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剖析建国60周年以来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发展历程,发现其呈现明显的发展逻辑和变化趋势:制度内涵从"身份评审"转向"契约聘任";制度功能从以学术鉴定分级、资源配置为主转向以绩效管理、激励约束为主;制度变迁方式从"政策调整型"转向"法制规范型":制度运行从行政导向的集权控制转向学术导向的分权管理;制度变迁模式从"强制性制度变迁"转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变迁逻辑反映从政府主导的传统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向现代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转型,是现代民主国家"法治"、"公平"、"效率"、"分权"理念在学术事业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如何解决脑体倒挂现象一直是不少企业谈论的话题; 如何激发有职称人员的积极性一直是不少企业思考的问题; 如何让有职称的人员与工作绩效挂钩计奖一直是个困扰不少企业的难题。 的确,在知识经济发达的今天,如何激活“脑智慧”、增创“脑效益”、增加“脑收入”,是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近日,笔者在对遵义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检验中心实施的职称与工作绩效挂钩的调研中获悉,该中心近3年来合理化建议活动热潮高涨,原因之一便是他们巧妙地把职称待遇与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改造的开展结合起来,规定不管是中高级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职称已经多达12大类,700多个专业。近年来,职称在全国各行各业炙手可热。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的职称评审制度正在朝着评定社会化、评聘分开、竞聘上岗、推行执业资格制度等与国际接轨方向迈进。 一、现行职称评审制度 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职称评审方式是1978年确定的。从确立之初至今起到了拨乱反正、促进学术繁荣、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吸引人才、盘活人力资源等积极作用。但职称评审制度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实施弹性学制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学制的本质在于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试行弹性学制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它同时面临着法律认可,改革不配套,教学资源不足,缺乏理论指导等实际问题。在现阶段,我国大学推行弹性学习制度要注意解决好“弹性度”,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等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将首次进行考试方法代替评审方法的职称改革试点。以人事部部长赵东宛为主任委员的中国计算机应用软件人员考试委员会已于最近成立。明年起,凡参加考试合格者,将由人事部颁发资格证书,承认具有担任相应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全国通用。这次试点是在总结了历次职称改革的经验后提出的,也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博士后制度作为高层次人才供给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博士后制度依然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广而全的泛精英化发展模式致使博士后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博士后制度改革的呼声愈发高涨。而“超级博士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当前博士后人才培养制度的升级与转型。然而,作为初生之物,其制度还存在概念与遴选条件模糊不清、选才门户存在偏见,以及制度供给与治理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和不足。未来,“超级博士后”制度应打破选才藩篱,秉持公平与开放原则揽四海人才;加快“超级博士后”人才培养生态链上的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治理与决策由“单一集中”模式走向“多元民主”模式,以便提高“超级博士后”制度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相似文献   

7.
(续上期)2.3发挥政府在引导消化吸收再创新中的关键性作用一是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分析中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系技术装备引进方和技术装备制造方是不同的主体,分属不同的系统。例如,发电设备生产属于机械系统,而使用者则是电力系统。其他领域也大致如此。因此,要统筹好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就需要在两个系统之间统筹协调。三峡工程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国家从一开始就进行协调,将消化吸收作为引进的重要目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跨系统之间的协调也不仅仅依靠国家来实现,各个地方都有很大的空间。二是落实鼓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政策。这次纲要配套政策中,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独立政策条款。配套政策提出,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要求凡由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核准或使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确需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由项目业主联合制造企业制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三是用好政府采购政策。配套政策明确要求,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优先安排自主创新项目。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过去对政府采购政策有一种“同等优先”的提法,这种提法是不全面的,也无法实施。近...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职务成果的界定、法律适用与相关利益的分配是密切相关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是解决职务成果“非职务化”,减少职务成果与非职务成果纠纷的有效手段。一、职务成果的法律界定对于智力成果的职务与非职务区分,我国的有关法律条款规定如下:《专利法》第六条:“执行...  相似文献   

9.
实行职员制是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改变用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现状,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事业单位一般由专业技术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构成。自1983年职称改革以来,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已经成熟。后勤服务人员的管理在技术等级考试的基础上也逐步走上正轨。长期以来,只是没有专门针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管理法规。管理人员没有正常的职务晋升制度。1993年国务院在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细则中提出了“职员”的概念,而且明确提出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这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提供了基础条件。下面就怎样建立科学的职员制的问题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10.
自1985年开始的我国首次职务评聘工作,至今已告一大段落。它的过程与现状引起国内外各有关阶层和人士的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提出了种种议论、看法和想法,褒贬不一。当前极需对前段工作做出一个科学的分析,肯定正确的,找出主要问题所在,总结经验,探讨完善的思路,寻求更佳方案,在调整中前进。研究专著中,展示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本文依助这些,从另外的角度去进行探索,提出一些不同的思路及对策,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一、沿革及现状在50年代,我国基本上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及职务等级工资制,有些职务的起点工资都较现在高,工资与职务挂钩。当时没有明显的学位、学衔、职称、职务之分列。职务不单意味着“事”,而且包含着对“人”的水平、能力、资历、贡献、学位等的综合确认。60年代初,想建立独立的学衔、称号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国企岗位结构工资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指出了职工薪酬分配的关键是要“活”起来。通过基本工资构成单元、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激励型补充薪酬分配和福利待遇政策,建立可持续工资增长机制,调动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从2000年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的正式提出到各大学逐渐实施,引发了大量的研究和思考。大学教师聘任制的提出对改革我国大学教师人事制度意义重大,但在实施中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利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系统、深入地分析目前大学教师聘任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可以发现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自身内在不完善性;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与高校及其教师工作特性不适切;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缺乏相关配套制度的保障。在回顾了西方大学教师任用政策最近改革动向的情况下,对改革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型铸锻件》2005,(1):14-14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近日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表示,由于出资人到位、政策规范,2005年国有企业改革将在规范中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有这样一则消息引人注目:山东省日前作出规定,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在政策上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同等对待,在使用上一视同仁。此举意味着山东省高级技校毕业生享受“大学生”待遇,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山东省的新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以学历或身份为衡量标准的传统人才观,是对技能人才地位的尊重和价值的肯定。近来“,技工告急“”、年薪14万招不到一个合格的高级工”之类报道屡见不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位存在一定偏差,重学历而轻技能,对技校毕业生的认可和重视程度不够,技工待遇不高,导致我国…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转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观念上的、制度上的,也有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进一步的改革也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其中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将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6.
信息集录     
1999年是国有企业实现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第二年,也是关键一年。国家将实施一系列配套政策,促使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取得突破。今年国企改革脱困方面实施一系列配套政策,一方面要抚优扶强,通过壮大优势企业带动困难企业摆脱困境;另一方面要把各方面的脱困政策集中、优先用于重点脱困企业和重点调整行业。今年纺织、煤炭、冶金、石化等重点行业要下决心进行大的调整和改组。企业联合重组、破产兼并力度今年将加大。国家经贸委还将同金融部门一起,积极帮助重点脱困企业解决“封闭贷款”问题,缓解其资金困难。  相似文献   

17.
数月前,《光明日报》以“职称议”为题,连续发表了几组专题调查报告。从领导、专家、群众、广大知识界同志的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对评聘问题的心理和不同看法。人们普遍认为实行首次评聘总比83年宣布职称评定冻结好得多,它使受聘人员得到了一些心理和物质上的补偿,为他们创造了进一步搞好工作的条件。同时,人们大都还存在着一些不满意,最令人不解的是被聘上的和没聘上的,实行了评聘制和没实行评聘制单位的人员,对首次评聘都有意见和不满。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对评聘制的设计功能,人们  相似文献   

18.
美,英,日三国高校招生制度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现存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主要有三种:综合选拔制、证书制、高考制。美、英、日分别是这三种招生制度的代表国。本文旨在通过三国招生制度的对比分析,探索高校招生制度的共同话题,以期对我国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有所启迪。一、美、英、日三国高校招生制度概况(一)美国:综合选拔制由于美国高等教育类型不一,层次分明,因此其招生制度也灵活多样。具体表现在:1招生政策灵活。一般来说,以培养创新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著名私立大学和优质州立大学实行的是选拔性的招生政策。它们要求入学新生有较高的智力水准和学习能力,以保证学…  相似文献   

19.
重点学科建设是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的演进逻辑和基本特征,对于优化和调整“双一流”建设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中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政策文本,发现其发布主体主要为教育部,发布数量趋于均衡化与稳定化,政策样本的语义网络形成“学科—人才—水平”“发展—改革—创新”和“建设—教育—重点”3个核心聚类。重点学科建设经历规范学科项目管理、优化学科布局、注重学科协同创新以及强化学科内涵式发展4个阶段。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的渐进演变,呈现出建设主体由一元转向多元协同共建、评选标准由定量转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及政策工具由以刚性工具为主转向刚柔并重的特征。为高质量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中国应进一步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完善重点学科建设制度体系以及落实各建设主体权责。  相似文献   

20.
弹性学制的本质在于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试行弹性学制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它同时面临着法律认可、改革不配套、教学资源不足、缺乏理论指导等实际问题.在现阶段,我国大学推行弹性学习制度要注意解决好“弹性度“、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等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