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饱和电力需求研究有助于把握电力发展特征,指导近中期预测工作。分析了不同国家(地区)在饱和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及电力需求的特征,建立了适用于判定大区域发展饱和阶段的内生特征和电力需求外征的指标体系;研究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人均GDP水平、产值电耗等内生因素,采用协整方法构建了电量需求外征模型并预测了饱和需求,并通过与其它先进地区发展路径进行横向对比印证饱和需求特征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杨太华  陈寅 《中国电力》2017,50(5):114-120
饱和电力需求是影响电网发展规模的关键指标,研究电力需求的饱和趋势、预测需求进入饱和的时间与规模对于电网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将电力需求的增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提出了修正自适应Logistic模型,并以中国华东地区的电力需求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开展了针对案例的饱和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用电增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需要开展基于重点企业视角的电力电量预测,以便促进电网公司增供扩销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行业发展特征,提出基于S增长曲线的重点用户电力需求预测模型,通过历史数据回归分析,得到用户负荷S增长曲线特征值,进而预测未来用户负荷需求及饱和时间.扬州5G基站和数据中...  相似文献   

4.
城市饱和经济及饱和负荷的预测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电网规划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系统动力学及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建立了城市饱和电力负荷预测模型。以北京市为例进行算例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北京市经济发展同电力消费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北京市经济约在2036年达到饱和状态,由于经济的发展对电力影响的滞后性,负荷约在2038年才达到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5.
张帆  刘杰锋  李冰  陈纲亮  季节  徐康泰 《电力建设》2015,36(10):105-110
用电需求的饱和负荷预测可以确定一个地区未来电网发展与用电需求的最终规模,并以其远期电网规划目标指导近期电网建设,可以有效减少电网改造成本,做到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该地区区域电网的改造与建设,对区域规划、区域经济与电网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基于改进Logistic模型的负荷发展历程阶段划分理论,并给出了饱和负荷的新内涵,修正与完善了判定电力饱和负荷的量化指标体系。最后采用改进Logistic模型对案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完成了案例用电饱和规模以及饱和时间点的预测与分析工作,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镇化进程对电力需求的作用机制,研究了国内外主要国家城镇化率与用电量之间发展规律,总结出城镇化进程中电力需求增长的阶段性特征,认为城镇化与电力需求增长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与电力需求的相关性,认为城镇化与电力需求相关性最高。构建了中国城镇化与电力需求增长的关系模型,提出中国城镇化率从50%提升到75%的未来进程中每提高1%,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4.6%;当城镇化率超过75%,电力需求的增长将放缓。构建了天津地区城镇化与电力需求增长的关系模型,提出天津地区城镇化率从80%提升到90%的未来进程中每提高1%,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8.8%,最高用电负荷增加89万kW。建议随着中国城镇化新一轮稳妥推进,要相应地加强发电和电网设施的匹配规划和建设;在地区电力负荷预测和饱和负荷分析工作中,要关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引起空间负荷变化等情况,科学进行中长期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当前城市电力饱和负荷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情况,阐述了研究饱和负荷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城市电力负荷的特点,提出饱和负荷分析应包括规模、时间和空间3个部分。归纳了电力负荷趋于饱和的判据,比较了饱和负荷分析与传统负荷预测的异同。从分析对象和分析机理上对现有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类和概述,并总结了国内外基于饱和负荷分析结论的城市电网规划、电源布局、网源协调、网架优化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探索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饱和负荷分析技术,并与电网规划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8.
结合2006—2020年济南市电力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研究和探讨了饱和负荷阶段电力规划的方法。文章以济南市饱和负荷预测结果为基础,通过对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环保等条件约束下本地电厂最大允许装机容量的分析,给出了饱和负荷阶段济南市110 kV及以上电网的变电容量需求,概括提出了济南电网网架结构的远景发展情况。研究表明,本文方法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在实践中也有很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饱和电力需求是电网规划中确定电网健康发展最终规模的关键性指标,能为电网规划提供重要信息,指导电网的建设和输电线路的合理布局。鉴于索洛模型在经济学的规模报酬及劳动产出问题中的成功应用,借鉴索洛模型的思路研究饱和电力需求规模问题,通过引入以产业结构及用电结构为表征的结构效应因素,同时结合多种规模效应及技术进步因素对索洛模型进行扩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期均衡预测模型。以我国南方某大型都市为例,应用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对该地区的未来饱和用电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结合社会经济、电网现状及未来政策,对未来饱和电力需求进行预测,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电力负荷增长迅速,电网供电压力增大,传统电网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因此,建立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是中国电网发展的方向。介绍了智能电网的背景和定义以及智能电网的基本信息;叙述了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涵盖了目前国家对智能电网的政策、投资以及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分析了中国智能电网发展在政策投资、相关技术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概念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为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提高电力生产效率,改善电力结构,以最小社会成本满足最大经济发展需求,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电网中电热等多类型负荷的持续增长,为保证高负载率情况下的可靠性水平,需要通过电热等能源的综合需求响应提升系统的供能可靠性。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多类型综合需求响应的电热耦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电热耦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所研究的边界条件。其次,介绍了电热耦合系统中不同元件的出力模型与状态模型。然后,建立了基于电价与基于激励2种模式下的电热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故障影响分析的方法以及可靠性评估的流程。最后,通过实际算例比较了不同综合需求响应方案下的可靠性指标与经济性水平,以指导电网公司进行最优综合需求响应方案的选择,从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对电能消费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为了研究其对电力需求的特点,分别分析了构成社会系统用电量的城镇公共设施用电量和居民生活用电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建立了两者用电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城镇公共设施用电量与城市化率紧密相关,根据此模型结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2010年和2020年城镇公共设施需电量进行了预测。1985年以来影响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的2个主要因素是电价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国外对比,定量分析了我国居民人均生活用电的电价弹性和收入弹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对电价和收入弹性的绝对值都大于1,即皆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13.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居民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逐渐增大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为了定量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的未来发展,从统计数据出发,选择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城镇民用电价、前一年的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预测计量方程,确定了用电量和影响用电量的因素之间的理论和数量关系,同时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揭示短期波动,建立了关于城镇居民生活用电的误差修正模型。并以此预测了2004年和2005年的用电量。结果表明,未来几年内,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将以5.0%左右的年增长率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电力需求预测水平是“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经济新常态下,以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以及新型城镇化驱动下的居民生活用电将成为拉动中国用电需求增长的新动能。中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未来将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在消退,用电需求难以出现以往的两位数高速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用电水平仍然偏低,未来用电需求仍有较大发展潜力,过低的用电增速判断不符合相关国家及地区的历史用电发展经验。应用多种方法对中国未来电力需求水平进行了预测,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用电需求将维持中速刚性增长。  相似文献   

15.
影响上海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及电力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浦东新区开发后的上海宏观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探索挖掘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季节性气温等与上海电力需求之间的关系,从产值单耗、各产业发展趋势和负荷结构3个方面对2011—2012年的上海电力需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电力需求预测是电力规划的重要环节。提出考虑远景发展情景约束的用电量预测思路,即首先对远景水平年用电量水平进行综合研判,再利用具有饱和特性的Logistic曲线来拟合用电量增长过程,模型参数辨识环节增加远景用电量水平约束,使所建模型既能准确反映用电量历史增长趋势,又能与用电量长期发展趋势相符。最后利用所建模型求取中间水平年用电量预测值。将上述方法运用于全国和广西中长期用电量预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对电力需求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光峰涛  何永秀  尤培培  高效 《中国电力》2019,52(12):123-131
自中国经济步入院系新常态以来,电力消费年均增速放缓,与经济增速表现背离。在电力能源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电力消费驱动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分析,比较不同经济阶段各因素的作用机制,解析电力消费的增长模式,探究其年均增速放缓的原因。结果表明:人均最终需求水平一直是电力消费增长最大的增量因素,但其贡献比例呈递减趋势;除2010-2012年阶段外,电力直接能耗系数一直是电力消费增长最大的减量因素,而最终需求结构以较小的拉动率促进电力消费增长;电力消费的增长动力来源由净出口驱动(2005-2007年)为主转变投资驱动(2007-2010年)为主,再向消费驱动(2010-2015年)为主过渡。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元大数据平台的用电行为分析构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测量装置向底层延伸。高级测量体系和配电网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使用户用电数据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另一方面,电网也在积极寻求方法让需求侧可以充分地参与电网调控,增强电网可控性和经济性。在上述背景下,运用配用电数据分析用户用电行为建立相关驱动方法,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政府政策制定、电力公司业务拓展和用电行为引导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在配用电数据采集、聚合、处理和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整体构架,设计了基于流处理和批处理的数据驱动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多维大数据用电行为分析的随机矩阵相关性算法,最后讨论了用电行为分析面向不同对象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