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流域不透水面积迅速增加、众多湖泊河网衰退消亡,由此引发的河流水质恶化、洪涝干旱灾害加剧等一系列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选择该地区内一些典型区域,基于长系列降雨径流资料,以遥感和GIS作支持,通过模拟计算与综合分析,围绕城市化对城市降雨与径流的长期影响、对城市暴雨洪水的影响,以及对河网水系与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重点探讨城市化发展为特征的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循环以及水文过程的影响,寻求城市化发展条件下的水文变化规律,以便对该地区城市化水文效应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并为当地的防洪减灾、水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湖南城市水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及地区分布不均。通过对湘、资、沅、澧四流域降水量和降雨强度及四水尾闾站最高、最低水位历史变化情况的分析,揭示了气候变化对湖南省水资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人口增长状况、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探讨气候变化对湖南省城市水安全的影响,最后针对湖南省城市水安全将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市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涝、干旱等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水安全,是当前一项迫切而重大的课题。此文分析了秦皇岛市面临的水安全问题,结合秦皇岛实际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城市用水需求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水资源需求以及生活环境的不断增加使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以及速度等受到了一定影响,而水资源的利用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进一步分析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关联性,本文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以M市为例,通过对M市的城市化及其水资源利用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城市化水资源利用结构的变化关联作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5.
东南沿海中小流域是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河流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加剧等一系列水问题,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制约作用.以东南沿海中小流域的典型城市宁波市为例,初步分析了该区在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开展了城市化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探讨了城市化发展对水生态环境及洪涝灾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现代系统理论构建了宁波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从而为东南沿海中小流域其它类似区域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城市化与水资源关系协调高效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性建设及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计算并分析了2006—2015年马颊河流域城市化系统与水资源系统的综合指数变化,并利用耦合协调及灰色关联度模型,探析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关系变化的时空特征及主要交互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流域城市化、水资源指数均呈总体增长态势,城市化指数由0.001增长至0.940,水资源指数由0.368增长至0.598。其中,人口城市化及水资源利用一级指标对各系统综合指数的作用最大。2)从时间上看,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及耦合协调等级显著提升,由严重失调发展为良好协调;从空间上看,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性地区差异,各市耦合协调度高低表现为邯郸>德州>滨州>聊城>濮阳,跨省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系统的综合协调性存在较大上升空间。3)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系统表现出中高度关联的交互关系。其中,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和城市排水管道长度是各系统的最高关联影响因素,城市人口密度和水压力指数为最低关联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过程中的水环境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区域水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从城市化过程中的地表水文过程变化、城市化与地表水环境、城市化与城市水资源等方面论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种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地区水安全状况,基于多目标的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水资源、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影响下地区水安全评价模型。结合德阳市"十二五"水利发展成果对德阳市2010年~2016年的水安全情况进行评价,从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角度看,德阳市工业和农业用水效率逐步提高,水库调节性能不断增强,水安全状态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从强调生态环境支撑的角度看,生态用水未能得到持续保证的问题使得水安全情况出现较大波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地区水安全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以生态环境为支撑的发展,应确保地区生态用水不受侵占。  相似文献   

9.
基于边际效益递减原理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水安全内涵的剖析和系统分析,将城市水安全系统分为支持子系统、协调子系统和防洪子系统,建立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在分析指标变化对城市水安全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借鉴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指标评价方法与模型。利用所确立的评价方法,对昆明城市水安全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评价与预测,其得分为0.574,处于"不安全"状态,且有恶化趋势。该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表明该方法体系有效、可靠,可用于城市水安全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水资源的利、害二元特性,以城市水循环为基础,分析影响水安全因素的发生环节与成因,在可持续发展和系统论的指导下,提出城市水安全的研究内容应包括城市水安全理论、应用技术和管理体系三个层次的内容。最终目的是实现水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f Urban Hydrology in Beij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1978, the city of Beijing as the capital of China has been going through a rapid urbanization. Water as the public, fundamental and strategic resources fo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survival basis of human and surroundings, is constrained to the urbanization of Beij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hydrological challenges by urbanization, as the municipal water information service, Beijing Hydrological Center (BHC) is currently focusing on the safe water supply based on the mega-city hydrological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making efforts to deal with new hydrologic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fter years of study 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the solutions to intense water scarcity, such as new well fields development, South-North water diversion, water resource and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s improvement, reclaimed water usage and so on, have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for Beijing turning into an international city.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water problems of Beijing are described in details on water shortage,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drinking water safety and problems concerning water drainage system and flood control. The experiences of hydrometric, water quality and groundwater monitoring networks are provided as measures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dditionally, the previous and current research work which provides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support for decision-making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Beijing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水资源安全问题.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水资源利用问题,以海盐县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仿真预测,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深刻理解城市化对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从水循环过程、暴雨内涝及水体环境变化3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对城市化水文效应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城市化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阐述了国内外应对城市化水文效应的基本思路与措施。针对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如城市化水文效应的机理解析、城市水文监测系统与智慧水务建设以及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旨在为缓解城市化水文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水利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水资源、水环境及水安全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已成为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面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严峻挑战,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利发展趋势,水资源需求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长期并存,对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根本遵循,统筹做好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管理、改革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约束性、控制性和先导性作用, 注重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的结合,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苏北典型城市水资源利用与城市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给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对江苏省淮安市2008~2014年间的城市化进程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用水结构与城市化水平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淮安市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仍有上升空间;淮安市城市化率与产业结构、用水结构的关联性最强,生产用水和工业用水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较大。淮安市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提高城市化水平并以此来间接促进降耗节水。研究成果不仅可为淮安市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为苏北乃至整个江苏省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宁夏南部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水文要素、河流水系的水文特征、区域水资源量、水质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针对目前生态治理、人畜饮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南部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人畜饮水等问题的治理思路,对于促进南部山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水文模型PRMS(The Precipitation Runoff Modeling System)考虑了降水、气候和土地利用等因素,可模拟产流、产沙等描述流域水和物质循环的重要变量。利用沙颍河实测流量资料对建立的PRMS模型进行了校正和验证,据此模拟了该流域城镇化和闸坝工程对沙颍河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使地面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流域蒸散量和降雨入渗减少,产流量增加,而闸坝等水工建筑物改变了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减弱了自然径流量的波动性,增加了水面蒸发,使流域径流量峰值减小,径流洪峰滞后。城镇化和闸坝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在枯水年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与城市水文学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由此引发的城市水问题愈发突出,相关研究需求也愈加迫切.本文初步分析了城市化对降水和极端暴雨、流域产汇流规律及洪水、需水、供水及水资源保障、水质水环境及水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在分析城市水文效应的基础上,从学科发展和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当前城市水文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如城市极端暴雨的成因分析、城市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城市雨洪资源化应用方法和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郑炜 《人民长江》2019,50(1):95-101
为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质量的提升和保障水资源安全,从城镇化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和水资源环境、压力、发展等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6年广东省城镇化质量和水资源安全耦合阶段及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且分类探讨了各区域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与水资源安全属高水平耦合阶段,基本与中国南方区域性规模的空间分异规律相似;(2)广东省地级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与水资源安全耦合度均在0.940~0.999之间,说明新型城镇化质量在快速提高,但水资源安全指数仍存在空间差异;(3)区域耦合度大小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证明不同区域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结果不同,且其影响并未改变整体城镇化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