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介绍了适用于江、河、湖、海周边地带,将自然风能收集、转换并存储,以便积少成多,集中、大流量连续释放,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能量转换模式,详细描述了实施方案所必备的装置与设施,并给出实验系统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适用于江、河、湖、海周边地带,将自然风能收集、转换并存储,以便积少成多,集中、大流量连续释放,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能量转换模式,详细描述了实施方案所必备的装置与设施,并给出实验系统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3.
组合型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由能量俘获系统与能量转换系统构成,其中能量转换系统直接决定整个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基于前期10 k W波浪发电装置的海试结果,对装置中的直驱型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一种应用于100 k W波浪发电装置的蓄能型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并研制"液压自调整控制系统",实现能量转换系统蓄能与放能过程的解耦控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优化后的能量转换系统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维持过程平稳性上的有效性。基于该能量转换系统的能量输出特性,提出发电机带纯阻性负载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匹配负载计算方法,以及后续并网电力变换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并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一种振荡浮子式简易波能转换装置,并在华南理工大学港航实验室进行了模型试验.实验验证了该波能转换装置能量采集系统的性能稳定,在入射波激励时垂荡运动效果较好,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建造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
针对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利用技术,提出一种单浮筒式波浪转换设计方案,对单浮筒随波浪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将波浪能转换为振荡浮筒的摆动机械能,传递给PTO能量转换系统。通过采用Star-CCM流体仿真软件分析浮筒装置在不同PTO能量转换系统参数下的运动特性及受力情况,得到不同弹簧阻尼工况下浮筒装置的运动特性,以期为波浪能技术的装置结构优化及真实海况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可再生能源》2017,(2):311-316
根据波浪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应用在波浪能转换装置上的多级负载系统。对安装该系统的鹰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按照功能和能量转换两种分类方法介绍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液压系统的多级负载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描述,包括系统的元件、试验原理及方法,最后通过试验对系统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多级负载系统设计合理,能高效合理地利用及转换液压能。  相似文献   

7.
《中外能源》2007,12(5):46-46
燃料电池是将所供燃料的化学能直接变换为电能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是通过连续供给燃料从而能连续获得电力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氢气的燃烧反应。它与一般电池不同之处在于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只是起催化转换作用。所需燃料(氢或通过甲烷、天然气、煤气、甲醇、乙醇、汽油等石化燃料或生物能源重整制取)和氧(或空气)不断由外界输入,因此燃料电池是名符其实的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燃料电池是不经燃烧过程直接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独特优点.简述燃料电池工作原理,比较各类燃料电池的特性,并介绍目前燃料电池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同时指出目前影响燃料电池商品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激光供能系统,讨论了系统中能量转换效率和供能损耗问题。实验采用人工太阳模拟发射器,通过光伏发电给半导体激光器提供能量发射红外激光,采用透镜准直后照射到光电池上转换成电能。测量了各装置的输入输出功率,计算了能量转换装置的转换效率和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出了改进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线性波理论,从载体在波浪中的运动方程出发,以两种不同的优化角度推导了波能装置输出能量最大时的表现形式,最后以圆柱体作为波浪能转换的载体分析了两者方法的差异。数值计算表明在同一水深下,波能装置浮体的水线面决定了波能装置最优转换效率的趋势,而吃水深度决定了波能装置可达到的最大转换效率;对波能装置参数优化后运动在共振点的波能装置其转换效率并不是最大,而优化后的最大转换效率并不发生在共振点上。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汽车数量迅速增加,汽车通过减速带时会浪费不少能量,如何将这部分能量回收利用已成为节能减排所需考虑的问题。这套装置就是针对这种能量浪费的现象,将此部分能量通过一种基于减速带的发电装置转化为电能,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12.
燃料电池是一种全新的能量转换装置,它将存储在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和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和重点,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主要因素,以及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由储能元件组成的储能装置和由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电网接入装置成为储能系统的两大部分。储能装置主要实现能量的储存、释放或快速功率交换。电网接入装置实现储能装置与电网之间的能量双向传递与转换,实现电力调峰、能源优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利用风能的一种新型装置,将风能通过风力叶轮转化为机械能后,通过变速器带动微型制冷用压缩机,压缩机则与其它装置组成布雷顿热泵循环,利用热泵循环产生的热量加热居民水箱中的水,供给居民使用。通过计算分析,该方案是可行的,同时减少了能量转换环节,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并且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风力资源的不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序言热力学第一定律明确了能量的如下两个问题: 1.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由一种能量转变为另一种能量,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2.系统状态的内能只是根据温差作为超越系统界线能量的热能。二、能量转换的限制为了认识对能量转换的限制,试举两个例子。发电机可以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而不能  相似文献   

16.
发展海洋能源转化技术是优化能源结构、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战略要求。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筏式波浪能转换和点头鸭型摩擦纳米发电机能量输出的耦合系统,并对影响系统中筏体装置部分捕能特性的压载吃水、筏体尺寸参数以及影响系统输出电势分布的尼龙球径、滚动距离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增大筏体装置的吃水(增加压载)和优化筏体装置的尺寸都可以降低装置的固有频率,使其与波浪频率达到共振,从而可以提高装置捕获波浪能的能力;摩擦纳米发电机两电极之间的电势差随着尼龙球球径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球径为30 mm时电势差达到最大值,该电势差还随着尼龙球滚动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并在外部负载电阻为770 MΩ时实现了瞬时最大功率密度3.7 W/m3。由此可见,当在筏式波浪能转换装置中布置多个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时,完全可以将海洋中原本无法利用的大量低频波浪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满足深海传感器网络供电需求,这大大扩展了波浪能的发电潜力,使得蓝色能源在未来有望得到更有效地开发。  相似文献   

17.
波浪能转换装置由能量俘获系统与能量转换系统构成,其中能量转换系统是提高波浪能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以鸭式波浪能装置的能量转换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组成,分析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判断目前系统组成合理的依据,最后采用交叉组合试验对比,得出如何设计选择系统发电机及负载类型。试验现象及数据表明,采用永磁同步发电机(PSMG)及蓄电池组的液压能量转换系统较之其他组合的液压系统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如发电品质优,系统稳定性高,对系统设备冲击性小,发电效率及电能利用率高,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符合鸭式波浪能装置实海况试验要求,对波浪能实海况试验样机研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小型热释电能量转换装置,基于热释电效应对该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该装置的输出电流与电压的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的方法对简谐热激励下该装置的能量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对装置进行调频处理时,热释电单元表面的温度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并且在其正负极之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压;调频频率、热源功率、装置散热情况及热释电陶瓷表面吸热率对该装置的输出电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该装置产生的电能能量密度可达7.4mJ/cm3,可满足某些特殊场合的能量需求。  相似文献   

19.
空气透平是振荡水柱(OWC)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能量转换的关键器件,对整个装置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归纳总结透平的种类、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中透平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的成果与现状,分析空气透平研究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并对波浪能转换装置中空气透平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系统掌握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所用空气透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对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能量转换系统进行分类,分析了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液压式和直驱式组合的发电系统,通过模型试验优化了系统中的参数配置,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最后通过实海况试验验证了"鹰式一号"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发电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