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天津市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及营养知识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天津市抽取2 06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他们的早餐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资料并进行评价。结果:每天吃早餐的小学生为1 182人,占57.38%,不同年级间,学生早餐食用比例有差别,其中3、4年级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相对较高,6年级小学生最低。80%的小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和"没有胃口",其中4、5、6年级的小学生因为"没有足够时间"不吃早餐的比例有所上升。在第三节课就感到饥饿的小学生约50%左右,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56.75%的小学生认为早餐对他们非常重要,17.87%的小学生认为早餐的重要性一般,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六年级的学生比重达30%。随着年级的增长,喜欢家长准备的饭菜的学生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结论:天津市小学生早餐食用频率低,小学生对营养早餐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应加强早餐营养宣教,改善小学生的早餐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提高农村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为调整学生膳食结构、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方法抽取淮安市某乡镇共2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营养教育后,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营养教育后,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学生食物选择及消费趋于合理,学生挑食、偏食行为改善。早餐质量均有所改善。结论营养教育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其营养行为。营养知识进入课堂是受小学生欢迎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3.
早餐作为一天中的第一餐,对人的膳食营养摄入、健康状况,工作或学习效率至关重要.很多调查结果都显示,中国居民的早餐就餐率和早餐质量很低.<中国食品>杂志上的"学生早餐不容忽视"一文报道的调查结论认为:不科学的早餐饮食行为以及早餐营养不均衡是严重影响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最近本人也进行了一次早餐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只有不到2%的人每天食用营养搭配合理的早餐.  相似文献   

4.
早餐的食用现状及早餐食品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餐摄入量及早餐食物的种类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有关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的早餐食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不食用早餐的人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或觉得准备、食用早餐太麻烦。食用早餐的人群中大部分人的早餐食物单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身体健康的需要。目前,市场上可选择的方便早餐食物很多,但都有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是不能提供人体早餐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因此,研究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美味多样的早餐食品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乾 《饮食科学》2007,(1):41-41
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也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吃得好,可以让身体得到充足的能量和营养,这对于上午阶段保持相对旺盛的体力和脑力相当重要。尤其对于学龄儿童.营养好的早餐不但有助于他们成长,而且能使他们在身体活动、学习认知、创造性等行为方面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合理膳食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和身体成长需要。本文通过对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校学生在营养知识认知度、营养态度、膳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调查分析,发现在校学生普遍存在对早餐和早餐质量的重视不够,营养知识缺乏和态度不够端正,搭配不合理,饮食无规律,夜宵频繁等问题。要改善大学生营养膳食状况,强化学生食堂的管理,推行营养套餐,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改善膳食结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国人普遍轻视早餐,形成了不合理的早餐习惯、早餐结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在分析了中国家庭早餐现状后提标明国人,每天吃早餐是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不吃早餐害处多,而营养不平衡的早餐同样有害健康。一份营养安全的早餐,就像是提起精气神的最好补药,会让你变得与众不同。千万不要为自己寻找种种借口,成为“早餐随便族”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先说个实话,我不是个爱早起的人。每天早上如果能够多睡一分钟,我都能再做个梦,闹钟响了伸手按下,一转脸就又能进入梦乡。但是,懒煮妇对待家人的早餐是绝对不马虎,尤其是家里还有个呼呼蹿个儿的娃儿。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人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所以要在一大早就准备内容丰富、营养搭配全面的早餐,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准备好。  相似文献   

10.
营养教育对不同人群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学龄前儿童及大、中、小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后,此类人群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改变,进一步说明了营养教育对儿童及在校学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一天之中的第一餐,一顿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早餐,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体格和智力发育所需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还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和体能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中小学生的早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族”早餐不合格最突出的营养问题是什么?请专家解答。  相似文献   

12.
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现状,为开展营养教育及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57名在校大学生,以问卷的方式调查他们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结果: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平均得分为10.48、13.58、11.00;医学类学生营养知识得分较高,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营养态度各类学生均较好,但饮食行为均存在一定问题。大多数学生希望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行为。结论:针对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现状,需要从多方面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达到均衡营养、合理膳食,以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钱伟 《烹调知识》2005,(12):40-41
有不少中、小学生,皆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原因大多是园为怕肥,赶时间及不感饥饿。其实长远来说,不吃早餐对儿童的健康及学业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每一天的早餐绝不可少。  相似文献   

14.
郑伟 《饮食科学》2004,(1):38-39
食物的丰富营养很重要,可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花些时间是值得的。在提倡营养均衡的时代,早餐要方便,午餐要卫生,晚餐则一定要重视质量,尤其是这除夕的年夜饭,妈妈们,更要做得丰盛些喽!  相似文献   

15.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为全家老小做一份健康美味的早餐。豆类营养丰富,一杯香醇美味的现磨豆浆是早餐的最佳伴侣。如何让家人更加全面地吸收豆类的营养呢?那就让飞利浦免滤豆浆机HD2079帮助你。营养不过滤,健康才能不减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对初中生进行营养宣教,并评价营养宣教的效果,为在初中生中开展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5所中学(其中示范校2所、普通校1所)初一、初二的学生1215名,进行营养“K-A-P”调查。然后,从中抽取1所学校初一年级的29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教,并进行宣教后的问卷调查与结果比较及效果评价。结果:本次调查的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66.9±15.4、6;5.5±I6.9、65.3±10.7,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同期调查结果。参与营养宣教的学生干预后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显著高于营养知识宣教前水平。结论:营养宣教对提高初中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把营养教育纳入到重点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国内一项外食调查研究发现,有七成受访者每周外食5天,三餐中以早餐、午餐外食比例最高,而且有逐渐增加趋势。最令人担忧的是,外食族难以顾及食物搭配,大多只是草草购买熟食果腹,导致饮食的营养不均衡。外食族的饮食场所以餐厅、自助餐、便当店、超商等为主,就餐时习惯速战速决。因此,长期外食易引发营养失衡、三高、肥胖、肠胃疾病、便秘等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范志红 《饮食科学》2009,(10):14-14
最近,很多早餐奶产品蜂拥而上,炒作“营养金字塔”的概念。这些广告容易给人一种误解,好像喝了一袋早餐奶,这“营养金字塔”的营养就全有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北京和上海市高校教师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教育管理部门针对高校教师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上海两所高校教师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73%的高校教师营养基础知识良好,营养误区(58%)和常见病(52%)方面的营养知识普遍欠缺。94%的高校教师希望多渠道更准确便捷的获得营养知识,26%认为有些宣传不规范不全面。规律进食一日三餐的高校教师占比82%,不经常吃水果和奶类的各占16%和55%,33%饮水不足1 500mL。40岁以上教师营养知识和行为优于低年龄段教师(P0.05)。结论:高校教师基础营养知识水平良好,存在很多营养误区,疾病营养预防知识欠缺。营养态度积极,营养行为存在不合理之处,需关注高校教师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新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发现,新生在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知识贫乏,亟需采取措施,指导其形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