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模电火花加工自从采用钢对钢工艺以来,生产率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受到用户的欢迎。闸流管(包括电子管)式脉冲电源在生产过程中,当用Cr12电极对Cr12凹模在粗规准加工时,电极损耗可能很大,特别是尖角位置,几乎损耗掉了。在这种情况下,对单槽模还好处理,但对复式模具,如电机定转子模,加工困难比较大,可能要报废电极,造成较大的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模具加工除了与机床本身精度有关外电火花电源起重要作用电极损耗与生产率,粗糙度等性能相比更起关键作用。此文论述了人保证同样的电极损耗下,性能优良的电极损耗将使粗糙度更细,放电间隙更小,生产率更高。在例举若干较高的电极损耗指标后提出评审某电源的电极损耗性能高低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电火花成形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的损耗是影响工件几何形状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工具电极的制作工艺着手,分别利用直流和脉冲电流电铸工具电被,进行了电极放电损耗试验。通过试验和SEM形貌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电极耐电蚀性能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脉冲电铸铜电极可降低损耗,且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脉冲电铸电极具有优异的耐电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电火花加工中减少电极损耗简法豆.在电加工过程中,电极上的尖端部分特别容易损耗,只有通过多次更换电极才能达到预期加工目标。但加工速度要受到影响。开始尖端接触腐蚀时,选小的参数进行加工,待到较大加工面积时改用通常的参数进行加工。这样尖端部分既不会损耗太多...  相似文献   

5.
在复杂型面的多轴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损耗对加工精度具有影响显著,因此,对电极损耗进行准确补偿非常重要。通过研究得出电极表面损耗与电场强度有关,并建立了电极损耗系数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电极运动路径的电极损耗补偿方法,并通过加工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电极损耗问题是型腔电加工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笔者从电加工的极间胶体系统出发,促进电极表面黑膜的形成,利用间隙效应等探讨了降低电极损耗的途径。研制的DJT—1型中、精加工电极低损耗添加剂在煤油介质中使用,能使紫铜电极比原来降低损耗30~45%左右。中、精电加工电极的损耗问题一直是型腔电加工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人们一直在研究电极损耗的规律,寻找降低电极损耗的途径,实现中、精电加工的高效低损耗,以提高电加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火花加工中多材质电极的损耗和形状变化,在模具钢工件上开展了电火花多材质电极加工实验研究,分析了电极材料、加工极性对多材质电极损耗的影响规律,并以黄铜-模具钢电极、紫铜-铜钨合金电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多材质电极的形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度损耗小的电极材料能辅助减小同组其他材料的电极损耗,但通常其角损耗较大;加工中多材质电极结合处形成过渡曲面,当加工进入均匀损耗阶段后,过渡曲面的圆弧半径和圆心角基本恒定不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流上升沿斜率对工具电极损耗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提出了在合适的加工电流及脉冲宽度条件下,调节电流上升的斜率,可以获得小于0.5%的电极损耗。  相似文献   

9.
卢智良 《电加工》1994,(2):17-19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流上升沿斜率对工具电极损耗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提出了在合适的加工电流及脉冲宽度条件下,调节电流上升的斜率,可以获得小于0.5%的电极损耗。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试论放电加工的基本矛盾》一文中[1]曾经对放电加工的基本矛盾做了大略的分析,本文将对第一对基本矛盾(即两极电蚀量之间的矛盾)做进一步的研究。这一对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是电极损耗,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极损耗。电极损耗有绝对损耗与相对损耗之分。电极的绝对损耗是指单位时间内的电极损耗量,即  相似文献   

11.
在电火花铣削加工中,电极的形状损耗一直是限制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而加工过程中气泡的产生及运动不仅影响电极放电,也影响电极损耗。为此,采用气液二相流仿真技术模拟气泡在一种复合电极表面区域内的运动,将不同尺寸电极下气泡的运动倾向进行比较与分析,首先绘制并调整电极模型,对内外电极的多个外缘进行圆角处理,以模拟电极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情况;接着,调整电极模型的内外电极间隙尺寸及底面高度差,进行多组正交仿真实验;最后,比较和分析气泡在不同模型条件下的流动倾向与分布规律,讨论各因素对气泡产生及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材料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干扰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了电极材料损耗,研究发现,电极材料损耗越小,加工件的精度越高,通过试验将5种电极材料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损耗进行对比研究,确定了W-Cu合金作为电火花加工用电极材料损耗最小,加工件加工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电火花成形加工过程中,极间放电在蚀除工件材料的同时,也会对工具电极带来一定程度的损耗,进而影响工件的尺寸及形状精度,降低加工效率。目前普遍采用更换电极重复加工的方式来获得最终形面,需要消耗大量的工具电极和工时。针对电火花加工的工具电极损耗展开了研究,通过系统地分析所得电极形面特征及进给方向与损耗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实用的电极损耗预测模型。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模型能准确预测工具电极形面损耗,为电火花加工的电极损耗预测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的电极损耗问题,以模具钢为加工对象开展了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实验。分析了在不同极性和电极材料条件下,工作液浓度对电极相对损耗、电极形状变化规律及加工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控制工作液浓度能降低电极相对损耗及减小电极形状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电极等损耗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合国内外微细电火炬化加工技术最新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电极等损耗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该方法可利用简单截面形状的电极和电极端面的轴向等损耗特性,实现三维高精度精细轮廓的电火花加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开发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具电极损耗仿真系统,模拟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的几何形态变化,可有效预测工具电极损耗,从而在保障工件形面精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更换工具电极实现电极成本控制和加工效率提升。现有的工具电极损耗仿真系统的计算效率较低,仅适用于微细尺寸的电极;随着工具电极尺寸的增大,仿真的时间成本迅速升高,甚至超出常规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为了预测常规尺寸的工具电极损耗,提出了采用"三角形非均匀网格+方形均匀网格"的双重网格解耦算法。方形均匀网格用于材料蚀除的计算,而三角形非均匀网格用于静电场计算和放电位置的判断。该算法有效提升了工具电极损耗仿真系统的性能与运算能力,为常规尺寸的工具电极损耗预测提供了高效、高精度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研制的DJT-1型中、精加工电极低损耗添加剂在煤油介质中使用,能使紫铜电极比原来降低损耗30~45%左右。电火花中、精加工电极的损耗问题一直是电火花型腔加工中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在电火花中、精加工时利用电极的极性效应,将工件接到脉冲电源负极,工具电极接到正极的“负极性”加工容易呈现相对电极损耗较小的低损耗加工;使用耐腐蚀的铜钨、银钨等粉冶合金材料作为  相似文献   

18.
线切割CAD/CAM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了功能较完备,具有自主版权的高速走丝切割加工CAD/CAM软件,分析了该软件系统的结构及特点,讨论了建立工艺参数库,尖角加工处理,电极丝自动偏移补偿,文件格式转换等软件功能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王宝瑞  孙宁 《电加工》1997,(1):30-30,33
在电火花成形加工中,如何降低工具电极的损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探讨了利用电化学原理实现使用紫铜电极低损耗加工紫铜工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电极损耗一直是阻碍电火花铣削加工在实际工业领域应用的一大壁垒.为了操控与优化电极端部损耗形状,设计了一种铜-锌-铜叠合而成的复合电极,以外部电极厚度、内部电极厚度、内外电极间隙、峰值电流和脉宽为影响因素进行L16正交试验与进一步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外部电极厚度、内外电极间隙是影响外部电极外缘损耗宽度的主要因素,适当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