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项在炼油厂可以全面推广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原油加工脱盐脱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日前通过中国石化的技术鉴定.专家认为,这项由齐鲁石化公司研发的超声波强化原油破乳技术具有良好的原油破乳和脱盐效果,对降低炼油企业生产成本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泵是原油管道输送系统中最主要的耗能设备。多台泵组合使用由于泵特性和连接方式差异等因素消耗的功率也会不同。为了降低原油在输送过程中的耗能,以泵组合功率为指标,考虑了粘度对泵特性的影响,通过TLNET软件建立了某原油管线3号站和4号站的泵输原油的计算模型。模型计算了不同启泵组合所消耗的功率,并和实际工况进行了经济效益的比较。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选择启泵组合,能降低原油输送的的能量消耗,特别对于工频泵,能够有效的降低节流损失,节能降耗的效果更加显著。本文的分析结果能够为实际生产调度提供一种启泵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出现的由于有机质的沉积使得原油在管线运输过程中出现输送阻力大,耗电量高,安全性难以保障等问题,使用DRIVE原油萃取剂进行室内和现场评价实验,包括稠油油垢溶解性、模拟管道降压减阻实验进行评价,发现DRIVE原油萃取剂具有良好的原油清洗力,降粘防蜡效果明显,可以明显降低原油输送阻力,改变原油润湿性,提高原油流变性,改善原油品质,从而减小原油在集输过程中的流动阻力,改善其流动性,降低原油的集输成本。  相似文献   

4.
原油贸易具有全球性特点,其交易金额巨大,影响因素较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原油期纸货流通性强,期纸货交易量远大于原油实际贸易量,应用原油金融衍生品对冲炼油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具备可行性。炼油企业可通过使用原油金融衍生品工具,从炼油全产业链的角度,充分降低原油采购、运输、库存运作和产品销售及出口等环节的经营风险,理论上可锁定炼油利润,有助于炼油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及稳定创效。  相似文献   

5.
由于长输原油管道输送距离较长,在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量的消耗。而在长输原油管道中采用合理的节能降耗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原油输送过程中的能耗,从而降低输送成本。文章对我国长输原油管道输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长输原油管道的节能降耗技术及其经济性,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修井液增效剂是一种修井液添加剂,能够加快油井恢复生产,对返排修井液和原油进行处理提供帮助。增效剂以破乳剂为主剂,复配有降黏剂、絮凝剂、清防蜡剂和其它增溶增效表面活性剂,能够很好地分散在原油和水中,降低原油黏度,增强洗井效果,加快原油破乳脱水。  相似文献   

7.
目前油田机采井采用的清蜡方式多为热洗清蜡,而热洗清蜡存在着影响原油产量、运行成本高、操作繁琐等诸多不利因素。由于这种情况,从而推动了原油流动改进剂使用。机采井免清蜡技术将地面掺水管理、热洗管理、加药管理及放气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油井管理水平。大庆市采油一厂在2002年开始使用,采油一厂二矿在2006年推广使用,从这几年的使用效果看较好,但由于药剂使用量较高,成本较高,造成经济效益降低,本文就原油流动改进剂在使用中如何确定合理用量及现场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结论,使之能够更好的在油田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桩西采油厂目前出现的由于有机质的沉积使得原油在管线运输过程中出现输送阻力大,耗电量高,安全性难以保障等问题,使用DRIVE原油萃取剂进行室内和现场评价实验,包括稠油油垢溶解性、防蜡降粘实验、原油剥离、模拟管道降压减阻实验、原油流变性、润湿性、成膜性以及降凝效果进行评价,发现DRIVE原油萃取剂具有良好的原油清洗力,降粘防蜡效果明显,可以明显降低原油输送阻力,改变原油润湿性,提高原油流变性,改善原油品质,从而减小原油在集输过程中的流动阻力,改善其流动性,降低原油的集输成本。  相似文献   

9.
在现阶段的油气储存、油气资源运输以及油气生产实践领域中,原油稳定工艺技术方法普遍得到推广使用.通过正确操作与使用原油稳定工艺手段,能够避免原油物质与气体的挥发损失后果并且有益于原油生产运输中的生态污染风险因素得到显著控制.因此,重点探讨了原油稳定工艺的基本实施思路以及技术运用要点,合理给出优化与整改对策.  相似文献   

10.
蜡质不仅使原油黏度升高,而且会析出积聚在管壁上降低管输效率。从原油污染淤泥中分离出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烃降解菌F-1,经16S rDNA鉴定为中间苍白杆菌。与原油作用7 d后,菌株F-1能将蜡含量为15.2%的高含蜡原油处理为蜡含量为9.1%的含蜡原油,原油蜡质量分数降低40.1%,原油黏度降低21%以上,细胞疏水性达28.1%。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定该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化合物。添加上清液到液体石蜡可形成91.49 mm的排油圈,菌株F-1能够显著降低培养基表面张力,其对液体石蜡的乳化系数达到6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不同时间微波辐射的大港高粘原油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通过色谱质谱分析和粘度测量对微波作用前后的原油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微波的非热效应能够使大港原油的化学组分重组,降低原油的粘度,进而改变原油的流变性~([1])。  相似文献   

12.
面对石油行业"极寒期",挖潜增效、降本增效是企业度过极寒期所采用的措施之一。泾河区块原油密度大、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油包水乳化严重,原油中天然乳化剂组分含量较高,乳状液稳定性好、界面膜强度高,从而需要大量的脱水剂来降低界面膜强度,使原油乳状液脱稳,以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泾河油田原油脱水困难、脱水剂使用浓度大。针对泾河油田稠油油藏,通过室内实验和矿场实验相结合,筛选与评价出对稠油适应性好的脱水剂,降低使用浓度同时保证销油顺畅,减少药剂成本,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上采油平台电力供给常用燃气透平发电机与原油发电机两种设备,其中原油发电机作为稠油油田的首选供电设备。原油发电机使用受原油燃料油的影响因素较大,所以为了保证油田能够得到稳定的电力供应,应做好原油燃料油的品质保障。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破乳技术具有能耗低、效果好、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新兴的原油破乳技术。针对陕北混合原油,采用超声波技术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延安炼油厂、永坪炼油厂和榆林炼油厂的5套原油脱盐工艺进行了应用试验,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技术后,可完全停止使用破乳剂,平均脱后原油含盐量由3—5 mg/L降低至3 mg/L以下;总排水含油量平均由242.5 mg/L降至76.6 mg/L,能够减少高含水污油的生成量;同时操作过程稳定,各级电脱盐罐电流明显降低,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吐哈油田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深(2300-3700m),原油粘度大(地层原油粘度150-520m Pa·s),因此该油藏原油开发难度比较大,2003年,该区块开展注水试验,同时也开展了压裂、天然气吞吐等试验,天然气吞吐对该区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改善了油田开采难题。本文通过室内研究的方式,对吐哈油田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天然气吞吐试验试验研究进行分析,通过室内模拟的方式研究天然气吞吐的方式,为吐哈油田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天然气吞吐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吞吐能够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蜡质不仅使含蜡原油黏度升高,而且会析出积聚在管壁上降低管输效率。从原油污染淤泥中分离出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烃降解菌F-1,经16S rDNA鉴定为中间苍白杆菌。与原油作用7 d 后,能将蜡含蜡量为15.2%的高含蜡原油处理为蜡含蜡量为9.1%的含蜡原油,原油蜡质量分数降低40.1%,原油黏度降低21%以上,细胞疏水性达28.1%。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定该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添加该菌上清液到液体石蜡 可形成91.49 mm的排油圈,能够显著降低培养基表面张力,对液体石蜡乳化系数达到65%。  相似文献   

17.
武光照 《广东化工》2013,(14):236-237,129
通过一条DN500高粘度重质原油长输管线的设计、建设、通球和投用,克服了原油粘度大,直接船泵输送动力不足等困难,成功将设计原油输送进厂。管道使用方在管道投用前较好的组织了原油管道首次通球清洗,通过使用压缩空气作推力,成功进行了原油管道的通球试验。在管道投用后,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降低管线的使用成本,较好的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8.
含水原油在长输管道中输送要克服很大的沿程阻力,为了提高其管道输送效率,开展了降低含水原油沿程阻力试验研究,主要方法是在管道中加入适量浓度的流动改进剂改善含水原油在管道中的流动性能,通过实验研究掌握加入适量浓度流动改进剂后含水原油沿程阻力规律,绘制出管道压降与流量关系曲线图,证明流动改进剂可以显著降低含水原油的沿程阻力,对于改善其流动性,降低含水原油的集输成本和能耗,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含水原油中加入流动改进剂后的沿程阻力规律试验研究,绘制出管道压降与流量关系曲线,证明流动改进剂可以显著降低含水原油的沿程阻力,对于改善其流动性,降低含水原油的集输成本,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毅  霍冬  梁勇 《辽宁化工》2012,41(3):286-288
通过测定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发现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缺碱的条件下,也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超低的能力,证明了其对碱的依赖性较小,优于普通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双子表面活性剂或者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协同使用,均可以使多种原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超低范围.对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双子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主要与表面活性剂和油的性质密切相关.研究了其界面张力行为,发现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比普通表面活性剂较高的界面活性,并且与盐具有很好的协同性,可以在较宽的盐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超低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