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青 《新食品》2008,(17):31-31
不管是正面的消息还是负面的新闻,毫无疑问,进口酒,尤其是进口葡萄酒是市场当下一大热点。从终端到商超,从沿海到内地,从广告到招商,从书籍出版到高端媒体传播,从主题论坛到消费体验等等,似乎都在昭示着一场全球品牌针对中国市场的“殖民”图谋。  相似文献   

2.
肖竞  石磊 《新食品》2010,(10):84-85
青岛进口葡萄酒商拥有很多进口葡萄酒产品的唯一代理权,但却普遍呈现以下特点:重点面向本地市场分销、规模不大、招商不顺。这些特点在大家看来也许是进口商、品牌运营商的大忌,但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青岛进口商正在积极探索一些适合中小型企业生存发展的路线。  相似文献   

3.
王兴泰 《新食品》2010,(4):102-103
由于经营进口葡萄酒企业的体制,经营理念,市场策略等差异较大,多是以间接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导致国外葡萄酒品牌看似纷繁复杂,却鲜有单个品牌在整体销量中占据主导地位。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应通过调整战略定位,打造品牌来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4.
《新食品》2011,(10):I0004-I0004
现阶段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与上世纪70时代以后的美国葡萄酒市场很相似,高速增长的同时伴有大量乱市的因素存在,只是如今的中国市场更显得功利化。加之葡萄酒作为快消品的意识薄弱、葡萄酒知识文化的推广滞后,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追捧在很多时候呈两极分化,中段的许多口碑不错的品牌往往被乱象所淹没,或举棋不定还未进入中国市场,这将导致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伴随混乱的阶段要经历很漫长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杨征建 《新食品》2013,(3):106-107
从2006年起,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内地市场出现高速增长。由于酒类渠道的历史原因。进口酒在团购直销、专卖连锁两个渠道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商超、酒店渠道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6.
《新食品》2010,(9):83-83
近来和业内人士聊天,常常听到一种说法,即随着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升温,进口葡萄酒在渠道层面的泡沫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肖竞  姚志彬 《新食品》2010,(15):90-91
本刊已经连续报道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内地的蔓延趋势。当我们回首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登陆的中心区域——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现在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发展特点?广州市场本身是不是已经足够专业和理性?是不是已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足够的带动效能?  相似文献   

8.
杨征建 《新食品》2010,(10):88-88
进入2010年,进口葡萄酒市场价格战的硝烟越发浓烈,超低价进口酒层出不穷,这些超低价进口酒究竟给市场带来了什么?我们该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超低价进口酒?  相似文献   

9.
杨静  石磊 《新食品》2007,(34):63-64
为什么华东葡萄酒可以在青岛稳步上升? 为什么张裕、长城对青岛久攻不下? 为什么华东葡萄酒的拥护者越来越多? 华东葡萄酒长期雄踞青岛,成了一线品牌“畏”,其他品牌“羡”的一个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0.
肖竞  李燕妮 《新食品》2009,(9):109-109
2009,卖进口葡萄酒。 “不仅仅是卖进口葡萄酒,而且要卖‘原产地’原装进口葡萄酒。”中冠集团旗下拉贝勒·薇酒业总经理李凌对笔者说。  相似文献   

11.
杨征建  肖竞 《新食品》2009,(20):68-72
打开电视,常常会看到一些房地产公司投播的楼盘广告,对进口葡萄酒感兴趣的人会留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广告常常会把尊贵、品位作为卖点来诉求,而支撑这些卖点的素材中,往往会有高档的葡萄酒、精致的酒具、美轮美奂的酒柜。  相似文献   

12.
ASC精品葡萄酒公司简介;本土品牌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进口葡萄酒市场渠道;培训;最后的思考——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3.
《新食品》2012,(19):117-117
2011年,是葡萄酒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人们观念发生改变、国外葡萄酒及其文化推动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这个时候,中国香港、澳门相继琴关税,使香港成为亚洲葡萄酒集散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拍卖中心。  相似文献   

14.
张茜 《新食品》2013,(12):126-127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狄更斯的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下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最贴切不过。言好,基于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消费量的猛增和市场潜力的巨大:言坏,是因中国的进口葡萄市场竞争无序,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10年,越来越多的传统经销商进军进口葡萄酒领域,除了省一级的大经销商外,地区级经销商中也掀起了低价(裸价)进口酒贴牌热。这种贴牌方式是否是个“香饽饽”?它背后应该遵循怎样的商业逻辑呢?  相似文献   

16.
萧玉华 《中国酒》2007,(11):31-36
洋葡萄酒,这个大家都不陌生的字眼。自1996年的红酒热,到2004年关税大幅度下调后的蠢蠢欲功,再到今天的卷土重来。拉菲、拉图的红极一时,一些品牌的过早圆寂,乃至一些品牌的死而不僵。静观洋葡萄酒的起起落落,细看它们在国内上演的一幕幕悲笑欢歌,往来间有波折,离合中有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杨征建  张一春 《新食品》2011,(7):I0022-I0022
重庆是个两极分化的市场,直辖以前是西南最大的工业基地,缺乏白领阶层,葡萄酒消费尚处于初级阶段。有酒商告诉记者,重庆全年进口葡萄酒市场容量约4000万元。不久前,记者对重庆进口葡萄酒市场进行了一番走访。发现重庆进口葡萄酒市场尚处于战国时代。  相似文献   

18.
杨征建 《新食品》2011,(18):164-164
在当下的进口葡萄酒的高速发展期,怎样避免价格战的困扰?如何建立渠道忠诚和消费忠诚?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如何形成统一?这些是有理想的葡萄酒运营企业的头等大事。当放眼去寻找行业的运营标杆时.格兰阁国际酒业有限公司凭借其在短短五六年中的专业表现和良好的市场反馈,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9.
杨征建 《新食品》2010,(18):105-105
中秋节向来是礼盒酒热卖的日子,本来就热衷于二次包装的进口葡萄酒公司,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纷纷卯足了劲要把手中的产品好好包装一番。进口葡萄酒身上的那件华服,已经演变为决定销售成败的重要因素,过度包装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徐娜  肖玉华  郭东丽 《中国酒》2009,(12):28-34
进口葡萄酒持续三年之久的高于15%的市场增长率,使得中国受到了世界各葡萄酒原产国的关注。目前中国市场中的葡萄酒已经包含了所有新旧世界的葡萄酒产品。然而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