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格局及其构造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贵州省主要含煤地层是上二叠统龙潭组和长兴组,先前研究基本查明了其沉积环境和区域构造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勘探成果,进一步就区域构造对含煤地层沉积格局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晚二叠世期间发育的同沉积断裂对含煤地层沉积格局起着区域性控制作用,形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沉积与聚煤格局.总体来看,以横贯中部的遵义-惠水NNE向断裂带为界,东部地区海相沉积较为发育且煤层发育极差,西部地区以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且煤层发育较好;以盎县-六盘水NNE向断裂带为界,西部主要表现陆源区,而东部为沉积区.在此构造背景上,六盘水-瓮安断裂带将贵州中、西部进一步划分为黔北隆起和黔南坳陷2个一级构造单元,2个单元的沉积作用和聚煤特征差异显著.不同断裂带在不同沉积阶段沉降活动的差异性,是导致龙潭早期、龙潭晚期、长兴期沉积格局和聚煤特征有所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心部位,是渤海湾盆地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和盆地充填都比较独特的地区。本文从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入手,详细探讨了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的独特特征及其对本地区油气运聚的影响,认为坳陷内主要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促进了油气的垂向运移,形成了丰富的圈闭类型,并且对油气的保存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断裂带是渤中坳陷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分层、分期和分区发育强度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断裂可以分为以逆冲构造为主的盐下基底构造、以盖层滑脱为主的盐上下古生界、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的上古生界和新生界4个构造层,自盐上下古生界至新生界构造变形总体逐渐减弱;平面上,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更为强烈,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次级断裂更为发育,密集分布,而玉北地区中西部冲断作用较弱,以逆冲滑脱、高角度逆冲构造为主,次级断裂不太发育,相对分散分布;断裂演化时间上,加里东中期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强,中西部断裂活动较弱,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东部断裂相对稳定,中西部断裂活动相对较强,反映断裂活动自东向西的迁移特征;断裂构造发育位置、走向和分布受先存基底构造、构造应力场背景和膏盐岩滑脱层等共同控制;加里东中期断裂主要密集发育于先存基底构造薄弱带,受SE向挤压应力控制,断裂沿中、下寒武统由NW向朝SE向被动逆冲,形成多排NE向差异分布的逆冲断裂带。  相似文献   

4.
湘阴凹陷为白垩纪-古近纪洞庭盆地最东面的次级凹陷。通过地表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对湘阴凹陷南段盆地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其成因机制, 形成了以下主要认识: 盆地受NE 向(主)、NW 向(次)和NWW 向(个别)正断裂控制, 南东侧 NE 向主控盆断裂导致盆地基底总体向SE 倾斜; 于NE 向主要控盆断裂末端叠覆的交错区带, 以及NE 向和NWW 向控盆断裂的末端部位发育多个不同规模(级别)的NW 向(个别NNE 向)横向构造调节带; 调节带控制了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延伸范围以及盆地沉积物源方向; 盆地性质属伸展断陷盆地, 是在继承印支和早燕山期断裂的活动基础上, 因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导致地幔上隆, 引起弧后扩张而形成; 常德-安仁断裂的伸展活动等也有局部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特征及其活动性作了总结、归纳与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不仅是一个四周被活动断裂或深大断裂围限的块体,其内部还存在大量规模不等的基底断裂,并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盆地内基底断裂带可分成4组:几乎贯穿整个盆地的华池—米脂—大同北东向断裂带;盆地北部的多条东西向断裂带和中部的定边—绥德、南部的庆阳—富县—宜川等东西向断裂带;中部发育的定边—吴起、乌审旗—榆林北西向断裂带与盆地东西两侧的近南北向巨型断裂带。鄂尔多斯盆地内存在的现代构造地貌以及普遍发育的雁行状、X共轭状节理等现象,是新构造运动的直接表现;盆地内存在的深部流体活动信息、现代地球化学景观特征以及众多的小地震、微地震活动及其与基底构造的密切关系,反映了这些断裂的现代活动性。  相似文献   

6.
巴彦浩特盆地的构造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巴彦浩特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由早期的挤压变形向晚期的伸展变形的构造转换,因此,盆地内发育有多种构造类型,从断裂的性质看,既有正断层,又有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从构造的组合型式上看,既有挤压型构造组合,又有伸展型构造组合,其中挤压型构造组合包括叠瓦状逆冲断层组合滚板构造、冲起构造和铲形逆断层与牵引背斜、牵引向斜组合;伸展型构造组合包括铲形正断层与反向断层、滚动背斜组合及地垒和地堑组合两种型式。滚板构造、冲起构造和铲形逆断层与牵引背斜、牵引向斜组合对油气的聚集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大湖金矿区F5是小秦岭金矿田大型控矿构造之一,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并为后期含金热液所充填、交代、蚀变,F5断裂带为一韧脆性剪切带,断裂带内主要有金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两种金矿成矿类型.石英脉型金矿严格受断裂控制,断裂沿走向和倾向成舒缓波状展布,在断裂倾角较缓或构造交汇部位是石英脉型金矿较为有利的成矿段.蚀变岩型金矿赋存于F5控制的含金石英脉外围一定范围内的次一级构造节理群中,蚀变岩型金矿具有矿体厚大、矿化均匀、品位较低等特点.根据以上成矿规律,通过工程验证在F5西段发现了两个具有工业意义的盲矿体.  相似文献   

8.
根据最新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建立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断裂带断裂发育模式,并对断裂活动时代和构造演化过程展开分析。玛扎塔格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分层构造特征,同时又具有分段差异性:深层铲式逆冲断裂主要发育在断裂带中、西段,走滑-逆冲断裂沿断裂走向自西向东转换为走滑-逆冲断裂;浅层铲式逆冲断裂各构造段均有发育。断裂带主要经历了4个构造变形阶段:晚奥陶世—泥盆纪铲式逆冲断裂、二叠纪末—三叠纪继承活动性铲式逆冲断裂、古近纪末逆冲-走滑断裂(或走滑-逆冲断裂)、上新世末—全新世浅层铲式逆冲断裂。玛扎塔格断裂带在晚奥陶世—泥盆纪和二叠纪末—三叠纪向下滑脱于中寒武统,对烃源岩和储层的沟通作用有限,且对古油气藏具有破坏作用;古近纪末期演化为巴楚隆起的南侧边界断裂,成为天然气运移的有利通道,断裂带中、西段形成较好的断垒构造圈闭,与喜马拉雅期主成藏期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祁连造山带和华北板块西南缘的贺兰冷裂谷在古生代的构造界线位置长期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以何种形式穿过贺兰山并向西延伸亦有不同的见解。本文详细分析了祁连造山带及贺兰山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以及元山子、围沟井晚泥盆世上叠盆地沉积特征,从陆架和陆坡转换地带、上叠盆地基底构造性质及其边界断裂带发育特征等着手,并参考该区的地球物理信息等进行综合研究,确认北祁连造山带与华北板块贺兰冷裂谷的界线位于青铜峡(牛首山)-固原断裂构造线,其在长期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构造多向性、多期性和多样性等基本特征。该界线在土井子附近穿越贺兰山与内蒙东西向查汗布拉格断裂相连。  相似文献   

10.
新乡商丘断裂是南华北盆地和北华北盆地的分界线,该断裂倾向多变,分段发育,活动性西强东弱.为了查明新乡 商丘断裂延津段的浅部构造特征和最新活动时代,跨延津段断层开展了3条浅层人工地震测线和1个钻孔ZK1探测,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反射剖面和钻孔地层柱状图.从地震反射剖面上可见,断裂带在浅部形成"Y"型负花状构造,上断点埋深最...  相似文献   

11.
渤南洼陷断裂坡折带系统及其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渤南洼陷新生代断裂坡折带的构成、特征、演化及其沉积模式.渤南洼陷断裂坡折带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断裂的形成、消亡和盆地的演化,断裂坡折带可沿单阶型—多阶型—单阶型演变,这一动态演变不仅控制了不同时期洼陷中低位域砂体的横向分布,而且控制了低位域砂体的纵向沉积模式.其中,纵向沉积模式可归纳为3种类型:陡坡单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陡坡多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缓坡多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运用卫星影像,对临汾—运城盆地中主要活动断层的平面展布状况进行了解译。在此基础上,利用天然地震震源点的三维生标,探索性地研究与确定了各条断层的深部延伸性状,建立起了盆地内断裂构造的三维格架。主要结论有:(1)边缘断裂多数是深达莫霍面的(38km)伸展性铲形断裂;(2)霍山西麓山前大断裂的深部延伸为直立状,深度达莫霍面(38km)。(3)盆地内的其它断层多数是铲形断层的对偶断层,产状为倾斜状,与铲形断层相遇后而终止,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30km;(4)区内存在4个水平滑脱面(或层),其深度分别为4.5~5.5km,9.5~10.5km,18.5~20.5km,35.5~37.5km,这些面(或层上)震源点分布较密集;(5)区内北部、中部、南部,断层组合形式稍有差别,并控制、形成了不同的地貌形态。  相似文献   

13.
江汉盆地西南缘主干断层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陵凹陷的形成与发育过程非常复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文中分析了江汉盆地西南缘的构造背景及断裂发育特征,复兴场、谢凤桥等主干断裂是该区构造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选取5条垂直于断层的剖面进行三维地震解释,认为它们具有同生断层的特点.讨论了生长指数研究断层活动性的局限性,用生长指数和断层活动速率,从空间和时间上,对该区主干断层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活动速率更能反映出断层活动性.  相似文献   

14.
埕东断层是济阳坳陷东北部一条重要的控盆断裂.通过精细解译济阳坳陷埕东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并结合相干分析技术,对埕东断层的构造特征、断层性质、演化过程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埕东断层为一条特征明显的走滑断层,据其构造特征可将埕东断层分为南段(F1)和北段(F2)两部分.南段(F1)为埕东断层的主体,表现出明显的"海豚效应";F2断层由一组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左阶羽状雁列带组成.埕东断裂的演化历史可划分为Ek-Es4期、Es3-Es2下期、Es2上-Ed期和Ng-Nm期4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区域构造环境,控制着埕东断层的形成及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湘西金矿沃溪断层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溪断层最早形成于雪峰期,为铲式正断层;加里东期表现为右旋斜冲性质,西部错失鱼儿山矿体上部层脉,错失矿体在鱼儿山以东;印支--燕山期表现为左旋正滑性质。它既不是导矿构造,也不是容矿构造;其总体构造效应为正断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龙湾筒凹陷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龙湾筒凹陷的断裂主要为近南北、北北东和北西三个方向,近南北和北北东向断层为洼陷的主控断层,北西向断层对构造起复杂化和分割作用。将龙湾筒凹陷三维区划分为七个次级构造单元,并对各个单元进行了简单的论述。选取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演化史分析,将龙湾筒凹陷的构造演化划分为断陷期、反转期和坳陷期三个演化阶段,并对断陷期的演化进行了重点分析,为龙湾筒凹陷的有利区带优选和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了九佛堂组、沙海组的湖相泥岩为盆地内的生油岩,并论述了盆地内主要生油洼陷及储油构造,发现沙海组扇三角洲砂体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对储层、含油系统类型、盖层分布特征、生储盖组合类型、圈闭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油气开采规模作出了评价,最后根据盆地内的油气显示情况提出了勘探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西断陷盆地是中国东部典型的活动构造地貌类型.通过分析山西断陷盆地的构造特征、地震分布规律、构造应力场和深部构造特征,提出了山西断陷盆地的形成机制分3个阶段:第1阶段,挤压破裂;第2阶段,地幔上升、地壳剪切-拉张破裂断陷;第3阶段,断陷盆地形成和发展.地幔上隆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山西断陷盆地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