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6根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分析不同预压力作用下和不同体外预应力筋布置方式对加固已开裂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的影响,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偏心距大小不同及预压力不同,对梁体产生的二次效应影响不同.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将规范中的计算公式按分析结果加以修正,采用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加固混凝土梁的短期刚度更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2.
某超市原使用功能为工人俱乐部,1999年,将原有俱乐部(一层框架)内部重新改造成二层框架结构。在改建过程中,一层顶部10轴~11轴中间跨预应力梁出现了裂纹,但当时仅用水泥砂浆进行了抹面处理。该超市内部框架结构采用三跨方案,中间跨度为15m,结构设计上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5,框架梁截面尺寸为450mm×800mm。2005年,对15m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外抹灰层铲除后,通过观察并用数显式混凝土裂缝宽度测量仪对该梁检查发现:跨中区域存在较多的竖向裂纹,裂纹间距200mm左右,裂缝最宽处位于梁跨中侧…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加固补强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是一个很普遍的技术问题,工程的破坏与倒塌大多是从小裂缝的扩展开始的,通过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开展的调查,试验、研究,得知混凝土材料裂缝的出现是其内部结构发展的结果,文章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修补加固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外部预应力碳纤维增强聚合体缆绳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构材张力和加强抗破坏性,共12个加固和部分加固混凝土梁在4点承重的情况下得到了测试。第一次9根梁用外部预应力碳纤维增强聚合体缆绳加固,并有足够大的承重面积和挠度,加载直到梁被破坏。外部预应力碳纤维增强聚合体缆绳是日本东京制造的碳纤维复合缆绳,其余的3根梁在没有加固的情况下单调性加载,从零加到梁被破坏,并将其用作控制梁以作对比。实验显示梁耐用性增强,并且加固后的梁增加了70%的抗力。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碳纤维增强聚合体缆绳后梁应力、跨深比都有所变化,部分预应力及极限应力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砖混结构竣工验收和正常使用中,墙体经常会发现裂缝。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地基不均匀沉降;砖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不同。受温度变化影响,产生温度应力而引起;局部承载能力不足。出现裂缝后,首先进行鉴定,确定裂缝出现的原因,并且经过观测,在裂缝变形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可对裂缝处构件进行适当加固和修补。  相似文献   

6.
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的目的是确保构件正常使用,对规范控制裂缝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名义拉应力控制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的方法,给出了计算允许名义拉应力的算式,并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7.
道路桥梁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居民日常出行安全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一直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问题.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督,尽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确保道路桥梁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及对策@曲成$辽宁辽河石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混凝土;;结构;;裂缝;;措施;;施工  相似文献   

9.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周健  陈勉  金衍  张广清 《石油学报》2007,28(5):109-113
采用大尺寸真三轴实验系统,探讨了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干扰后水力裂缝走向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分析了压力曲线,提出了天然裂缝破坏准则,分析了不同地应力状态下裂缝的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应力状态下,水平主应力差和逼近角是水平裂缝走向的宏观影响因素;天然裂缝界面摩擦系数和缝内净压力无因次量是微观影响因素。给出了确定天然裂缝破坏边界线的回归公式,揭示了裂缝性油气藏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的干扰机理。局部构造应力状态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大于对天然裂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引言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工艺处在不断地改革当中,往往需要对原有的厂房进行改造加固;或者由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遭到严重腐蚀,需要对结构构件本身进行加固,以直接提高它的抗力和刚度。通过这些措施,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这方面深入地学习与研究是必要的,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在K型井架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立柱加强板的焊接接头经常出现延迟裂纹.对裂纹进行分析,认为焊接接头的拘束应力是产生延迟裂纹的主要原因.通过在接头形式、焊接方法、焊接顺序、焊接规范以及焊前准备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立柱加强板焊接接头中的延迟裂纹的产生,确保井架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柔性复合管由于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可盘卷性能,在国内油田被大规模推广应用。随着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出现了部分失效事故。通过对国内某油田集输管道用柔性复合管现场截取的泄漏管段开展的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检测等,分析引起其开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柔性复合管失效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内衬层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远低于实际使用温度和设计温度,在运行中将导致内衬层发生软化而使其强度明显下降;2)增强层纤维缠绕间隙较大且不均匀,由此导致该柔性复合管承载能力不足而发生了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3.
在钢筋混凝土梁受力过程中,影响其受力的主要因素为强度和变形。在对梁采用变形假设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详细讨论了在忽略梁剪切变形的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梁的理论分析方法。给出了计算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挠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具体分析步骤和计算公式。并对11根试验梁进行了对比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为了解钢筋混凝土梁的工作性能提供了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裂解炉对流段模块吊装是裂解炉施工安装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模块外形尺寸大,重量重,迎风面大,结构刚性差,易变形,模块衬里易被破坏,因此如何避免吊装过程中模块发生变形是吊装施工的关键,设计、制造合适的平衡梁可以优质高效地完成对流段模块的吊装任务。文章探讨了长方形框式平衡梁和桁架式平衡梁的应用场合,桁架式平衡梁因整体结构稳定、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最大程度地解决模块在长度方向上刚性较差、容易变形的问题,因此对于重量较重且长度尺寸较大的裂解炉对流段模块,宜采用桁架式平衡梁进行吊装;而对于长度尺寸不大的裂解炉对流段模块,可以采用长方形框式平衡梁或桁架式平衡梁进行吊装。  相似文献   

15.
1工程概况塔里木石化厂某大型水池(图1),南北向长48.8m、东西向宽29.8m(分六格)、深5.3m,地面以下2.55m,壁厚400mm,设计混凝土标号C25,抗渗S6级。该池1997年6月中旬破土动工,采取“两头”施工法,分别依次浇筑北边、南边的底板和池壁,养护40d后,采用膨胀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刚性变形缝),按规范养护,且安全越冬。1998年4月,在池壁抹面处理前进行检查中发现:池壁东侧后浇带结合部有微裂(未贯穿),另外还有一条未贯穿裂缝,池壁西侧也有未贯穿裂缝三条(包括后浇带结合部一条)。…  相似文献   

16.
用乳化重油和纯重油为原料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它们对裂化产品分布、生焦量、产品质量、裂化催化剂性能等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油比纯重油液体产率提高2.91%、液化气增加1.33%、生焦量下降2.32%、干气量稍低;乳化油汽油辛烷值为93.4,而纯重油汽油辛烷值93.0;两者对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17.
大庆某化工厂2000年新建的生产综合楼为框架-砖混结构,在主体施工完毕后,发现3根矩形混凝土楼面梁钢筋数量不足,达不到设计承载办的要求。经协商,决定采用湿式外包钢补强法对该梁进行加固。其原理为:在梁底粘结通长钢板(正截面补强),然后再间隔粘结U型钢板套(斜截面补强),从而使钢板通过粘结力与原梁共同作用承受外力。其施工工序为:定位放线→混凝土表面处理→钢件下料→调胶→粘结→加压。  相似文献   

18.
催化裂化反应生焦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上进行催化裂化反应试验,经参数估计确定生焦动力学参数,建立催化裂化反应生焦动力学模型。统计检验结果表明,1级失活生焦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试验数据能力。为了改进所建模型,将动力学参数与原料油组成进行关联,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十氢萘和四氢萘在酸性催化剂上的裂化反应途径及特征产物。结果表明,初始阶段质子化裂化是四氢萘裂化的主要引发反应,H+攻击C-C键形成五配位正碳离子是十氢萘裂化的主要引发反应;随着反应深度的进行,氢转移反应成为四氢萘的主要反应,而十氢萘裂化生成的烷基环烷正碳离子的β断裂成为十氢萘的主要反应。四氢萘在酸性催化剂上的反应产物中萘、H2和苯的摩尔分数最高,是其反应特征产物;十氢萘在酸性催化剂上的反应产物中异丁烷和汽油异构烷烃组分的摩尔分数最高,是其反应特征产物,为多环环烷烃或氢化芳烃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合实体工程,对改性热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防水卷材及FYT防水层进行了现场防水性能、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防水层结构在防水、抗剪切及抗拉拔性能方面各有优缺点,实际应用中应结合防水层性能及经济性进行综合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