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计算机》2005,(B06):11-11
在移动办公日益发展的今天,笔记本已经成为许多人士不可或缺的产品。而随着笔记本的大量普及,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用户希望提升笔记本的娱乐功能。最近,赛维数码公司推出的一款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Smart TV Card电视卡,通过它,笔记本就成了一台可以随身携带的“高清液晶电视”了。  相似文献   

2.
蕃茄 《电脑迷》2013,(6):29-29
随着集成电子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网络化的大飞跃,手持智能移动设备能取代的东西越来越多,传统的数码音频产品在手机强大功能面前毫无抵抗能力,手机功能同质化以及特定用户群体为这类产品保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不过不少厂商意识到将Hi-Fi概念引入到手机端是可行的思路,但  相似文献   

3.
贝尔金公司(Beikin)是IT周边产品的全球领先厂商,为电脑、数码和移动产品的用户提供出色的IT处设配件产品,该公司的魔音数码音频转播器便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该产品操作简单,仅需将转播器插入MP3或任何音频设备的耳机插孔,  相似文献   

4.
《数码世界》2006,5(12A):65-65
K-PEX是金士顿今年computex大展上推出的全新移动数码娱乐产品。一番评测之后。媒体好评如潮。K-PEx帮助金士顿在数码娱乐领域也进行了一次完美亮相。K-PEX首先备受好评的就是超级完善的功能。K-PEX集各种音频播放、WMA录音、视频播放、FM收音、图片、电子书浏览、游戏等于一身,甚至还可以直接连接U盘或数码相机充当数码伴侣!  相似文献   

5.
谷郁 《数码摄影》2003,(10):40-42
创新现在已经成为了数码玩家心中多媒体音频产品的顶级品牌之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创新的Audlgy2声卡、音诗派音箱都是众多数码音频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产品。不久前创新在北京又发布了2003年度全线23款新品,本次我们便带来了其中三款产品的试用报告。  相似文献   

6.
“暴风转码”除了可以解决主流音频、视频格式的转码外,它还可以将电脑上的任意一种音频、视频格式直接转换成能够在MP4、智能手机、iPod、PSP等掌上设备中进行立即播放的对应移动数码格式.可以直接智能识别的移动掌上设备有5大类。约300多种。  相似文献   

7.
在个人计算加速进入“移动时代”的今天,投影机的移动显示价值也越来越凸现,进入2009年,微投影正在大步走出“概念”阶段,步入商品化的实用阶段,越来越多的掌上投影机、投影媒体播放器、投影手机开始面市,越来越多新的微投影应用模式也开始显现。让我们看到了随时随地投影的曙光。  相似文献   

8.
《微电脑世界》2009,(5):60-71
在个人计算加速进入“移动时代”的今天,投影机的移动显示价值也越来越凸现,进入2009年,微投影正在大步走出“概念”阶段,步入商品化的实用阶段,越来越多的掌上投影机、投影媒体播放器、投影手机开始面市,越来越多新的微投影应用模式也开始显现。让我们看到了随时随地投影的曙光。  相似文献   

9.
《电脑爱好者》2011,(3):111-111
随着具有录音功能的数码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价格也越来越低,现在随身携带着一款小巧的数码录音产品去听课、参加培训,不仅在学生一族中越来越普及,也已经成为了正在准备考研的、参加外语学习的以及经常有各种商务培训需要参加的商务人士们的时尚选择。然而,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数码外设越来越多,除了数码相机、MP3播放器、PDA等常用设备外,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PMP播放器等高端产品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这些数码设备均可与电脑相连,并可与电脑进行双向件传输。频繁地进行件的复制、删除或移动等操作,会让我们感到厌烦,比如将数码相机与电脑相连后,就得忙着从数码相机中剪切件到电脑中;连接MP3时,就要把歌曲从电脑COPY到MP3中。如果件很多,操作会变得相当繁琐。  相似文献   

11.
闪存卡导购     
《数码时代》2006,(6):24-25
在前几期的竹林评测里,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各种数码产品的导购。但由于现今的资料数据都是相当的庞大,所以数码产品大多需要闪存卡来装载数据。闪存卡(Flash Card)是利用闪存(Flash Memory)技术达到存储电子信息的存储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当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照片打印机和无线上网等名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移动数码制作室”就出现在人们的眼 前。随着这一系列设备的成熟与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家庭用户加入数码摄影和影像处理行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Turbo Memory?如果换成“Robson”或许你会更熟悉一些,而Turbo Memory则是这项技术最终的正式名称。说到Robson的历史,其实相关的技术资料泄露得比Core 2 Duo还要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基本知识1.答案为:D微处理器和CPU是计算机的运算控制单元,它的作用是完成各种运算,并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地工作。硬盘是计算机的大容量外部存贮器(外存),主要存贮一些静态的没被使用至少现在没被使用的数据和程序。读写存贮器(RAM或内存)主要用来存贮那些正在处理和正在运行的数据与程序。外存和内存统称为存贮器,程序是由指令组成的,因此此题的最佳答案为D。2.答案为:D批处理文件是由一批DOS命令组成的带有扩展名.BAT的文件,DOS系统通过调用批处理文件的文件名自动执行文件中每个命令。批处理文件一经建立可多次…  相似文献   

15.
“中国艺术院校大学生数码媒体艺术大赛”是国内专业美术教育界举行的第一次以数码媒体艺术为主题的重大赛事。这表明,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门类,数码媒体艺术正在受到主流艺术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集成电子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网络化的大飞跃,手持智能移动设备能取代的东西越来越多,传统的数码音频产品在手机强大功能面前毫无抵抗能力,手机功能同质化以及特定用户群体为这类产品保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不过不少厂商意识到将Hi-Fi概念引入到手机端是可行的思路,但专业音频电路移植到手机平台上并非易事,手机Hi-Fi可行性以及最终效果是否真能让用户满意,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随身放器来说,音质的好坏主要由解码部分决定的,即便是七彩虹C4、艾利和AK100这样的砖头来说,耳放不能完全左右音质,解码芯片才是决定音质是否出色的主要因素。再加上主流平台(高通平台)本身不开放独立音频电路所需的I2S接口,所以几乎没有办法在高通平台的设备外接专业音频电路。 vivo X1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MT6577方案易于开发的功劳,首次将独立音频解决方案CS8422+CS4398芯片组移植到手机中,CS4398解码芯片,支持24b i t/192k H z解码,信噪比120dB,CS8422将输出信号质量进一步提升,vivo X1的出现将手机HI-FI的初步概念实现。  相似文献   

17.
Z80 STARTER KIT单板机(美国SD SYSTEMS公司)具有Z80 CPU、四通道定时计数器CTC、双通道可编程接口PIO以及静态RAM和电改写只读存贮器EPROM可扩;设有EPROM编程器和音频盒带接口;按键共设28个(12个为功能键,16个为数字键/寄存器键),并有6位七段数码显示器等。 ZBUG监控程序共2~K字节,固定在8316掩膜只读存贮器内。ZBUG具有先进的诊断功能,当单步或中止用户程序执行时把当时CPU所有寄存器的内容压入堆栈保存,断点最多可设5个,对所有存贮器单元、通道和CPU寄存器都可进行检查和输入或修改,唯修改  相似文献   

18.
随着集成电子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网络化的大飞跃,手持智能移动设备能取代的东西越来越多,传统的数码音频产品在手机强大功能面前毫无抵抗能力,手机功能同质化以及特定用户群体为这类产品保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不过不少厂商意识到将Hi-Fi概念引入到手机端是可行的思路,但专业音频电路移植到手机平台上并非易事,手机Hi-Fi可行性以及最终效果是否真能让用户满意,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随身放器来说,音质的好坏主要由解码部分决定的,即便是七彩虹C4、艾利和AK100这样的砖头来说,耳放不能完全左右音质,解码芯片才是决定音质是否出色的主要因素。再加上主流平台(高通平台)本身不开放独立音频电路所需的I2S接口,所以几乎没有办法在高通平台的设备外接专业音频电路。 vivo X1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MT6577方案易于开发的功劳,首次将独立音频解决方案CS8422+CS4398芯片组移植到手机中,CS4398解码芯片,支持24b i t/192k H z解码,信噪比120dB,CS8422将输出信号质量进一步提升,vivo X1的出现将手机HI-FI的初步概念实现。  相似文献   

19.
《数码世界》2005,4(1A):14-15
2004年12月10日全球音频及数码娱乐领导厂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reative Technology Ltd)在北京正式发布Zen Micro数码随身听。Zen Micro提供10种可选色彩,功能颇为全面,5GB微硬盘可同时容纳2500首歌曲。Zen Micro将成为全球集成功能最多、体积最小的数码时尚产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信息时代的今天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利用移动设备来浏览网上的信息,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用零星的时间通过移动设备来进行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网络学习等新型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人类也逐渐步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微课等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微课作为当代大众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无疑得到了更多人士的关心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