化不良。一些葡萄酒进口商为了迎合市场,不分优劣,大批量地从不同的葡萄酒产区引进产品,造成进口葡萄酒品牌非常多,再加上国外的葡萄酒生产商对中国葡萄酒市场趋之若鹜,在不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寻找有国外生活背景的大陆葡萄酒进口商来做总经销商,裸价销售后,也不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引起市场混乱。  相似文献   

11.
杨征建 《新食品》2011,(5):I0013-I0013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其中关税、报关检查、通关效率等。都会直接影响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形势。许多进口酒商对国家进口葡萄酒方面的政策也非常关心。成都圣加美图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轶问:2011年。国家关于进口葡萄酒的政策会改变吗?这种改变对进口酒商们到底是有利还是有...  相似文献   

12.
《新食品》2012,(23):109-109
近些年来,进口葡萄酒在我国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形形色色的大小酒商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中国市场上,进口葡萄酒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市场不断升级,消费者的需求也是越来越理性,因此进口葡萄酒的营销升级需求就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13.
夏日东 《新食品》2010,(17):81-81
进口葡萄酒在礼品酒市场范围内同样抢夺着白酒的份额。进口葡萄酒进入国内市场之初,大多是以光瓶酒的形式存在,后来在中国市场环境和消费者习惯的熏陶之下,进口葡萄酒也开始逐渐融入很多的中国元素。就拿礼品酒市场来说,中国消费者始终喜欢有外包装的酒类产品,尤其是作为礼品的酒,一款高档漂亮的外包装更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4.
《新食品》2011,(10):I0004-I0004
现阶段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与上世纪70时代以后的美国葡萄酒市场很相似,高速增长的同时伴有大量乱市的因素存在,只是如今的中国市场更显得功利化。加之葡萄酒作为快消品的意识薄弱、葡萄酒知识文化的推广滞后,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追捧在很多时候呈两极分化,中段的许多口碑不错的品牌往往被乱象所淹没,或举棋不定还未进入中国市场,这将导致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伴随混乱的阶段要经历很漫长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肖竞  廖琼 《新食品》2008,(3):61-61
即使进口葡萄酒在广东已经遍地开花,蓬勃发展,很多业内人士还是嗤之以鼻,认定进口葡萄酒永远担当不了市场主流。但是,当今天我们回首威士忌在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时,回首白兰地在南方市场的惊人实力时,也许整个行业应该更加重视进口葡萄酒这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进口葡萄酒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侵袭了国产葡萄酒的市场,国产葡萄酒市场份额日渐萎缩。业内人士表示,国产葡萄酒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电商这个新兴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销量。进口酒侵蚀国产酒市场据了解,目前,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预计2015年全年,中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演变发现,法国是唯一的一个对中国出口量持续而稳定增长的生产国:法国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11%增长到2012年的35.5%.法国葡萄酒的进口商目前主要进口法定产区级葡萄酒(占进口法国葡萄酒总量的56%),这体现了中国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法国葡萄酒的"优质"定位. 中国市场是法国罗讷河谷葡萄酒最有活力的市场,自2003年起罗讷河谷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取得了飞速的发展.2012年取得了稳定的增长——高达67%(即法国葡萄酒的总增量的两倍),其中98%为红葡萄酒.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食品》2012,(11):36-36
面对今年以来备受争议的我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5月初中国首批信誉酒商(葡萄酒)联盟在京成立。上海酒类专卖局局长卢荣华表示,针对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计划发展进口葡萄酒溯源系统。前段时间媒体报道,国内发现有上百个假冒“拉菲”品牌。一个空的“拉菲”酒瓶卖到2000元。对此,上海酒类专卖局局长卢荣华介绍,对于进口葡萄酒乱象,目前在执法上有难度。  相似文献   

19.
张茜  田野 《新食品》2012,(14):102-107
温州,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一度以民营经济的繁荣而闻名全国乃至全球市场。都说温州人有钱,温州人消费力旺盛,曾因疯狂的进1:7葡萄酒消费之势而被冠以中国进口葡萄酒的“腹地”。的确,在进口葡萄酒领域,温州在某种意义上衍生出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睛雨表”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新食品》2013,(10):101-101
近几年来,由于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全面的葡萄酒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中国各大城市。这些机构提供的培训服务以及所培育的专业人才,无疑对进口葡萄酒行业长远健康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正面的推动作用。但是,他们常常采用从国外“原装进口”的培训模式及内容,而这种完全外来的模式在适应对葡萄酒认知如同“白纸”般的中国市场时,难免会有些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