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液化石油气公交客车在高温环境下低速行驶时发动机舱温度过高的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研究公交客车发动机舱内空气对流传热基本规律.为了定量分析在恶劣工况下的发动机舱内空气流动速度场和温度场特性,在UG中建立了发动机舱的几何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发动机舱的散热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仿真与分析,获取了在选定工况下的发动机舱内空气气流速度场和温度场,可知发动机舱内的不合理布局是引起发动机舱温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对发动机舱的合理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卡车发动机舱热回流现象,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选择最大扭矩和额定功率为危险工况,进行发动机舱流场和温度场的分析。不考虑辐射散热影响,根据流场分析,确定热回流位置;考虑辐射散热影响,根据温度分析,得出前舱温度明显高于环境温度,发动机前舱存在严重的热回流。据此,采用中冷器底部添加导流板和车架内侧增加阻流板的改进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设计增加了冷却系统的进气量,改善了发动机舱空气的流动和温度分布。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方法和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卡车发动机舱热环境较差,应用CFD分析软件对发动机舱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充分考虑对流,换热和辐射的换热影响,模拟冷却模块和高温原件的散热量,分析发动机舱内的流动和散热情况。结果表明:发动机舱产生热回流,导致循环加热,散热器、中冷器等前端冷却模块的散热性能无法达到工况要求。通过添加阻风板和密封板,增大导流板面积等措施改进前端冷却模块的结构,有效阻止了回流,提高了冷却模块的散热性能,改善了发动机舱内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4.
某商用车发动机舱散热性能提升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某商用车发动机舱温度以及发动机出水口冷却液温度,运用数值计算与整车试验相结合方法,对汽车发动机舱进行散热特性研究并对机舱提出相应改进方案。改进结果显示:发动机舱空间点温度明显下降,发动机出水口冷却液温度下降,满足汽车散热要求。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为发动机舱的布置提供了理论依据,缩短了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超级电容在公交客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散热问题,通过对电容箱及电容舱温度的分析,对两者的结构分别进行了优化。试验证明,所采取的优化措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多通道液冷板相比传统铝合金液冷板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钢制多通道电池包液冷系统的CFD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通道数液冷板对电池温度和进出口压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池的温度随着液冷板通道数增加而降低,当通道数增加到46以后,对电池温度的影响逐渐趋缓;进出口压差随着液冷板通道数增加而增大,当通道数大于46,其进出口压差呈指数形式上升,综合考虑散热效率和泵功耗,获得了最优通道数及液冷板流道结构。在该结构基础上,对冷却液进口速度和冷却液温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冷却液进口速度越大,电池温度越低,但是冷却液进口速度达到0.5 m/s后出现热饱和现象;冷却液温度降低会降低电池的最大温度,但同时会增大电池的最大温差,综合考虑最大温度和最大温差,采用冷却液进口温度控制在25℃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严战非  吕辉 《电子机械工程》2019,35(4):35-38,43
文中为提升T/R组件散热能力,建立了组件内置微通道散热单元数值模型,对传热特性相关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研究了微通道宽度、侧壁垂直度、流经长度等对芯片结温、压力损失的影响;对比了冷却介质初始流量、初始温度对散热特性的影响,并对实物样件的散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 结果表明,微通道宽度、侧壁垂直度、流经长度的参数优化组合可提升散热能力,降低流阻;微通道散热单元压力损失随着冷却介质体积流量的增大呈线性增大。本研究优选出最佳参数组合,为实物样件制造提供了设计依据,促进了微通道冷却技术工程化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8.
关福增 《中国机械》2013,(11):50-51
大功率功放模块散热设计是通信产品中必须的一项技术,它在通讯系统可靠性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通讯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实际的设计工作,将探讨和分析利用Fluent公司开发的Icepak热控分析软件对不同参数的功放散热进行数值模拟的技术,得出功放散热的最优设计参数,从而为技术设计人员提供了热设计方面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动汽车运行的各种工况,在整车条件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外转子轮毂电机的温升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了汽车来流速度、电机轴的热导率对轮毂电机散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来流风冷散热条件下,电动车在高负荷工况下电机的温升过大,可通过加装散热翅片或者采用水冷散热等方式来达到对电机的散热冷却效果;重复制动工况中,制动盘的高温热辐射没有使电机的温升恶化;汽车前方来流速度对电机的温升影响较大,电机轴的热导率对电机的温升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缩短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性能匹配设计开发周期,介绍了一种快捷、可靠地计算散热器性能参数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散热器进行换热风洞试验研究,分析其在一定水流量条件下,换热功率、出水温度与迎面风速的关系。然后根据原始几何参数建立了散热器计算域物理模型,分别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和双流换热器模型表征散热器芯体翅片结构和热交换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散热器冷、热侧耦合散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散热器换热功率和出水温度分析数据,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误差在以内,验证了此模拟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对一款微型客车在爬坡工况下发动机舱的流场及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发动机舱内出现涡流及回流,部分部件超过容许温度等现象。利用网格变形软件、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及多目标优化软件建立多学科融合的联合仿真优化模型,通过在下进气格栅后部加装导流板,实现导流板竖向偏角的参数化,将超过容许温度部件的最高温度点、冷凝器和散热器的进气流量作为优化目标,对导流板角度进行优化设计,得到该微型客车下进气格栅导流板的最佳角度为:上导流板10°,下导流板-8°。  相似文献   

12.
采用CFD/CAA分布耦合仿真方法,在额定工况下对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吸力面是否设置凸起楔形结构的两种方案的流场与声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楔形结构对冷却风扇气动性能和噪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楔形结构对冷却风扇气动性能影响较小,而对其噪声性能影响显著;设置了楔形结构后冷却风扇进出风口噪声值分别下降8.8%和8.9%,风量略有增加。通过分析冷却风扇流场及声场的分布情况,可知楔形结构在叶片吸力面起到了"涡流发生器"的作用,促进边界层提前转捩,进而大大降低了叶片表面气流过早分离引起的涡流噪声,因此总声压级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在客车减振器开发过程中,为模拟减振器外特性,建立了普通液压减振器的工作行程力学模型,并以某7m轻型客车液压减振器结构参数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仿真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减振器外特性,可以应用于同类的减振器开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钢铁、冶金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冷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市场上有多种形式冷床,为了便于企业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各种冷床,下面针对三种常用冷床进行一下简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系统性能分析模型,结合中原地区典型气象日的气象条件,了解了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在中原地区的运行特性,计算并分析了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改变时系统COP0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喷射系统COP随发生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冷凝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系统综合COP0随时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可达0.33.进一步针对中原地区200m2的别墅,计算了当集热面积为40m2时的太阳能喷射系统的供冷情况,结果表明,在8:00~16:00之间,太阳能喷射系统可以为别墅提供80%以上的冷量.  相似文献   

16.
地面效应对地面的气流边界层厚度有较大影响,而发动机舱内流会使整个轿车空气阻力增加12%左右.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不含地面效应和发动机舱内流、含地面效应但不含发动机舱内流,以及含发动机舱内流但不含地面效应的三种模型进行了仿真.利用仿真技术来研究轿车空气动力性能,不仅能够定性分析轿车流场,而且能够比较精确地定量分析其风阻系数等一些空气动力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地面效应对轿车周围流场有一定影响;发动机舱内流对阻力影响较大,对轿车流场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标要求组建了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专用试验台,对某型直升机国产和进口主减滑油冷却风扇空气动力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专用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产风扇工作状态下的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进口风扇,为国产主减滑油冷却风扇的设计定型提供了数据支持。试飞结果表明其完全可以代替进口风扇装机使用。  相似文献   

18.
工业循环水系统如同工业生产过程的生命线,运行能耗巨大。因此,对于工业循环水节能优化技术的研究意义非凡。本论文研发了工业循环水系统组合节能演示实验装置,适用于模拟采取多种节能措施的工业循环水系统,可通过实验得到不同的节能效果。利用solidworks设计并加工制造了工业循环水系统实验平台,利用辛普森公式及热力学理论的二维计算方法得到实验装置的冷却性能,并详细分析该冷却系统的影响因素,验证了冷却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了工业循环水节能演示装置的电气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有效满足节能优化技术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600 MW机组的逆流湿式冷却塔在侧风条件下冷却效果恶化现象,采用CFD的FLUENT软件,对进风口处加装导风板的冷却塔传热传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设置不同的导风板结构参数,并基于冷却数评价方法研究了导风板长度、安装角及弧度的优化选型。模拟结果表明:当风速为4 m/s时,冷却效果最差,此时采用叶片长度为6~8 m的导风板冷却效果最好;定风速4 m/s工况下,直板型叶片最佳优化安装角为40°,与无板相比,冷却数的平均优化度ΔΩ为0.659;定风速4 m/s、安装角40°工况下,旋流型叶片最佳优化弧度为30°,与直板相比,ΔΩ为0.7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