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电子通信专业群为例,对接新一代电子通信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紧密衔接专业群四类岗位需求,按照“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四级能力递进思路,构建专业群“四岗四能”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融入“三新”技术,建设多元化教学资源,共建“双专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等策略,保障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为高职院校专业群模块化建设提供新的实践模式和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目标,探索构建了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包括“素质平台课程+通用技术平台课程+职业核心技能培训课程+拓展课程”的模块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和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技能培训”小模块,并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通过“项目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研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群,分析了物流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构建了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并论述了基于岗位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4.
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够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的开设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前提,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市场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课程体系的构建一直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三贴近”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结合岗位职业资格证的要求,对应设置专业主干课程,构建“岗课证’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课程设置要注重一专多能,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职业体能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体能教育是学校开发校本体育课程,开展与大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训练的教学,建立职业体能课程体系方可凸显高职特色.结合高职教学工作实践,提出构建职业体能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并从加强体育网络课程建设、开设职业体能基础项目课和增强课堂体能训练等方面,探讨了职业体能课程体系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经管专业"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明确了模块课程结构层级构建以及按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能力要求、个人发展开发课程的基本理念,并且特别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创造自我提升空间。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模块课程的开发要将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与社会需求分析、工作职业岗位分析、专业核心能力分层化解结合。须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并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赛教衔接的现状与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及比较研究,深入分析职业技能大赛的技能特征和相关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建立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学习领域和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群,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技能大赛相关标准及要求融合到常规教学当中,形成"以赛促教,赛教相长"之态势,提高高职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电气自动化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以通用技术课程模块为基础、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模块为重点的体系结构,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内实习基地,实行生产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职教育中构建面向岗位和岗位工作流程的实践课程体系,提出在校内仿真企业教学环境中项目驱动的核心模式下,以岗位职业角色的工作流程和能力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实践训练课程。学生通过在其中扮演具体的职业角色进行实践,以全面提升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个人职业素质,达到学生"毕业即上岗"和为企业塑造各类实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学历证书、职业或岗位证书的融合与衔接,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融通.结合高职学院与中兴通讯NC学院合作办学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阐述“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的启示与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在“双证融通”下仍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日益关注人的个性发展,课程教学目标也从单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门技能和专业能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向发展。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更倾向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中注重行业的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的有机结合。把握职业技术能力内涵,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标准的构建,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及培养模式设计,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复合型专业建设、专业方向调整、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课程体系构建等方式解决相应问题,旨在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基于工作项目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内容和特点,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由之路。核心课程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奏,应深刻理解核心课程内涵,明确核心课程建设目标,优化核心课程工程资源,制定核心课程科学管理办法,做好核心课程建设工作,这已成为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系统的质量工程。  相似文献   

16.
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通过示范重点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定位,构建"单元教学+岗位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按照专业教学规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施工图"并组织教学;制定课程标准并改进原有的课程及教法,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通过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熟悉先进高职办学模式及职教经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动手能力,获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及上岗证书等途径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示范建设资金建设完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同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事高职教学的教师,其职业能力主要包括高职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三大方面。为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应构建合理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建立常态培训机制,采用"段位梯级式"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职公共课程担负着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协调发展的重任,是高职课程设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章认为高职公共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注重职业发展,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对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体系进行重构,把公共课程的内容更多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来,进行基于项目的公共课程组织与教学改革。最后,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课程改革实践为例,进行了案例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