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Ni100-xBx(x=1.95,2.13,2.40,3.90,6.70)纳米磁性薄膜系列样品。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所有样品的晶粒尺寸均在6~12nm之间。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的磁学参数。发现该系列样品的晶格常数、晶粒尺寸、饱和磁化强度均随B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均在x=2.40附近出现转折点,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Co_2FeAl合金薄膜,并进行了退火处理。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溅射功率和退火温度对Co_2FeAl薄膜磁与结构特性的影响。高功率下制备的沉积态薄膜就具有强磁性,同时也具有单轴磁各向异性;而对应的低功率下制备的沉积态薄膜则呈现出弱磁性。300℃退火后出现单轴磁各向异性;700℃退火后,所有薄膜均表现为磁各向同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矫顽力变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大,从而导致晶粒间磁耦合作用增强,这与薄膜的磁特性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于磁记录介质,记录噪声与晶粒间磁相互作用相关。△M是表征磁记录介质晶粒间磁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首先介绍了它的理论依据和意义,接着阐述了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样品的等温剩磁(IRM)和直流退磁剩磁(DCD)曲线,经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计算获得△M曲线的方法和步骤,讨论了影响△M测量的相关问题。最后应用该方法测量了两种TbFeCo薄膜样品的△M曲线,定性比较分析了薄膜晶粒间磁相互作用的大小和类型。  相似文献   

4.
对于磁记录介质,记录噪声与晶粒间磁相互作用相关.ΔM是表征磁记录介质晶粒间磁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首先介绍了它的理论依据和意义,接着阐述了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样品的等温剩磁(IRM)和直流退磁剩磁(DCD)曲线,经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计算获得ΔM曲线的方法和步骤,讨论了影响ΔM测量的相关问题.最后应用该方法测量了两种TbFeCo薄膜样品的ΔM曲线,定性比较分析了薄膜晶粒间磁相互作用的大小和类型.  相似文献   

5.
CoFe2O4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结构与磁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聚乙烯醇(PVA)溶胶-凝胶法制备出CoFe2O4纳米微粉,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Co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宏观磁性随焙烧温度的变化。随焙烧温度的升高,矫顽力下降,而饱和磁化强度升高。323~873K的变温穆斯堡尔谱测量发现纳米颗粒的磁转变温度TC在793~813K之间,比块体材料的磁转变温度要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辅助polyol还原法制备了单分散的纳米Ni颗粒。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观测样品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Ni颗粒的磁性。XRD显示样品为面心立方结构,TEM观察显示金属镍颗粒的形貌是理想的球型。当把反应温度提高到400℃,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PVP时,发现镍颗粒呈现出一种毛茸茸的多毛形态,这种分散均匀的单一态形貌类似于纳米头发的结构。同时,VSM测试结果表明球型纳米Ni颗粒具有典型的铁磁性。  相似文献   

7.
用高能球磨制备Fe50Ni50片状颗粒,然后用化学方法对Fe50Ni50表面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并把多余的有机物作为黏合剂制备环形样品。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用热重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确定复合物的Fe50Ni50质量分数;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样品的高频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具有平面各向异性的Fe50Ni50能显著提高起始磁导率和自然共振频率的乘积,并能突破Snoek极限。另外,对复合物高频吸波性能的计算表明,在S波段得到了复合物的最佳吸波参数,其中最佳匹配厚度为4.3 mm,最佳吸波频率为2.2 GHz,吸收峰强为-56 dB。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永磁材料开磁路测量中一些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重点研究了磁滞后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表明用脉冲磁强计(PFM)测量钕铁硼圆柱样品时,由于磁滞后效应,出现了内稟矫顽力HCJ偏高的现象。此外,还引述了永磁材料开磁路国际比对测量的结果。从这些测量结果可知,由于局部退磁场的存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并不适于各向同性永磁铁氧体小球样品B-H特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介绍JDM—14型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一种应用软件。通过本软件,可以自动求得规则样品的平均退磁因子,从而,把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开路样品的磁参数自动转化为闭路样品(即物质)的磁特性参数。在已知样品质量和密度、或者样品体积的情况下,可以自动求出该物质的磁化强度、饱和磁化强度、磁化率、矫顽力、内凛矫顽力、剩磁以及磁化曲线、磁滞回线、退磁曲线和磁能积曲线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磁性材料和磁测量技术的发展,振动样品磁强计使用的越来越广泛。为了普及和提高我国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技术及扩大应用范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学会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电磁专业委员会决定联合举办振动样品磁强计学术交流会。会议将讨论:振动样品磁强计的原理及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