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温建筑技术》2016,(4):129-131
对桥头填土路基进行了从填筑之初到通车运营全过程的沉降监测,利用实测数据预测计算软土路基沉降量。对于双曲线法按照施工进程选取三个不同的初始时间t0分别计算,得到不同的沉降曲线。计算结果表明t0取的越大时,预测值与实测值差距越小,准确度也就越高,但是从工程实际角度而言t0不能一味取大值。利用指数函数法计算表明,当t0取值越小,前期沉降预测结果会越精确,而后期沉降预测结果误差会越大;当t0取值越大,则前期预测误差越大,后期预测越精确。两种方法都有效预测了软土路基沉降,具有较强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被处理路段现场实测沉降数据用双曲线法进行最终沉降预测,针对路基主固结沉降计算与双曲线法预测沉降有较大差距的不足,对主固结沉降计算进行了修正,将前期固结压力融入到模量法中重新计算,得到的结果与预测沉降较吻合,从而较准确的控制后续路段的沉降补土厚度,为后续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黔张常铁路高山隧道高位斜穿巨型溶洞,采用洞砟回填方法处治溶洞,填筑回填体+底部堆积体总厚度达67~121m。针对超厚回填路基建立了表层沉降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和指数曲线法对路基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厚回填路基沉降可分为瞬时沉降、主固结沉降和蠕变沉降3个阶段,沉降量主要发生在瞬时沉降阶段和主固结沉降阶段;沉降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沉降速率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小;回填体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期新增荷载(机械及其他荷载)是影响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路基不同位置对施工阶段的敏感度不同。在钢筋混凝土路基板隔振作用下,列车动载对路基板以下回填体沉降几乎不产生影响,路基最终沉降量满足列车正常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4.
朱育雄  陶小委 《山西建筑》2009,35(24):277-278
根据武英高速公路某软土路基实验段的实测沉降资料,应用双曲线配合法推测了该路基段的最终沉降量,并与现场实测的沉降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双曲线配合法预测软土路基堆载预压的沉降值虽然较实际值稍微偏大,但该方法预测误差较小,精度较高,适用于本工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某滨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分阶段填筑过程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路基分阶段填筑的过程中,填土加载引起土体内部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进而从另一角度反应出土体固结的速率;随着分阶段填筑高度的增大,路基沉降量也随之增大;通过软件模拟不同的填筑高度,对填筑过程的沉降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可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6.
薛双兵 《土工基础》2023,(2):193-196
以某铁路DK56+043~+150段路基工程沉降为背景,从地质岩土层条件、地下水位变化核查出发,通过对路堤本体各部位及地基本身进行沉降监测,分析了该段路基变形原因,研究了路基本体、地基下卧层引起的沉降变形与路基总体沉降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控制路基沉降的工程措施建议。结论如下:该段路基填筑体和换填层均存在一定的压密变形;沉降变形主要原因是路基填筑体未完全压密,路堤本体存在一定的压缩变形,以及地基存在下卧层,目前尚未完全固结,尚存一部分固结沉降,根据水位监测和地基沉降速率对比分析,一部分沉降来自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沉降。  相似文献   

7.
文中以某软土路基为例,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三点法、Logistjc曲线法、Asaoka法对软土地基沉降变形进行沉降预测,为路基的安全稳定运营提供了重要参考,并提出控制路堤填筑的工后沉降量和预压时间等沉降控制措施,以期为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有轨电车进行路基工后沉降量的预测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关键,文章针对蓉2号线有轨电车路基沉降的实测数据,分析不同填料、不同填筑工艺下的地基沉降变形曲线,选用三种不同的沉降预测模型根据实测数据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全过程拟合。对比预测模型中沉降量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选取适合有轨电车的最优路基填筑施工方案,针对最优方案提出适合有轨电车的沉降预测模型,并预测得到各施工工艺下的最终沉降量。研究发现,采用工艺一沉降量较小,其路基填筑方法适用于对沉降要求较高的路基中,各预测模型中指数模型对有轨电车路基沉降预测的准确性较高。该预测成果能为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以及其他相关工程的路基沉降变形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唐津高速(二期)软土地基,采用了塑料排水板和深搅桩等处理方法,加速了软土的固结、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大大的缩短施工工期。依据软土地基预压阶段、运营阶段的沉降观测数据,利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配合法两次推算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对预压阶段实测数据推算结果进行修正,预测路基工后残余沉降量,计算路基沉降系数。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工程,在工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用次固结沉降预测模型、曲线拟合法以及PLAXIS数值计算法对机场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次固结的双曲线模型与机场数据拟合度较低,变化稳定的监测数据越多,预测值越精确。双曲线法拟合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很吻合,差值在0.7~10.2 mm,可预测机场的工后30年沉降量。利用PLAXIS数值软件对机场软土地基进行二维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监测曲线进行拟合,拟合后误差在±20 mm,误差占比为0.38%~4.34%。次固结沉降预测模型中改进的Buisuman模型计算值和PLAXIS数值计算值普遍要比曲线拟合法计算值更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