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中包装废弃物的污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循环经济:与地球和谐的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 近代社会的传统工业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这种线性经济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抛向地球母亲的怀中,并通过这种把资源持续不断变成垃圾的运动,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这种线性经济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已经日益严重地造成全球环境破坏,诸如大气和水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变质、海洋生态危机、物种频危、三废增多等等.严峻的环境危机引起了各国人民的密切关注和焦虑,保护自然环境,"救救地球"的呼声,正在各地回响.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刮起沙尘暴,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严重地受到侵害,令人窒息般的沙尘再一次警告人类;要刻不容缓地保护地球环境。中国北方地处黄土高原及沙漠地带,由于地表植被逐年减少;土地沙漠化逐年扩大,森林树木过度砍伐,加上气候等因素,沙尘暴的发生有逐年加强、次数增多的趋势。联合国《人类环境宣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球环境发展无害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宏民 《中国包装》1994,14(1):56-57
保护地球环境 发展无害包装戴宏民Non-damagingPackagingforGlobalEnvironment¥DaiHongminAbstract:Inmodernsocietypollutionisoneofthemostseriouspro...  相似文献   

4.
2009年环球包装点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应对全球自然灾害、局部战争和金融危机,2009年世界包装行业做出了各种举措,从保护地球、维护和平等8个方面对环球包装新进展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5.
柯著林 《中国包装》1998,18(3):42-43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全国商品包装、商办工业科技情况中心站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柯著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一个地球。从目前的状况看,地球生态环境正在日趋恶化,其恶化的基本因素来自人为形成的“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物”的污染。而...  相似文献   

6.
胡雨霞 《中国包装》2000,20(4):45-45
今年春天 ,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刮起沙尘暴 ,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受到严重侵害。令人窒息般的沙尘再一次警告人类 ,保护地球环境刻不容缓。中国北方地处黄土高原及沙漠地带 ,由于地表植被逐年减少、土地沙漠化逐年扩大 ,森林树木过度砍伐 ,加上气候等因素 ,沙尘暴的发生有逐年加强、次数增多的趋势。包装行业是随着工业化社会发展而逐步壮大起来 ,在许多国家中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包装业也是大量消耗有限资源的一大产业 ,木材、纸张、玻璃、塑料、化工材料被大量使用 ,而且许多是一次性使用。同时 ,包装业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是城市…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保护臭氧层会议与《北京宣言》一周年之际,根据国际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International)资料,讨论包装界应该关心的地球臭氧层和ODS的进展情况,为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努力发展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8.
《上海包装》2002,(1):23-23
1、绿色包装标识1975年 ,世界第一个绿色包装“绿色”标识在德国问世。翻开 2 1世纪历史的一页。世界第一个绿色包装标识是由绿色箭头和白色箭头组成的圆形图案 ,上方文字由德文DERGRNEPOMKT组成 ,意为“绿点”。绿点的双色箭头表示产品或包装是绿色的 ,可以回收使用 ,符合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要求。1977年 ,德国政府又推出“蓝天使”绿色环保标识 ,授予具有绿色环保特性的产品和包装。“蓝天使”标识由内环和外环构成 ,内环是由联合国的桂冠组成蓝色花环 ,中间是蓝色小天使双臂拥抱地球状图案 ,表示人们爱护地球之意。外环上…  相似文献   

9.
六月中旬,在西巴里约热内卢有一百多个国家元首及总理出席地球高峰会议,它是迄今世界国际会议中各国元首及总理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聚会,充分表明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代国际热门话题,受到全球的关切。  相似文献   

10.
6月5日,全球又迎来了第3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中国主题在呼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呵护地球家园国际主题的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政府大力推行低碳环保理念,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一个--地球,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地球的生态环境正在日趋恶化.其恶化的基本因素在于人为形成的"三废",即"废渣"、"废气"和"废液".而五颜六色的废弃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又是产生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商品包装呈现出追求高成本的趋势,原本是大众食品的月饼和元宵,其贵重豪华的包装成本是被包装食品的几倍或几十倍,这不仅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而且,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无穷的隐患。商品包装不仅涉及利用地球上现有的资源和材料进行加工的问题,还涉及包装在使用废弃后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纪斋 《上海包装》2013,(6):9-10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城市生活消耗着地球的自然资源,人和自然的相依相存是社会经济生活和谐发展的标志。上海包装行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开发研究绿色环保创新设计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检阅成果进一步推进包装创新设计倡导绿色包装,推动包装减量化和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由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主办的“绿色环保包装创新设计作品展”在上海浦东中国国际包装印刷设计创意总部园举办。  相似文献   

14.
浅议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伟 《包装工程》2003,24(3):118-120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全新时代,信息时代网络化使地球变得更小,伴随着我国WTO的加入,以往的时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正经历着快速的变革。新的时代为包装设计注入了新的文化理念、文化品位及新的商品价值与附加值,在此基础上必然会引发包装的新理念设计。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设计师已经开始审视生态设计这个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当下,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如何把节能环保的生态理念贯穿于包装设计实践环节中,如何使设计由过度转向简约、由污染转向环保的目标,已显得格外重要。今天的包装设计教学,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设计方法的探索,而是考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曾提出,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设计应该认真地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1]。从这个观点来看,设计的伦理观念关乎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地球村"人类发展之未来。所以,设计教学必须秉持生态教学的观念,关注"人文宗旨"和设计师的"社会责任",积极探索设计上生态环保的新思路,探索出一条"以人为本"的设计路径。因为这关乎设计发展之未来。  相似文献   

16.
源远流长的华夏包装(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俊瑞 《包装世界》2000,(4):61-62,65
包装是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产生的,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的。它与人类的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包装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一个佐证和缩影。“包装”从字面上来看,可以说在我们周围无时无处不存在着“包装”。从宏观上来说,我们的地球被宇宙“包装”着,大地、山川和海洋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装”着。从微观上来说,小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等都是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保护臭氧层会议与《北京宣言》一周年之际,根据国际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International)资料,讨论包装界应该关心的地球臭氧层和ODS的进展情况,为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努力发展绿色塑料包装。  相似文献   

18.
"包装"已成了人类挥霍地球有限资源和浪费人类自身创造的财富及人力的一个"无底洞".这并非危言耸听和信口胡扯,而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地球资源日益匾乏、环境日益恶化、能源日益短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的浪费问题更加严重。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商品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70%以上,成为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社会对生态包装的呼吁声越来越强烈,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的生态包装设计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充斥着拼搏与竞争意识而崛起的设计·地处地球最东隅、领土窄小而认为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的日本,天赋的不足却唤起他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面积小而压强大的物理原理却成为他们的民族心理与精神气质。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经过坚韧的奋斗,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摆脱了沦为西方强国殖民统治的命运,军事与经济实力日益扩张,直逼西方列强。但由于日本国土局限、国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通仄,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掠夺,导致他们在本世纪上半叶发动了二次以侵略与掠夺为目的世界大战。大战失败后,迫使日本从军事转向经济,这种潜伏的内质,使其扩张与侵略的野心转而为拚搏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