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磷钨酸季铵盐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氯丙烯直接合成环氧氯丙烷(ECH)。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搅拌速率、转化率、H2O2加料方式等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50℃,反应时间55~90 m in,催化剂初次加入量为氯丙烯质量的10%,H2O2∶氯丙烯=0.23∶1(mol),在此条件下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高于96%,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高于84%,催化剂单程回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2.
WO3催化H2O2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O3为催化剂,H2O2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探讨了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优化条件:n(环己醇)∶n(H2O2)∶n(WO3)=100∶600∶4、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h。己二酸分离收率达67.6%,纯度99.8%;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己二酸收率仍可达60.2%。  相似文献   

3.
以(NH4)5[H2(WO4)6]·H2O为催化剂,用H2O2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探讨了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工艺[n(环己烯):n(H2O2)cn(钨酸铵)=100:440:1,反应温度为92℃,反应时间6h]条件下,己二酸分离收率可达81.4%,纯度为99.8%。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己二酸收率稳定。  相似文献   

4.
徐林  王芳 《天津化工》2011,25(1):46-49
采用合成的复合季铵磷钨酸盐为催化剂,以50%双氧水为氧源催化环己烯合成了己二酸,反应结束催化剂能够与反应体系分离和回收套用。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双氧水与环己烯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8h、n(H2O2)∶n(环己烯)=4.4、n(催化剂)∶n(环己烯)=7∶1000的条件下,己二酸的平均收率达85%,该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己二酸产率仍可达到83%。  相似文献   

5.
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国民  顾海明  张进 《精细化工》2001,18(6):321-324
以黄樟素为原料合成了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的重要中间体 3,4 亚甲基二氧苯基 2 丙酮。该工艺由环氧化和异构化两步反应组成 ,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优化的反应条件为 :环氧化反应 :1,2 二氯乙烷作溶剂 ,n (催化剂 )∶n(黄樟素 ) =0 0 0 39∶1 0 0 0 0 ,n (催化剂 )∶n (H2 O2 ) =0 0 0 46∶1 0 0 0 0 ,n (H2 O2 )∶n(黄樟素 ) =0 87∶1 0 0 ,反应时间 4h ,反应温度 83~ 85℃ ,环氧化的收率可达 92 % ;异构化反应 :以乙酸乙酯作溶剂 ,LiI作催化剂 ,n(LiI)∶n(粗产物 ) =0 0 45∶1 0 0 0 ,反应时间 6h ,反应温度 78~ 80℃ ,异构化收率可达91% ,w(3,4 亚甲基二氧苯基 2 丙酮 ) >95 %  相似文献   

6.
首次采用回流法制备了二氧化钛负载磷钨钼杂多酸催化剂H3PW6Mo6O40/TiO2,该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原料质量比m(TiO2)∶m(H3PW6Mo6O40)=1∶2.0,水用量30mL,回流反应时间2.0h,活化温度150℃。以H3PW6Mo6O40/TiO2为催化剂,对以环己酮与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环己酮)∶n(乙二醇)=1.0∶1.5、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反应时间1.0h的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86.3%。  相似文献   

7.
己二酸的绿色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aWO4·2H2O为催化剂,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探讨了NaWO4·2H2O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优化条件:n(环己酮):n(H2O2):n(NaWO4·2H2O)=100:400:1.6、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h。己二酸分离收率达61.6%。  相似文献   

8.
采用杂多离子复合相转移催化剂,环己烯为原料、低含量过氧化氢为氧源合成了环氧环己烷,筛选了相转移催化剂,探讨了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原理及环氧化反应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与磷钨杂多离子复配表现出较好的环氧化反应活性;较优的反应条件为:n(Q3[PW4])∶n(C6H10)∶n(H2O2)=1∶200∶130,反应温度50~60 ℃,pH=4.5~5.5,时间1~4 h;环己烯转化率40%~50%,过氧化氢利用率80%~90%,环氧环己烷的收率为80%~86%(扣除回收的环己烯).与传统的环氧化工艺相比,工艺简单、污染少、收率高,工业化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9.
TS-1催化H2O2与甲基氯丙烯环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S-1为催化剂,以30%(质量分数)H2O2为氧化剂催化2-甲基-3-氯丙烯(MAC)环氧化,考察了溶剂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配比及催化剂TS-1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溶剂为甲醇;增加催化剂质量浓度和升高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提高转化率和H2O2有效利用率,但同时降低了反应的选择性;从反应物摩尔配比兼顾反应的转化率和H2O2有效利用率两方面来考虑,本试验条件下选1:1为佳。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氢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质量分数为 30 %的过氧化氢 (H2 O2 )为氧源 ,探讨了Na2 WO4·2H2 O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酸反应中酸性添加物的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 ,酸性越强 ,苯甲酸的收率越高。用NaHSO4·H2 O作酸性添加物 ,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表明 ,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苯甲醇 )∶n(Na2 WO4·2H2 O)∶n(NaHSO4·H2 O)∶n(H2 O2 ) =10 0∶1∶1∶30 0 ,回流 7h ,苯甲酸收率达 82 .7%。  相似文献   

11.
曾嵘  刘冬  周宝强  高瑞昶 《化工进展》2014,33(12):3364-3367
以二乙二醇、氯丙烯、氢氧化钠为原料,四丁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不引入其他溶剂,经Williamson成醚法合成了二乙二醇单烯丙基醚[2-(2-烯丙氧基乙氧基)-乙醇]。用红外吸收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对二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摩尔比、碱用量、催化剂用量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到较优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80℃、n(二乙二醇)∶n(氢氧化钠)∶n(氯丙烯)=6∶1.2∶1、催化剂用量为氯丙烯质量的5%。在此条件下,收率达86.7%,纯度为99.2%。  相似文献   

12.
庄志军  丁元生 《弹性体》2012,22(6):28-31
以钨酸钠、硼酸为原料合成母体酸,以六氢吡啶为有机配体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电荷转移配合物[(CH2)5NH2]5BW12O40。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袁征,确认所合成的化合物中多酸阴离子仍保留Keggin结构。将新合成的[(CH2)5NH2]5BW12O40杂多酸哌啶盐应用到苯甲醛氧化合成苯甲酸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化责4H2O2(质量分数为30%)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苯甲酸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n(催化剂):n(苯甲醛)=1.880×10-3:1;n(H2O2):n(苯甲醛)=4.760: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此条件下苯甲酸的收率可达到80%。  相似文献   

13.
H_3PW_(12)O_(40)催化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环己烯为原料,w(H2O2)=30%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草酸(H2C2O4)作为助剂的条件下,采用磷钨酸(H3PW12O40)作催化剂合成己二酸,结果表明,当n(环己烯)∶n(H3PW12O40)∶n(H2C2O4)∶n(H2O2)=100∶1∶1∶538,反应温度为92℃,反应时间为6h时,己二酸的收率可达70 1%。讨论了H3PW12O40加入量、环己烯加入量、过氧化氢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振兴  章亚东  唐平贵 《精细化工》2006,23(10):1023-1026
对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催化剂产率可达94%,并用红外光谱(IR)和元素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催化剂用于以w(H2O2)=34.5%为氧化剂,以质量分数76.7%的工业粗环己烯为原料合成环氧环己烷;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环己烯与H2O2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的较佳合成条件(以0.08 mol H2O2计)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90 m in,催化剂用量0.6 g,n(C6H10)∶n(H2O2)=2.5∶1,溶剂1,2-二氯乙烷70 mL。该条件下环氧环己烷平均选择性为96.1%,环氧环己烷的平均收率达91.7%。将回收的催化剂用于反应,环氧环己烷的平均选择性和平均收率分别为95.3%和90.9%。  相似文献   

15.
以H4SiW6Mo6O40(硅钨钼酸)/PAn(聚苯胺)为催化剂,通过丁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H4SiW6Mo6O40/PAn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丁酮)∶n(乙二醇)=1∶1.9、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6mL和反应时间1.0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61.5%.  相似文献   

16.
以凹凸棒粘土(AT)为载体,钨酸铵为钨源,通过浸渍法制备了WO3/AT催化剂,采用FT-IR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其后以30%(质量分数)H2O2为氧源、叔丁醇(TBA)为溶剂研究了其在环戊烯(CPE)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WO3均匀地分散于凹凸棒粘土载体表面;在V[30%(质量分数)H2O2]/V(CPE)=2.2,V(TBA)/V(CPE)=10的条件下,环氧化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8 K、反应时间为24 h、催化剂用量为0.3 g/mL(CPE)、WO3负载量为40.0%(质量分数)、催化剂焙烧温度为823 K和焙烧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环戊烯环氧化物(CPO)的收率为40.2%,CPE的转化率为92.1%。该催化剂对CPE的环氧化反应展现了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以苊为原料,NaBr/CeCl3.7H2O/H2O2为溴化试剂,得到5-溴苊,再用Al(NO3)3.9H2O/CH3COOH硝化,得到4-溴-5-硝基苊,进一步以醋酸钴/醋酸锰/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氧气为氧化剂,制备得到萘酰亚胺类荧光染料的重要中间体4-溴-5-硝基-1,8-萘酐。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时间以及溶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优选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溴化反应温度25 ℃,反应时间3h,物质的量之比为n(苊)∶n(七水氯化铈)∶n(溴化钠)= 2∶1∶2.4,收率86.4%;硝化反应温度45 ℃,反应时间8h,物质的量之比为n(5-溴苊)∶n(九水硝酸铝)= 1∶1.2,收率88.4%;氧化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5h,物质的量之比为n(醋酸钴)∶n(醋酸锰)∶n(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4-溴-5-硝基苊)= 1.2∶0.5∶1.2∶10,收率72.3%。同时进行了初步放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扩大5~20倍后仍具有较好的收率和效果。采用该方法制备目标产物,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过程温和、环保、收率高和易于工业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用硅胶作吸水剂合成阿司匹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2SO4为催化剂、硅胶为吸水剂(S)进行水杨酸(BHA)和乙酸酐的酯化反应,合成乙酰水杨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吸水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较理想的合成工艺条件:n(H2SO4)∶n(BHA):∶n(C4H6O3)=0.21∶1∶1、m(S)∶m(BHA)=0.6∶1、反应温度75℃。研究了该酯化反应动力学,确定该反应为1.6级反应,表观反应活化能为63.51kJ/mol。  相似文献   

19.
杨一可  王皓  周慧  陈丹云 《应用化工》2011,40(8):1340-1342
以30%H2O2为氧源,NaHSO4.H2O、KHSO4为酸性配体,磷钨酸为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了己二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酸性配体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己二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钨酸在反应体系中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并且具有操作方便,条件温和等优点。适宜反应条件为n(环己酮)∶n(磷钨酸)=1∶0.002(摩尔比),硫酸氢钠0.1 g,30%H2O245 mL,回流反应6 h,己二酸收率66.7%;以KHSO4为酸性配体时,己二酸的收率可达71.2%。  相似文献   

20.
以环己酮为底物、30%H2O2为氧源、钨酸钠为催化剂,首次采用无机盐硫酸氢钠为酸性配体催化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具有成本低、无有害物排放、不易腐蚀设备、催化剂和酸性配体易分离回收并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配体用量、H2O2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为n(环己酮)∶n(H2O2)∶n(钨酸钠)∶n(硫酸氢钠)=1∶4.94∶0.02∶0.02,反应时间6 h,收率达82.2%。实验还发现,采用硫酸氢钾、氨基磺酸及对甲苯磺酸为酸性配体适宜反应条件下收率分别为83.6%、81.5%和71.2%,同样显示出上述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