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2.
3.
为了引入更适合村镇砌体房屋的减震技术,建立某五层村镇砌体房屋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在基础隔震层设置工程塑料板夹层橡胶隔震支座和钢筋-沥青隔震砖墩,对比模型的各层绝对加速度、各层层间位移、基底剪力以及耗能能力,分析两种隔震材料的特点,提出新型组合隔震方案。针对不同的隔震组合形式,分析结构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以不同的控制目标分析,最优的组合隔震方案不同。新形式的组合隔震方案具有隔震性能良好和造价低廉等优势,适用于在广大农村建筑中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4.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6)
假设摩擦摆支座力学特性为双线性滞回模型,运用173条天然地震波对7组摩擦系数及滑面半径进行完全正交组合后的共49个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首先,运用阻尼比的一个初值计算出动力方程中的最大位移值Dmax,将此位移值与粘滞阻尼比相对应位移D值的差值小于1mm作为收敛条件,以最大位移响应更新阻尼比后再代入动力方程迭代计算,直至符合收敛条件后得出相应的阻尼比数值.然后,用概率密度函数对不同地震时程对应的阻尼比数值进行拟合,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估计不同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并通过Kolmogorov-Smirnov方法对各参数进行检验.最后,取概率密度函数的0.05分位值作为不同摩擦系数及曲率半径组合下的摩擦摆隔震结构的阻尼比数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Bouc-Wen滞回模型和库仑摩擦模型来模拟铅芯橡胶隔震垫和摩擦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建立了位移相关摩擦阻尼隔震结构运动方程.数值分析表明,在常规强震激励下,位移相关摩擦阻尼能减少隔震层位移,但会增加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和加速度反应;而在脉冲型近场地震激励下则不仅能显著降低隔震层位移,同时对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也有一定的减震效果.参数分析对位移相关摩擦阻尼器的三个主要设计参数的合理选取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层配筋砌块砌体住宅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层配筋砌块砌体结构体系,讨论了文献[4]所述两种骨架曲线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两种计算方案,通过对上海园南小区住宅的地震反应分析,从而确定以位移和刚度作为确定骨架曲计算方法为合理方案。然后,通过分析剪切型和等效剪切型两种结构计算模型,证明了对高层配筋砌块砌体结构采用等效剪切型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利用不同场地类型的地震波所得到的结构的主要反应,确定场地条件对配筋砌体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场地类型隔震支座主要参数(等效水平刚度Kf、屈服前刚度K1和屈服力Qd)对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响应的影响,设计Kf、K1或Qd不同的18栋基础隔震结构,基于SAP2000软件,对各隔震结构分别在不同场地类型的4组地震动作用下的双向地震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隔震支座参数对不同场地类型的基础隔震结构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最大值和基底剪力最大值均有显著影响,但其对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位移最大值的影响需根据场地类型具体考虑;在Ⅰ、Ⅱ、Ⅲ类场地上,随着Kf、K1和Qd增大,基础隔震结构的加速度最大值和基底剪力最大值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对隔震层位移最大值的变化影响较小;在Ⅳ类场地上,不同隔震支座参数对隔震层位移最大值的影响较大,且有明显的规律性,即随着Kf、K1、Qd的增大,隔震层的位移峰值迅速减小,最大减幅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结构动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分析了具有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反应中的动力性能。文中利用层间剪切模型分别计算基础隔震与基础固定两类建筑物在地震过程中的加速度,位移及层间剪力。计算结果表明,基础隔震能降低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及变形。 相似文献
9.
将压电摩擦阻尼器与叠层橡胶垫组成可控隔震系统,根据压电摩擦阻尼隔震系统的特性选择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和广义预测控制(GPC)作为整套隔震系统的控制算法,并将半主动控制算法作为控制输出策略;用时程分析法对结构的动力反应进行对比,验证了其隔振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多遇地震还是罕遇地震,这种隔震体系都可以大大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其中各楼层加速度反应减小75%以上,层间位移减小70%~80%,结构的位移反应主要集中在隔震层;该控制算法大大降低了隔震层的位移,改善了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影响多高层偏心配筋砌体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主要因素,采用自行编制的平扭耦联时程分析程序(EDAPCSC),进行了真实结构的参数分析,初步确定了影响结构平动位移反应的因素:结构层数和层高、地震动强度、抗侧移刚度,等;并确定了影响结构扭转反应的因素:结构偏心率、结构层数、地震动特性,等,初步得到了扭转反应和结构特性之间的某种关系,分析还表明:结构中的危险楼层总是发生在底部,结构总的破坏程度由平动位移控制,经合理设计后配筋砌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总结了配筋砌体的几种主要结构构造形式.通过对比分析,证明配筋砌体结构在中高层乃至高层建筑中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结合砌块墙体和整体模型的试验研究,概括了近年来我国配筋砌体的研究成果,并对砌体墙-砼墙组合结构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土木建筑工程界正在推广应用HRB500级高强钢筋,但是,以HRB500钢筋作为主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还相对缺乏。该文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新修订稿设计了3个配置不同强度钢筋的8度0.3g区一级抗震等级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并完成了该3个结构在多波输入下的非弹性地震响应分析,对比了配置HRB500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与配置HRB400和HRB335钢筋的相应框架的地震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罕遇水准的地面运动输入下,配置HRB500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的最大位移反应与配置其他两种钢筋的框架结构大致相当,其构件的塑性转角延性需求则小于配置其他两种钢筋的框架结构;配置HRB500钢筋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在强震下形成的是梁铰塑性耗能机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可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朝业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12-15
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的原则,论述了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给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抗震加固时应考虑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固方法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水平配筋浮石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配筋砌体的延性、耗能比、阻尼、刚度和抗剪强度等一些抗震性能指标,论述了配筋率、高宽比和竖向压应力对配筋砌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配筋砌体抗剪强度和刚度计算公式,确定了配筋砌体的三折线型骨架曲线,同时还给定了配筋砌体的刚度退化表达式,从而为配筋砌块砌体房屋的时程分析提供了科学数据,本文还对配筋砌体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初步讨论了配置水平钢筋浮石混凝土砌块砌体的配筋率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孟令运 《佳木斯工学院学报》2010,(6):839-841,865
通过对两片碳纤维加固砌体墙体和一片未加固对比墙体进行循环分级加载的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对砖墙的抗震性能改善的效应,通过采用不同的粘贴方案,研究了粘贴方式对加固效应的影响.通过对比方法,得出了碳纤维布加固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位移和未加固对比试件相比都大幅提高的结论.通过对三试件滞回曲线的分析,表明碳纤维加固砌体技术大大改善了砌体的抗震性能,可以作为施工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姿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2012,34(Z2):161-164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想要减少这种损失,需要发展抗震结构的建筑,减地震发生时带来的损失。而层间隔震框架结构就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隔震结构。它和普通的抗震结构比起来减震性能比较好,有着较大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利用ANSYS建立起普通的抗震结构以及层间隔离结构然后进行动力特性以及地震相应的分析,通过比较了解层间隔震框架结构相对于普通隔震体系的优异性。 相似文献
18.
徐礼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1998,(4)
运用整体有限元法建立了隔震体系在时域内求解的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了隔震体系的恢复力特性,编制了地震反应计算程序.计算了输入E1-Centro(N-S)地震波时体系的动力反应.计算结果表明:隔震体系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9.
砌体结构受爆破地震波作用破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筑物附近进行爆破作业产生的爆破振动,会引起结构一定程度的损伤,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产生影响。根据现场工程情况,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砌体结构的计算模型,对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其受力和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爆破地震波作用时,房屋门、窗户的四角部位和墙角等是易产生应力集中和破坏的关键部位;结构对爆破振动的响应程度随着结构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砌体结构设计施工和在砌体结构附近进行爆破作业时,应采取相应减振措施,以降低爆破振动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配置不同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3个抗震设防烈度区按现行规范分别设计了按等强代换原则配置3种不同高强钢筋的空间框架结构(I组),利用OpenSEE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多组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并以HRB400钢筋为基础,按等面积代换原则将8、9度区结构的柱纵筋分别替换为HRB500及HRB600钢筋(II组),并完成相应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以考察此做法对结构屈服机制的控制效果。I组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烈度区,随配筋强度的增大,结构的整体和局部位移响应呈小幅增大,而杆端出铰率及转角延性需求都有所下降,结构抗震性能有所提高;8、9度区采用HRB400及HRB500钢筋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形成以柱铰为主或柱铰偏多的梁柱铰混合耗能机制,其地震反应相对不利,而采用HRB600钢筋之后,柱铰数量明显减少,抗震性能明显改善,但其柱端最大转角及其最大延性需求仍大于梁端,未能充分发挥梁端的良好耗能作用。II组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将柱纵筋按等面积代换原则由HRB400钢筋替换为更高强度钢筋后,柱承载力得到实质性加强,柱铰数量显著减少,梁铰数量增加,结构形成了以梁铰为主或梁铰较多的混合耗能机构,其整体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