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范炜 《电工技术杂志》2010,(7):32-34,41
战时柴油电站为战时人防工程的主要电源,规范允许的最大供电半径达500m。线路过长会造成线路末端压降过大,三相短路电流、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小,由于平时不使用,这些问题往往被忽视。本文针对常见的二等人员掩蔽部的供电,通过压降和短路电流计算,确定满足要求的电缆截面。并对断路器各整定值进行了选择。同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和选择表格。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对电力需要的日益增长,电力电缆已随输变电系统向更高电压等级、更大传输容量发展。七十年代初,国外500千伏级电缆已经广泛使用于电站引出线。七十年代末,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着手开发75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特高压电缆,日前正在对1100千伏电缆进行研究试验。在电站中,用电缆作为引出线连接变压器和架空输电线路已是发展趋向。特别是大型电站,由于容量大需用多台变压器升压,引出线回路多,从技术和经济考虑,用电缆作引出线往往成为唯一的选择。国外大型电站都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电力电缆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高压直流电缆的发展、电缆状态评估、温度场与载流量的计算,分析高温超导电缆以及附件的电磁场特性等.针对电力电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按照电力电缆的结构特点和运行热稳态特性,建立了三相电力电缆热分布的数值仿真模型,采用控制容积积分法对交联聚乙烯电缆内部热场进行计算,研究结果和所开发的计算仿真软件能够准确给出电缆截面的热分布图,对电缆绝缘设计和绝缘热击穿诊断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电力电缆载流量是电缆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值是在电缆电流恒定的条件下得到的.但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时,负荷电流一般是周期性变化的.IEC 60853给出了均匀土壤中直埋电缆日周期性负荷因数的计算方法.本文基于有限差分法,编制了电力电缆暂态温度场数值计算程序,并采用该程序计算了均匀土壤和不均匀土壤中直埋电缆的日周期性负荷因数.计算结果表明:以数值计算方法为依据可进一步提高电缆的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压电力电缆阻水机理及水树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说明高压电力电缆阻水性能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电缆进水的危害.从纵向阻水和径向阻水两方面进行高压电力电缆的阻水结构分析,并选择合适的阻水材料和工艺参数,表明铝护套深度、节距均对电缆阻水性能产生影响.通过进行电缆阻水性能试验,验证电缆阻水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杨彤 《现代建筑电气》2013,(11):32-35,45
介绍了建筑工程中单芯电缆的选择和敷设要求,阐述了交流单芯电力电缆护层感应电势计算的相关规定,对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载流量的计算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选择典型规格电缆进行载流量试验,得到了在不同频率下电缆载流能力的实际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值对比显示,电力电缆载流量随频率的升高逐渐降低,与工频相比,频率为400 Hz时,载流量下降约15%。此外还对提高变频情况下电缆的载流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将铁路10kV电力电缆屏蔽层感应电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特点,采用ATPdraw软件仿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仿真计算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即牵引供电系统和电力电缆供电系统)对电力电缆屏蔽层感应电压的影响,分类讨论在不同输电线路长度下基于屏蔽层感应电压的电力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选择。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牵引供电电流相位、幅值以及调整电缆间距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电缆屏蔽层感应电压。同时给出了在三种接地方式下,当牵引供电电流相位改变时,电力电缆最大敷设长度与电缆间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电力电缆的绝缘状态,提出了冲击电压下电缆等效电阻值的计算和绝缘状态评估的新方法。将电力电缆简化为RC串并联等效电路,并分别模拟电力电缆各层及整体的电路参数。利用电磁场理论给出了电力电缆的等效电路参数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了冲击电压下计算电力电缆等效电阻值的方法,并理论推导出了冲击电压下电力电缆等效电阻的计算表达式,从而总结出了一种评估电缆绝缘状态的新方法。利用电力系统暂态仿真软件(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ATP)和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MATLAB)软件进行了电缆电阻的仿真和计算;仿真与计算结果表明,仿真设置的电阻值与理论计算的等效电阻值之间误差最大为0.4%,验证了电缆绝缘状态评估新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结构复杂的脐带缆中电场分布与绝缘厚度是否合理,在传统解析计算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对脐带缆进行分析,建立脐带缆端面的二维模型,选择仿真软件ANSYS对其电场进行分析,并对比不同绝缘材料、不同绝缘层厚度以及不同脐带缆端面结构对电场分布带来的影响,得到了绝缘厚度的计算方法.实践验证,该算法能够确定复杂截面结构的电力电缆绝缘厚度.  相似文献   

12.
在简述现有的电力电缆绝缘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识别的电力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的新方法,对10 kV电力电缆每条线路的每一相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基于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建立以线路参数为未知量的微分方程,利用实时采集到的电压、电流求解最小二乘意义下的模型参数估计值,依据得到的电缆线路对地绝缘电阻值,从而判断电缆的绝缘水平。经EMTP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正确、可靠,并且可以和馈线保护合为一体,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电缆的更新换代使电缆线路的电气参数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电缆线路电容电流经验估算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总结了电缆线路电容电流的理论计算法、经验估算方法和实际测试法的特点,结合上海浦东地区的大量采用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电缆线路电容电流实用化估算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基于电容电流分析的电缆线路异常处理流程,在浦东地区的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电缆导体温度的推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式光纤测温(DTS)技术已经在电缆上得到应用,这为准确计算运行中电力电缆导体温度,掌握电缆真实载流量创造了条件。应用集中参数法的数学模型,推出根据电缆外护套温度计算导体温度的算法,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根据这种算法编制的软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由海上风电接入电网引起的谐波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进行建模和分析,而在谐波频段对海底电缆进行建模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了海底电缆谐波频段电气参数的计算方法,为海底电缆建模提供了依据.首先给出了电缆电气参数的定义,然后总结了海底电缆电气参数的计算流程和计算公式,并对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论证,最后对3种典型海底电缆的电气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电缆的正序参数还是零序参数,都会随频率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在进行谐波分析时必须考虑电缆电气参数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张彦昌  石巍 《电力建设》2014,(2):113-116
光伏电站组件布置面积大,直流侧汇流级数多,直流汇流电缆数量庞大,造价占比较高,光伏电站建成后直流汇流电缆损耗所造成的电站效益损失大,故在直流侧汇流电缆截面选择时,应注重经济截面的选择.目前相关规范、规程或设计手册上的经济电流密度曲线均适用于交流电缆,不适应光伏电站直流侧汇流电缆经济截面的选择.结合光伏发电的特点,提出了基于GB 50217附录B的光伏电站直流汇流电缆经济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规范,给出了直流汇流电缆的综合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ibull函数分布的电力通信网光缆失效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过程中光缆可靠性的量化和计算问题,在现有的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的基础上,结合光缆现行的国家与电力行业标准和主流生产厂家的光缆特性指标,提出了光缆失效的3个影响参数——形变参数、结构参数以及时间参数,并建立了适用于分析电力通信光缆失效率的概率分布模型。针对现有数据的局限性,采用将传统的黄金分割迭代算法与一种能够近似拟合的最大似然估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参数的取值进行计算和估计。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不同的因素对光缆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poses a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electric field and space charge in the insulation of power cables by using the data acquired with the thermal step method (TSM). The TSM consists of applying a low-temperature step to a short-circuited or dc-energized cable and of acquiring a transient capacitive current. The processing techniqu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series decomposi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series being identified via the measured current. The accurac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re evaluated by simulations performed using various distributions of the electric field and different noise level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to space charge measurements in a dc conditioned power cable is then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高温超导电缆在城市地下输电系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城市有可能最先采用商业化运行高温超导电缆 ,用于城市地下交流输电系统。其主要应用目标是用于地下电缆工程改造 ,利用现有排管以高温超导电缆取代现有的常导电缆 ,增加地下电缆传输容量以及采用高温超导电缆将巨大电能 (1GVA以上 )输入到城市负荷中心。采用常导电力电缆传输 1GVA以上的电能进入中心城区 ,输电电压一般要求为 5 0 0 k V。在城市中心区不可能建设 5 0 0 k V变电站。 5 0 0 k V电缆线路所需的 5 0 0 k V大长度电缆和相应附件 ,目前尚未研制开发。采用高温超导电缆将有可能降低输电电压等级 ,可以采用 2 2 0 k V高温超导电缆将 1GVA以上的电能输入到城市负荷中心 ,满足特大型城市负荷中心供电需求。采用 110 k V高温超导电缆 ,亦有可能传输 1GVA左右电能。本文通过对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系列设计计算对额定电压 35 k V、110 k V、2 2 0 k V的高温超导电缆 ,按不同传输电流 (或传输容量 ) ,以高温超导电缆的传输效率 (损耗与传输容量比 )、高温超导电缆外径限值和超导导体绕制结构限制条件 ,确定高温超导电缆适用性界定条件 ,提出城市地下输电、配电系统用高温超导电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配网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XLPE)电缆的严重击穿故障大多发生在电缆接头处,主要由电缆接头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工艺缺陷引起。文中采用模拟电荷法研究电缆接头4种典型缺陷,即气隙、水膜、金属碎屑和金属外破附近的电场分布特征;然后采用电场计算与随机漫步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缺陷引发的电树枝的分布规律。同时,测量带缺陷配网XLPE电缆接头样本周围的实际电场分布,并比较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采用电场测量的方法可以直接有效地识别电缆接头内部缺陷类型,相比气隙、水膜缺陷,导电缺陷造成的电场畸变更为显著。缺陷引发的电场畸变大于临界电场值时会引起电树发展,电树发展的轨迹长度与场强大小呈正相关,导电缺陷引发的电树枝有较大概率向缆芯方向发展,更易引起XLPE绝缘击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