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采用三种不同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即Freeman方法、Flynn-Wall-Ozawa以及Kissinger方法对不同类型聚乙烯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Flynn-Wall-Ozawa法I、Friedman法的测试结果与三者聚乙烯的结构特征较吻合,不同聚乙烯降解活化能的大小顺序为HDPE>LLDPE>LDPE。 相似文献
2.
3.
研究了聚苯乙烯(PS)热降解和BaO催化降解PS的过程,依据非模型动力学(MFK)方法得到了PS和PS-BaO降解的活化能,分别为210 KJ·mol-1和200 kJ-mol-1,表明BaO是PS降解过程的有效催化剂.尤其是在降解初级阶段,BaO的加入使得PS降解活化能由250 KJ·mol-1下降到200 kJ·mol-1,这也表明Bao的加入改变了PS降解的引发过程.最后还应用MFK方法得到PS催化降解的等温转化率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估算给定转化率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或者反应温度,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5.
酚醛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热失重非等温法对不同甲醛,苯酚魔鬼洋比的酚树脂进行了热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甲醛,苯酚摩尔比为1.5时,酚醛树旨的热发活化能最高。耐热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铝试剂的热氧降解历程后^[1],用Coats-Redfrn方程进行动力学处理,确定铝试剂热氧降解的表面反应级数为1.8、1.6、1.5、0.82和活化能力60.2kJ/mol、113.3kJ/mol、65.2kJ/mol、274.2kJ/mol。 相似文献
7.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阻燃剂,制备了热固性阻燃聚乳酸材料,利用热重分析仪(TGA)获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热固性阻燃聚乳酸材料热降解过程的热重曲线,并应用不变动力学参数法建立其热降解动力学模型,评估了18个动力学函数对材料热降解过程的贡献率。研究发现:随着热降解转化率(α)的增加,材料的热降解活化能呈缓慢上升趋势;阻燃剂DOPO的加入提高了热固性聚乳酸材料的热稳定性,并改变了各个动力学函数对热降解的贡献率,但没有改变聚乳酸热降解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8.
9.
以TGA为手段,进行了聚丙烯/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采用了Kissinger和V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计算了复合材料降解反应活化能。TG及DTG结果表明:降解一阶段完成。在5℃/min、10℃/min、20℃/min、40%/min升温速率下,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分别为441℃、452℃、477、486℃。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加,热解温度向高温处横向位移。采用Kissingger法计算获得的活化能为36.298kJ/mol,采用Flynn—Wall—Ozawa法获得的活化能为215.95kJ/mol,均大于纯聚丙烯的活化能,纳米碳管的引入使材料的降解变得困难,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开发的新型无卤膨胀阻燃剂ANTI-6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PP/ANTI-6体系的热降解行为,探讨了阻燃性能与热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ANTI-6阻燃剂的加入使PP的反应活化能在不同阶段均有较大提升,在失重初期(6%),ANTI-6能使得PP快速脱水并生成刚性膨胀炭化物形成防火层。随着温度升高,PP/ANTI-6体系的反应活化能会有所下降;失重大于25%后,反应活化能呈快速上升趋势。PP/ANTI-6体系阻燃性能显著提升的同时,其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以化学合成δ-MnO2为氧化剂,研究其对土霉素(OTC)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并探讨初始δ-MnO2含量、pH及共存物(无机阳离子和有机酸)对氧化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δ-MnO2对OTC有较强降解效果,且随初始δ-MnO2含量升高而增强;OTC氧化降解不是简单的准1级反应动力学,而遵循复合的反应动力学;pH对OTC氧化降解影响显著,降解速率随pH降低而明显升高;共存无机阳离子和有机酸对OTC的降解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阳离子抑制作用表现为Mn2+>Fe3+>Ca2+>Mg2+,有机酸抑制作用表现为单宁酸>腐植酸,且阳离子和有机酸的含量,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DO、有机负荷,初始pH、温度等对非硫紫细菌降解有机物的关系,并建立了非硫紫细菌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和基质降解动力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DTA和FIR研究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与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反应动力学,探讨了固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此固化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加成反应,第二步是催化聚合反应,由此确定适宜采用分段固化工艺。通过DTA曲线推得固化工艺温度,并计算固化反应各步活化能:E1=36.8kJ.mol-1,E2=53.gkJ·mol-1。 相似文献
14.
Winton G. Aubert William J. Bernard W. David Constant 《Chemica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1989,78(1):201-211
Chemical kinetics parameters describing reactions of naturally-occurring clay minerals with acids were determined using batch reaction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Clay minerals included sodium montmo-rillonite, kaolinite, and illite, reacting with hydrochloric acid, nitric acid, and sulfuric acid. Two acid concentrations were examined at 50 and 70°C. Displacement by acids of aluminum and magnesium from clays was found to follow pseudo-first order kinetics. Data analysis verified the batch reaction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kinetics parameters of acid-clay reactions and demonstrated acid neutralization by naturally-occurring clays. For reactions of sodium montmorillonite with hydrochloric acid, nitric acid, and sulfuric acid, reaction rate coefficients for displacement of aluminum ranged from 1·73 × 10-4 kg/mol-hr at 50°C to 3·02 × 10-3 kg/mol-hr at 70°C. Displacement of magnesium from sodium montmorillonite by these acids occurred at rates ranging from 3·68 × 10-4 kg/mol-hr at 50°C to 1·12 × 10-2 kg/mol-hr at 70°C.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displacement by acids of aluminum from sodium montmorillonite were calculated to range from 31,000J/mol to 112,000J/mol, while activalion energies for displacement of magnesium from sodium montmorillonite ranged from 36.000 J/mol to 103,000 J/mol. For reactions of illite with acids, reaction rate coefficients for displacement of aluminum were determined to be 1·45×10-4Kg/mol-hr at 50°C to 1·7×10-3kg/mol-hr at 70°C. Displacement of magneisum by acids from illite occurred at rates from 6·06 × 10-4 kg/mol-hr at 50°C to 5·97 × 10-3 kg/mol-hr.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reactions of acids with illite ranged from 33,000 J/mol to 62,000 J/mol for displacement of aluminum and from 9,400 J/mol to 29,000 J/mol for displacement of magnesium.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广义H(?)kel方法,在对石脑油中17个典型组分的分子轨道计算基础上,利用模糊分析方法,从理论上提出了1个寻找最佳集总方案的普遍原则.利用该原则,本文在对上述17个典型组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石脑油催化重整过程,得到了处于不同λ截集水平的集总方案.这些方案与文献中已提出的石脑油催化重整集总模型比较的结果表明,各λ截集水平的集总方案与文献中报道的集总模型基本一致.由本文提出的普遍原则可知:Smith的四集总模型的λ截集水平为λ=0.93;Mobil公司的十三集总模型的λ截集水平为λ=0.97;Kmark的二十二集总模型的λ截集水平为λ=0.98.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过氧马来酸作氧化剂时芳酮的Baeyer-Villiger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反应机理为自由基和离子型机理共存。根据这一机理,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并由实验得到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态DSC法研究了酚改性氰酸酯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行为。研究表明:有机钛催化剂的加入降低了改性氰酸酯的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温度,加快了固化反应的速率;建立了酚改性氰酸酯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级数都为1;有机钛催化剂的加入并不改变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碳偶联再生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常压连续流动气液反应器,测定了CO气相偶联亚硝酸乙酯再生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宏观动力学模型R_A=K_(pNO)反应的活化能E_a=19.46kJ/mol,指前因子A=0.341mol/(m~3·Pa·s).根据气液反应双膜理论,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再生反应为一级快反应,反应区在液膜内,反应速率主要受液膜传质控制.求出“本征”反应的活化能为E_a=22.86kJ/mol,指前因子A=1.741×10~8s~(-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