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带通采样在数字多通道中频接收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带通信号采样定理,在对带通采样后的频谱结构做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频频率、采样频率的选取方法。将带通欠采样技术运用到软件无线电中频接收机设计中,并给出了带通采样定理在的不同条件下Matlab仿真的结果,验证了带通采样技术在宽带数字多通道、多速率、多模式软件无线电中频接收机设计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软件无线电通信利用多频段和多模式的无线通信进行互连互通,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文章围绕无线电接收机的信道化技术、带通采样理论等展开论述,利用CIC,HBF和FIR级联设计下变频抽取系统的实际方案作为论据,对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信道化技术等展开论述,探讨软件无线电多速率信号等处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信道化技术在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软件无线电是目前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关键技术之一的数字中频技术则是多速率信号处理理论的典型应用。介绍了一种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信道化技术在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中的应用,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成熟理论和多相滤波的灵活处理,在接收机的数字中频段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处理结构,对其原理、性能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较好地解决了当前无线通信中硬件速度和高速数据流不匹配的问题。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了处理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项滤波器组理论和FFT方法提出并实现50%覆盖的均匀信道化宽带数字接收机。这种宽带数字接收机把整个采样频带划分成若干并行信道输出,使得信号全概率截获,是侦收跳频、突发以及自适应通信信号接收机的理想前端。主要应用于软件无线电的实现和电子战中。主要阐述宽带数字接收机信道化原理、软件仿真和硬件实现,并为实际工程需要设计了算法、程序和硬件平台,实现了0~100 MHz频率范围内8信道的数字信道化。  相似文献   

5.
赵若铭  马洪 《信息通信》2007,20(3):30-32
对自适应前馈功率放大器中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信道化数字预处理技术进行了讨论,对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自适应控制模块中的信道化数字预处理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给出了基于AD6634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龚戈勇  苏才冠 《信息技术》2009,33(12):27-29
针对中国3G通信中出现的TD-SCDMA和WCDMA共存的局面,设计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TD-SCDMA和WCDMA一体化接收模块。对结构中宽带中频带通采样性质进行分析,确定了模块中的一些关键的参数和硬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石磊 《导航》2005,41(1):100-106
介绍一种在导航设备中得到应用的精密测距方案,该测距方案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详细讨论了带通采样、正交数字中频采样、数字下变频等软件无线电中常用的关键技术,采用数字相关的方法实现较高精度的测距。  相似文献   

8.
在舰船通信中,无线电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类型。在本文中,将就软件无线电技术在舰船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以软件无线电技术为基础,构想一种高效的软件化全数字信道化发射机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基于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内插理论,结合多相滤波技术建立该发射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多路信号发射的多相滤波器组的设计和计算机仿真,最后开展了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作为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基于高速PCI标准总线通信卡结构的信道化发射机的通用硬件平台的研制,结果表明该信道化发射机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基于变频技术的软件无线电结构的形成,宽带中频采样接收机的变频原理及其过程,并以超外差接收技术和软件无线电理论为基础,从变频技术的视角分析了宽带中频带通采样接收结构的频率变换及频谱搬移过程,并给出了一种基于变频技术的软件无线电宽带中频采样接收机的硬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冉小刚  冯全源 《电讯技术》2013,53(8):1084-1087
针对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对空中通信信号进行监测搜索的过程中频率分辨率与搜索速度的矛盾,在分析中频信道化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频谱监测的信道化结构,通过Simulink建模仿真验证了此种结构可以无误差地还原输入信号频谱,根据实际项目需要,利用Xilinx集成设计工具Sysgen进行快速设计并最终在FPGA中实现了八信道的信道化结构。该设计方法可以大大加快信道化接收机的硬件实现速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翔  黄忠凡  赵文超  张健 《电讯技术》2022,62(7):898-903
针对现代战术通信中背负式或手持电台体积小、功耗小和对不同频段信号兼容性好的应用需求,结合零中频采样和射频直接采样技术,设计了一种可覆盖较宽通信频段的软件无线电平台。通过将模数和数模转换模块与数字信号处理模块集成在一块印制板上,大大减小了该平台的体积。通过平台软件架构的设计,保证不同通信波形体制的实现。最后,通过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 FM)和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QPSK)波形测试验证了该平台整个频段信号通信性能良好。该平台具有通信频道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满足小型化、低功耗和对不同频段信号具有高兼容性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软件无线电技术以其强大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研究了软件无线电中广泛采用的带通采样技术。在给出带通采样定理一般结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实现无混叠带通采样的条件,得到了边界频率点上4种不同取值情况下带通采样频率的取值范围,并利用时域内插进行了带通采样信号的完全重建。最后,采用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QPSK解调器仿真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全新的无线电通信体系结构,其基本思想是把硬件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而把尽可能多的无线通信功能用软件来实现。随着半导体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中频完成全数字化解调已成为可能。本文就是对70MHz的中频QPSK信号进行直接带通采样,然后送入已写入载波同步算法和定时同步算法的FPGA中,从而完成对QPSK信号的全数字化解调,由于采用了可动态配置的FPGA来实现QPSK信号的解调,因此只需通过软件对其参数进行适当的设置,就可以完成对多种数据传输率、多种中频载波的QPSK信号的解调。  相似文献   

15.
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多模接收机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移动通信中采用多模手机的必要性及各种不同的软件无线电结构进行了描述,提出了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低中频原则,可接收多种移动通信体制信号的多模接收机结构,并对该结构的优缺点及决定资源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用现代化软件来操纵、控制传统的"纯硬件电路"的无线通信。由于软件无线电技术软、硬件便于升级,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兼容性,因而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接收分系统的一种宽带中频带通采样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方法。通过对宽带中频带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的分析与研究,介绍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晶 《信息技术》2007,31(8):39-42
软件无线电的出现是无线电通信从模拟到数字、从固定到移动后,由硬件到软件的第三次变革,被认为是继模拟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之后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软件无线电以其极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代表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文中分别从软件无线电技术原理、关键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曹悦 《无线电工程》2006,36(4):58-60,64
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起源、概念、基本结构和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论述了软件无线电的总线标准、宽带/多频段天线、A/D和D/A转换器、高速并行的DSP、信令处理等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目前软件无线电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最后阐述了软件无线电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商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丁婷 《电子工程师》2010,36(9):20-22,45
随着语音数字输入、图像处理和其它需要大数据量实时处理等需求的出现,高端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串行总线结构的优势将日益明显。本文在介绍高速总线技术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串行总线的数字中频预处理平台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工作原理、主要器件,以及高速串行总线的具体实现方案。经过工程应用验证,该方案性能指标良好,且可动态配置,控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扩展性好、通用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