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层镀镍     
经典的防护装饰性镀层主要采用铜-镍-铬镀层体系.由于铜、镍、铬的电位比铁正,对铁来说是阴极性镀层,对基体主要起机械保护作用,一旦镀层出现腐蚀缝隙,腐蚀即在铁上加速进行,为了提高耐蚀性,只得增加镀层厚度. 在国外,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防护装饰性镀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开发了以镍-铬为主体的防护装饰镀层.镍-铬体系防护作用的基础是电  相似文献   

2.
多层镍镀硬铬是近年兴起的镀种,它具有多层镍层的高耐蚀性,又具有硬铬层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是性能优良的功能性镀层,常用于条件恶劣,硬度、耐磨性要求高的产品,如汽车、摩托车的减震器。这种镀层结构为总镍层厚度15~20μm,硬铬层10~15μm,半光亮镍层和光亮镍层之间的电位差在120mV以上,高硫镍层含硫量在0.15%左右,硬铬层硬度达800HV以上。和普通多层镍铬工艺相比,它的要求要高得多。普通多层镍铬电镀线上镀硬铬会出现大面积爆皮现象(既出现在基体同镀层之间,也出现在镍层和硬铬层之间)。试验认为…  相似文献   

3.
“镀铬”是许多日常用品普遍采用的电镀层。它不仅由铬镀层组成,而且在很薄的铬层下面还有一层或多层镍镀层。镍层的厚度(5~50微米)比铬层(0.1~0.5微米)厚得多。因此,整个镀层的光亮性和整平性应归因于镍层,而最后的色泽则是取决于铬层。铬层除了有引人注目的色泽外,还有其它好的特  相似文献   

4.
某汽车上塑料电镀零部件的三价铬镀层在大气环境中容易腐蚀。对此塑料电镀制品(底层为铜镀层,中间镀双层镍,表面镀三价铬)的镀层厚度、电位、形貌、成分及耐蚀性进行了分析,并与表面镀六价铬的塑料镀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价铬镀层的耐腐蚀性劣于传统六价铬镀层;三价铬镀层为微孔镀,各层厚度达到了工艺指标,但镀层中含有单质铁,其电化学的优先腐蚀是三价镀铬层耐蚀性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问:光亮铜锡合金能否达到高整平、全光亮、免抛光? 答:要获得全光亮的镀层,光亮剂必须要有较好的整平性,若无较好的整平能力,是难以获得全光亮镀层的。因此,选择具有较好整平能力和光亮效果的光亮剂,是能否得到全光亮镀层的关键。好的光亮剂,对大部分零件而言,可以完全免除抛光。问:铜锡合金/铬能否代替铜/镍/铬工艺? 答:镀层的工艺和厚度决定了镀层的防护性能。镍对钢铁基体而言属阴极性镀层,其硬度、耐磨性和稳定性好于铜锡合金,但镀厚小于25 μm时孔隙率较大;铜锡合金虽电位比铁正,也属阴极性镀层,而其孔隙率较低,所以,薄镍层反而不如薄铜锡合金镀层的抗蚀性好。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现代装饰性电镀镍-铬或铜-镍-铬,一般都采用光亮性电镀工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金属材料.但光亮镍镀层中含有0.03%以上的硫,通常含0.05%以上的硫,镀层的抗蚀性和延展性都不如抛光的普通镀镍层.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市部分电镀厂和电镀车间已经成功地采用普通镀镍 光亮镀镍工艺.这样在二层镍之间,存在一个电位差,当铬层的裂纹或空隙处的光亮镍受到腐蚀,达到二层镍的界面时,二层镍之间形成第二个原电池(铬与光亮镍形成一个原电池),普通镍作为阴极受到保护,光亮镍先被腐蚀,腐蚀的方向纵向改为横向进行,从而保护基体金属. 但是,普通镀镍缺乏填平性,这样的双层镀镍仍需抛光,方可镀铬.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目前黑色金属表面上的防腐装饰性镀层有:铜+镍+铬,铜锡合金+铬,锌铜合金+铬,镉+铝酸盐钝化和锌+铬酸盐钝化等。但这些镀层都有一个共同缺点——镀层厚度必须在30微米以上才能达到比较好的防蚀目的。由于镀层过厚以致影响精密配合,影响弹性元件的弹性系数,需要耗费大量金属材料和工时等。而含锡27%左右的镉锡合分镀层则反之。试验结果表明,3微米的镉  相似文献   

8.
基于复合电镀技术,以钛合金为基底,成功将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掺杂到普通黑镍镀层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发现镀层厚度远远大于未掺杂的普通黑镍镀层,粗糙度也有所增加。对复合镀层所含元素进行了定性分析,阐述了复合镀层的反应机理。通过加热(骤冷)实验表明镀层具有良好结合力。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复合镀层的开路电位和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掺入了碳纳米管的黑镍镀层电化学行为发生了改变,镀层的抗腐蚀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电铸镍生产的需要,在普通直流安培小时计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一种数字式镀层厚度自控仪。该仪器直接显示所需要的镀层厚度;镀前只需将镀件面积和所需镀层厚度预置进去;电镀时显示的是还需要沉积的厚度;到显示为0时,即可自动报警并切断电源。  相似文献   

10.
电镀技术低温低浓度光亮镀镍焦磷酸盐槽液镀铜镍合金电镀层的耐蚀性能超硬镀层的特性治废水变废为宝日本横河厂的公害治理电镀溶液的自动补偿和回收防止铁铸件镀锌层泛白装饰镍铁合金镀层低浓度碱性滚镀锡H202一HZSO;酸洗铜及铜 合金装饰镍铁合金镀层(2)低浓度镍液镀光亮镍蒸汽压力下磷化双槽设备橡惋拷胶一偏钒酸钠钝化 镀锌件镀锡时氢的共沉积葡萄糖提高镀铬液含铬量减少点状锈蚀彩色电镀金属着色国外防护装饰铬组合镀层 的发展防护装饰性电镀概况微裂纹镀铬咪吐磺基水杨酸镀银无钱氯化钠光亮镀锌工艺铜镍镀层退除新法(编排格式:题目、…  相似文献   

11.
三价铬硫酸盐体系快速电沉积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价铬镀铬是替代六价铬镀铬理想的清洁生产工艺.研究了电流密度、电镀时间和不同基体金属对三价铬硫酸盐镀液中快速镀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价铬硫酸盐镀液在铜、镍和低碳铜基体上进行快速镀铬都可得到表面连续致密、结构为非晶态的铬镀层,镀速在铜基体上比在镍和低碳钢基体上快很多;电流密度10 A/dm2下电镀10 s,铜基体上可得到0.40μm以上的铬镀层,平均镀速可达2.50μm/min;镍和低碳钢基体上只能得到0.10μm的铬镀层,平均镀速为0.50 μm/min;快速镀铬的电流效率与电流密度有关,电流密度为10~12 A/dm2时可达25.0%以上;三价铬硫酸盐镀液长时间连续快速镀铬时镀液体积明显减少、pH值降低.  相似文献   

12.
电镀铬-镍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三价铬电镀液体系中加入适量的镍盐得到任意比例的铬-镍合金镀层的工艺,以及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铬-镍合金中铬和镍的含量及镀层外观进行分析的结果,还介绍了合金镀层的物理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电铸镍生产的需要,在普通直流安培小时计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一种数字式镀层厚度自控仪。该仪器直接显示所需要的镀层厚庆;镇前只需将镀件面积和所需镀层厚度预置进去;电镀时显示的是还需要沉积的厚度;到显示为0时,即可自动报警并切断电源。  相似文献   

14.
双层镀铬     
由于轿车装饰性镀铬的要求较高,使用环境较恶劣,寿命要求较长,沿用青铜—薄镍—普通铬的方法,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节省用镍和进一步改善轿车装饰镀铬件的防护性能,以适应生产的要求,我厂对双层微裂纹镀铬工艺,进行了一些探索,并以青铜做底层,以镍做中间层,对各种铬镀层做了性能比较,主要的工作内容是:  相似文献   

15.
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电刷镀层的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以45#钢为基底的纳米金刚石/镍复合镀层和普通快速镍镀层的表面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镍复合镀层表面成典型的"菜花头"形状,弥散分布的纳米金刚石被镍包裹。由于部分纳米金刚石颗粒可视为镍原子非自发形核的基底,能够吸引更多的镍离子沉积成核,提供大量的结晶生长点,达到细化晶粒的效果,因此与普通快速镍层相比,复合镀层的表面更加平整、致密,组织更加细化。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随着纳米金刚石加入量的增加,镀层表面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并据此提出纳米金刚石-镍电刷镀复合镀层的生长过程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三价铬超声-脉冲电沉积Cr/SiC纳米复合镀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脉冲电沉积法,在三价铬镀液中,添加羧酸盐-尿素配合剂和SiC纳米颗粒,制备了Cr/SiC复合镀层。研究了超声-脉冲工艺参数对纳米SiC复合量、镀层厚度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法分析了超声波对三价铬电沉积Cr/SiC复合镀层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超声-脉冲作用均有利于基质金属铬的电沉积,从而提高镀层厚度及SiC复合量。利用SEM、XRD、和EDS分别对Cr/SiC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制备厚度为13.5μm、SiC含量为5.5%的Cr/SiC纳米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7.
方景礼  方欣 《材料保护》2008,41(2):80-82
由于金属价格的不断上涨、六价铬的严重污染以及三价铬镀层的外观不佳,许多电镀厂都尽量不再镀铬,而是镀镍后直接出厂.但镍镀层在工业大气中很易腐蚀变色,因此开发无铬、无毒、环保型的防镍变色剂很受电镀界的重视.为此,对镍的变色原因、无铬防镍变色工艺NT-1及其防变色膜的组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用含有氯化铬、氯化镍和其它盐的槽液通以高的电流密度,沉积出富铬的合金镀层。若为增加镀层而延长电镀时间,则镀层的组成就会转变为性能低劣的富镍镀层。用间隔电流的方法可以得到层状的、厚的富铬镀层,但层间结合力差。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在镍镀层上电镀,历来被认为是困难的。因为镍表层由于氧化作用形成钝化膜,使镀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差,容易产生双层镍或鼓泡等现象。钢铁零件在电镀铜-镍复合镀层后,有时由于镀层厚度达不到要求、孔隙率偏高或局部疵病造成退镀返工。对于结构复杂的大型钢铁零部件,只好沿用氰化退镍溶液退去其上的铜、镍镀层。这样不但耗料费工,影  相似文献   

20.
钢件镀镍前的电化学抛光工艺对镀层性能有较大影响。以低碳钢Q235A为基材,研究电化学抛光工艺参数对镍镀层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在低碳钢表面制备性能优良的镀镍层的较优工艺。首先选择4组、每组2件样品,研究电化学抛光中有、无磁性搅拌对镍镀层的影响。在此工作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选择16件样品研究磁性搅拌下抛光工艺参数对镀层的影响。用数显外径千分尺测试镀层厚度、表面轮廓测量仪2302A测量表面粗糙度值Ra、纳米压痕仪Nano Indenter XP测试镍镀层的弹性模量及硬度。结果显示:电化学抛光时加磁性搅拌可以使镀层表面光滑、镀层增厚;电化学抛光电流密度对镀层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小,但对镀层厚度、弹性模量及硬度的影响很大;而电化学抛光温度、抛光时间对镀层表面粗糙度、镀层厚度的影响与抛光电流密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抛光时间15 min、电流密度30 A/dm2,抛光温度为65℃时得到的镍镀层弹性模量、硬度可以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