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玲  吴茂英 《中国塑料》2014,28(4):56-61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几种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均具有初效型主热稳定剂的热稳定特性,与硬脂酸钙(CaSt2)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的热稳定性能随其分子中与脲亚胺基相连基团的拉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根据其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推测出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通过其羰基C原子作为亲电原子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发挥热稳定作用,传统的Frye和Horst理论不适用于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  相似文献   

2.
吴茂英  粟颖 《中国塑料》2016,30(8):75-78
用烘箱变色法测试了几种硫醇(酚)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能随分子中α-C原子正电性的增强和S—C键强度的减弱而提高;根据这一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和分子结构特点可以推测,硫醇(酚)是通过α-C原子作为亲电中心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产生热稳定作用的;Frye和Horst所提出的传统热稳定剂作用机理(不稳定氯取代)不适用于硫醇(酚),热稳定剂的确切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吴茂英  粟颖 《中国塑料》2016,30(11):88-92
用烘箱变色法测试了几种二元羧酸二烷基锡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能随分子中羧酸根羰基C原子正电性的增强而提高;如果分子中含有亲双烯结构单元,则其所稳定的PVC试片在最终黑化前呈现较轻的着色;二元羧酸二烷基锡是通过其带正电荷的羧酸根羰基C原子和(或)二烷基锡离子作为亲电中心与PVC发生亲电反应(简称亲电反应机理)对PVC产生热稳定作用;而如果分子中含有亲双烯结构单元,则同时以亲电反应和Diels-Alder反应机理发挥热稳定作用,但前者为主而后者为辅。  相似文献   

4.
粟颖  吴茂英 《塑料》2015,(2):63-65,82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几种对取代苯甲酸盐对PVC的热稳定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分子中与羧酸根羰基C原子相连基团的吸电子性和金属离子的极化力的增强,对取代苯甲酸盐的热稳定性能提高。根据这一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和分子结构特点可以推测,对取代苯甲酸金属盐应该是通过其带正电荷的羧酸根羰基C原子和(或)金属离子作为亲电中心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不是通过传统Frye和Horst机理抑制PVC变色。因此,PVC热稳定剂的确切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5.
研究几种取代苯基(硫)脲对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1)取代苯基(硫)脲均具有类似于硬脂酸锌的热稳定特性,属于初效型主热稳定剂,与硬脂酸钙(CaSt2)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2)取代苯基(硫)脲的热稳定性能随羰基C原子上所连接基团拉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根据这一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可以推测,取代苯基(硫)脲是通过其羰基C原子作为亲电原子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发挥热稳定作用的.这就意味着,关于热稳定剂作用机理的传统Frye和Horst理论至少不适用于取代苯基(硫)脲.因此,热稳定剂的确切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地研究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几种脲衍生物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的影响。脲衍生物均具有类似于硬脂酸锌的热稳定特性,属于初效型主热稳定剂,与硬脂酸钙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脲衍生物的热稳定性能随羰基上C所连接基团拉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根据热稳定性递变规律可以推测,脲衍生物是通过其羰基上C作为亲电原子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发挥热稳定作用的。这就意味着关于热稳定剂作用机理的传统Frye和Horst理论至少不适用于脲衍生物,因此,脲衍生物作为热稳定剂的确切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4A沸石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4A沸石是一种长效型热稳定剂,与硬脂酸锌(ZnSt2)并用存在协同效应,热稳定性能明显优于硬脂酸钙;用4A沸石和4A沸石/ZnSt2体系稳定的PVC的受热变色呈明显的阶跃式特征。4A沸石的独特热稳定作用特性可用以下机理合理解释:前期通过离子交换以Na+交换由PVC热降解产生的HCl中的H+或由ZnSt2转化生成的ZnCl2中的Zn2+,后期以骨架结构{[(AlO2)12·(SiO2)12]12-}中和HCl。  相似文献   

8.
研究水滑石(HT)对PVC的热稳定特性,结果表明:1)HT是一种长期型热稳定剂,热稳定效能显著优于硬脂酸钙,与硬脂酸锌(ZnSt2)、β-二酮(β-DK)和环氧大豆油(ESBO)并用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但与多元醇发生对抗作用;2)以HT/ZnSt2/ESBO和HT/ZnSt2/ESBO/β-DK稳定的PVC的受热变色呈现明显的突变特征,即初期阶段变色非常缓慢,而后突然显著加速.HT的独特热稳定特性可解释如下:HT首先主要以层间CO23-,然后再以层板Mg、Al氢氧化物中和HCl,以层间CO23-中和HCl的转化产物Cl-型HT不会置换主效热稳定剂中的Zn2+而导致其消耗,因此PVC在受热的初期变色非常缓慢,一旦层间CO23-消耗殆尽,接下来以层板Mg、Al氢氧化物中和HCl生成的MgCl2、AlCl3则会置换主效热稳定剂中Zn2+,因此PVC变色加快.  相似文献   

9.
盐泥对PVC热稳定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智明  刘莉 《塑料工业》1993,(1):43-45,56
本文采用电导法将盐泥(SM)与赤泥(RM)、石英、硼泥等对PVC脱HCl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考察了SM用量、环境气氛及温度对SM稳定效果的影响并对SM的稳定机理和SM/PVC体系的降解活化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SM对PVC具有优良的稳定作用,它可中和PVC受热放出的HCl,还能部分取代PVC分子链上的不稳定氯原子;其稳定作用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用量为60PHR时,其热稳定效果已超过5PHR二盐或5PHR三盐,并且用量越大,PVC体系的热稳定性受温度的影响越小,PVC的降解活化能越低;其用量在60PHR以上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PVC的热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稀土镧盐——碱式硬脂酸镧、碱式亚磷酸镧对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单一的碱式硬脂酸镧的热稳定作用比三盐基硫酸铅差,但可以取代少量三盐基硫酸铅;碱式硬脂酸镧中碱基含量为4.89~5.78mol/kg时,其热稳定作用最强。碱式亚磷酸镧与碱式硬脂酸镧之间存在负协同(或反协同)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环氧脂肪酸稀土的合成及其对PVC热稳定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制备了环氧基保留完好的高纯度环氧脂肪酸稀土。研究发现环氧脂肪酸稀土对PVC的热稳定作用类似于硬脂酸稀土,具有长期型热稳定剂的特征,但其热稳定效能明显优于后者,可代替硫醇辛基锡达50%而不降低热稳定性,而硬脂酸稀土只能代替约25%。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欧洲对聚氯乙烯(PVC)中重金属的法规及限制、日本PVC产量的发展情况和水滑石对PVC的稳性机理及其物性。并比较了各类含重金属与不合重金属的热稳定剂的静态热稳定性和我国市场上各种水滑石的静态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季戊四醇锌,通过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证实形成了新配合物。采用刚果红试纸法与烘箱老化试验测试了季戊四醇锌及与辅助热稳定剂硬脂酸钙、环氧大豆油、水滑石、β-二酮复配下的热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季戊四醇锌与环氧大豆油协同效果最好,热稳定时间最高可达54 min;季戊四醇锌与β-二酮复配在抑制初期变色时效果最佳;季戊四醇锌作为热稳定剂,使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得到较大的提升,无锌烧现象,其效果接近于铅盐。  相似文献   

14.
PVC热稳定剂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进行PVC热稳定剂体系设计必须了解的知识基础、基本规则和需要掌握的步骤、方法。因为对热不稳定,PVC加工时必须添加热稳定剂以抑制降解,但直到目前尚没有一种在技术、经济和卫生-环保性能上可满足各种PVC制品加工需要的通用热稳定剂,合理设计热稳定剂体系是PVC制品生产者必须面对的重要技术课题,也是其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明  张亮  王林  严海彪 《塑料助剂》2012,(3):19-24,44
通过动态热老化实验、静态热老化实验、转矩流变实验及刚果红实验对HWG系列有机热稳定剂与国内外同等牌号的稳定剂进行了研究,发现HWG系列有机热稳定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及加工流变性能,能满足聚氯乙烯(PVC)各类软硬制品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6.
PVC热稳定剂的发展趋势与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有热稳定剂体系的性能特点及当前有关环保法规和标准,分析PVC热稳定剂的发展趋势,结合对代表性产品性能的实际测定结果,介绍国内外环保型热稳定剂的技术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国内环保型热稳定剂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PVC热稳定剂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的发展历程、种类、特点、性能,提出了各类热稳定剂在目前的国内外法律法规要求下的发展方向。最具发展前景的热稳定剂为具有无毒、环保等特点的钙/锌类、水滑石类、稀土类、聚合物类以及他们的复配物;而开发高效的有机化合物类PVC热稳定剂也是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于静 《中国塑料》2014,28(1):55-59
以常见的一元、二元及三元羧酸为原料,制备了6种复合羧酸镧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及转矩流变仪法对聚氯乙烯(PVC)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热稳定性测试,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对复合羧酸镧对PVC的热稳定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长链二元酸与短链一元酸或二元酸复合所得的羧酸镧产品对PVC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与短链三元酸复合所得产品对PVC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差;复合热稳定剂在与PVC共同受热的过程中,镧离子可以和PVC链上的Cl发生配位作用,使Cl趋于稳定,减缓了PVC的热降解,同时镧还可以吸收PVC降解释放出来的HCl。  相似文献   

19.
孙利明 《中国塑料》2003,17(1):71-73
讨论了润滑体系,加工助剂,加工设备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