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光纤光缆应变性能测试的重要性入手,叙述了应变测量的原理、光弹性效应修正系数的概念,分析讨论了测量中光缆的夹持方法、受试长度及垂度对测试造成的影响等问题,介绍了用ME99A组建的光纤光缆拉伸应变测试系统SMS,进行了系统的测试试验,证明了该系统测量光纤与光缆拉伸应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OTDR测量光纤长度基本原理,对影响光纤长度准确测量因素、光纤长度准确测量基本方法进行了理述。认为光纤长度准确测量要正确设置测量参数、正确设置测量光标位置、消除光纤测试盲区;在测量光缆障碍点时,需消除光缆敷设造成的光迁长度和光缆路由长度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根据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理论模型,得到了掺铒光纤最佳长度数学表达式,并根据此表达式,通过对掺铒光纤衰耗的测量,可从理论上计算掺铒光纤最佳长度。计算结果同实验值非常吻合。由此,得到一种非常简单、可靠的确定掺铒光纤最佳长度 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4.
光纤耦合器的差频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波  钱松荣  华中一 《中国激光》2002,29(7):605-608
通过对 2× 2光纤耦合器的差频特性分析 ,设计了一种结构新型的、可用于校正干涉信号畸变分量的全光纤干涉系统 ,该系统在振动特性测试和语音信号的全光纤采集、光纤的长度测量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光频域反射计(OFDR)是一种强大的光通信网络检测工具,能对光纤中微弱反射进行探测、定位和量化,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实现对光纤长度的高精度测量。主要介绍了OFDR的工作原理,对OFDR系统的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因素进行了讨论,理论分析了空间分辨率与光频调谐范围之间的关系,以及光源非线性扫频对光纤长度测量结果的影响。利用测试干涉仪和辅助干涉仪实现了对光纤的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长度测量。  相似文献   

6.
从光纤应变测量的原理出发,介绍了光纤光缆拉伸应变测试系统的建过程,并介绍了应变的理论计算方法;最后,对用ME99A组建的光纤拉伸应变测试系统进行了测试试验,经过试验证明了该系统测量光纤缆拉伸应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光纤与光纤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光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促进了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光纤测试技术又是光纤应用的重要保证。所以近几年光纤测试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外,许多仪器厂商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对光纤测试方法技术进行研究。在光纤应用中,尽管光纤种类很多,但其测试方法基本是相同的。所用的测量仪器也基本相同。对光纤或光纤系统,基本测量项目有:光纤输入和输出功率的测量,分析光纤的衰减或损耗,并确定发生光损耗的部位等。在测量光纤的各种参数之前,必须做好光纤与测试仪器之间的连接。目前有各种各样的接头可供选用。如果选用不当,就…  相似文献   

8.
《微纳电子技术》2019,(1):34-39
光纤谐振腔作为谐振式光学陀螺的核心传感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谐振式光学陀螺的灵敏度。目前使用的光纤谐振腔存在着品质因数偏低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谐振式光学陀螺极限灵敏度的提升。将掺铒光纤引入到光纤谐振腔中并外加高稳定性的泵浦激光器形成掺铒光纤谐振腔,从而有效提升了谐振腔的品质因数。通过对激光功率、掺铒光纤长度等参数的实验探索,确定了最佳的掺铒光纤谐振腔的设计参数,实现了应用于谐振式光学陀螺品质因数为1.44×109的掺铒光纤谐振腔。搭建了基于掺铒光纤腔的谐振式光学陀螺测试系统,经实验测试该系统的零偏稳定性为0.077 5°/s,验证了掺铒光纤腔在陀螺系统中的应用,为新型角速度测量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刘华  夏彦文 《激光技术》2010,34(2):157-160
为了解决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激光脉冲宽度窄、光束口径大、路束多,以及输出光束远场漂移量大等特点导致的激光脉冲时间波形难以准确测量的难题,研制了多路激光近红外时间波形测量系统。该系统使用光束匀滑进行光纤耦合取样的方法,采用时分复用的光纤传输技术,实现了神光-Ⅲ原型装置8路纳秒激光脉冲时间波形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2008年度原型装置时间波形的测量数据分析,该测量系统的测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小于2.5%,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激光装置参量诊断系统的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10.
神光-Ⅲ原型装置多路激光近红外时间波形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激光脉冲宽度窄、光束口径大、路束多,以及输出光束远场漂移量大等特点导致的激光脉冲时间波形难以准确测量的难题,研制了多路激光近红外时间波形测量系统.该系统使用光束匀滑进行光纤耦合取样的方法,采用时分复用的光纤传输技术,实现了神光-Ⅲ原型装置8路纳秒激光脉冲时间波形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2008年度原型装置时间波形的测量数据分析,该测量系统的测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小于2.5%,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激光装置参量诊断系统的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11.
徐宏杰  冯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43(12):4066-4071
展示了一种低双折射光纤拍长测试方法。光路由ASE 光源、可调F-P 滤波器、两个线偏振器、待测光纤和相位补偿器组成。应用相位检测方法降低环境因素引入的误差,使用相位补偿器保证测试系统工作点位于光强对相位变化敏感处。搭建测试系统并进行了实际测量,系统检测可重复性良好。该方法对实验设备要求不高,对于待测光纤的长度没有限制,可测拍长范围达到20m,测量精度达1%。  相似文献   

12.
解宇恒  裴丽  何倩  常彦彪  郭智君  王建帅  郑晶晶  宁提纲  李晶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1):20210758-1-20210758-6
介绍了一种基于定量相位显微(Quantitative phase microscopy,QPM)法、Brace-K?hler补偿器(Brace-K?hler compensator,BKC)法与机器视觉技术的多芯光纤综合参数测试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获得了七芯光纤的折射率分布与几何结构,单模光纤的内应力分布图。采用横向测量方式的QPM法避免了截断光纤造成的损坏,采用改进的BKC法优化了光延迟量的获取方式,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实现了多模块、高空间分辨率、快速准确的光纤参数测量,其中相对折射率差的精度约5×10?4量级,单模光纤内应力测量分辨率约0.5 MPa。通过与既有的光纤产品技术指标对比,证明了该系统具有测量准确性,测试结果为多芯光纤在传输和传感等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确定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值是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从光纤偏振模色散的统计特征着手,通过有限次测量来确定光纤的偏振模色散值的方法,并对相关的测试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确定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值是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从光纤偏振模色散的统计特征着手,通过有限次测量来确定光纤的偏振模色散值的方法,并对相关的测试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慕伟  徐呈霖  司旭  马云亮  林亚俊  肖春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4):422002-0422002(5)
设计了一种用于探测光纤激光器系统中有源光纤中残余的弱泵浦光的方法。采用两种光纤探针对剥离涂覆层的有源光纤以及保留涂覆层的光纤进行了包层泄漏光的测试,优选出锥形探针作为弱光探测的光纤探针,并用该探针测得泄漏光与包层残余泵浦光的功率关系,发现二者呈线性关系并有对应的比例系数。通过该光纤探针的方法可实现快速确定有源光纤在激光器中的使用最佳长度,避免传统方法中对有源光纤进行多次切割、熔接再测试等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并降低了测试成本。试验同时发现,光纤探针在剥离涂覆层光纤上的探测效果优于未剥离涂覆层的光纤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光缆拉伸试验对拉伸益的几点要求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光缆拉伸试验方法及特点的论述,分析了拉伸试验中,光缆受试长度、垂度以及光纤和光缆应变测试对拉伸设备的要求,介绍了实现这些要求的解决方法;同时,对我们新近研制的GLS-2型大长度光缆拉力机光缆应变测试系统也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光缆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新型光缆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通过光耦合器对每根光纤的光信号取样,然后对其光功率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送到中央控制器进行计算,分析和处理,显示出测量数据,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光开关进行切换,再通过波分复用器(WDM)使故障光纤接入光时域反射计(OTDR)进行上下测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真空度的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参考腔室中金属薄膜随系统真空度变化而产生线性形变的原理,采用一对450μm芯径的光学光纤分别做发射与接收光纤,通过测量基于光纤和金属薄膜的相对位移对反射光强信号的调制量,来确定真空度的变化。给出了该传感器探头的结构设计,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光纤的最佳排列方式及初始位置。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该传感器所测得的反射光强信号和真空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测量分布反馈(DFB)单模半导体激光器线宽,采用一种新颖的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的光纤自外差测量方案,设计了一套全光纤延时自外差法测量系统,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延时光纤长度分别为900m,3000m和6000m的窄带线宽测量系统,对实验室一台中心波长为1550nm、标称线宽值为800kHz的DFB单模半导体激光器光源进行了测试,测得激光器线宽值分别为951.566kHz,832.471kHz和802.221kHz,并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了模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模拟仿真结果作对比,延时光纤长度为6000m时的窄带线宽测量系统最优,其误差在3%之内,证明了所用自外差干涉原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全光纤移频延时自外差法对测量DFB激光器线宽具有优越性和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温度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捷  梁大开  曹振新 《中国激光》2004,31(7):38-842
根据液体折射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效应的新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分析了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光纤探头感应环境温度变化的原理。对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探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为实现高折射率液体介质的感温测试和扩大测温范围提供依据。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光纤温度传感测试系统,得到系统输出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光谱信号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曲线,并提出对共振波长和最小光强反射率进行实时双参数测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全光纤化、易远程测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