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不规则地质体隐蔽性强、识别难度大,用常规的理论与技术难以对其进行有效预测.地震沉积学的引入和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为有效识别不规则地质体隐蔽圈闭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建立地震属性、沉积微相和隐蔽圈闭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对隐蔽圈闭进行有效识别的基础,地震相分析、小波分频特殊处理和相控随机非线性高精度储层反演等技术则是不规则地质体隐蔽圈闭识别的关键技术.对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15井区沙三下亚段各种扇体隐蔽圈闭的预测和勘探效果表明,“地震-地质一体化、理论-技术一体化”的不规则地质体隐蔽圈闭识别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模式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邵远  李涛  韩光明  李伟  汪锐 《石化技术》2024,(2):213-215
莺歌海盆地近年来在中深层钻遇具有“亮点”地震响应特征的低速泥岩层,其与传统对含气储层特征的认识一致,因此会给地质导向目的层的识别带来陷阱。本文基于直井的测井地震对比,锚定低阻低速泥岩的随钻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属性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应用在地质导向上的随钻测井解释,分析了钻井钻遇低阻低速泥岩的随钻测井特点和避免影响目的气层的地质导向方法,并通过现场应用案例说明如何在多断层复杂储层钻井作业中利用地质导向避免落入泥岩陷阱,及时判断钻遇地层的边界位置并调整井眼轨迹,减少无效进尺、提高钻遇率,结合其他地震属性资料指导水平井施工,较好地实现了地质导向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地震数据空间结构属性原理出发,阐述了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定义及特点,给出地震空间结构属性计算方法,从而将地震波形图像转换成带有明确地质意义属性(能量、熵、对比度及均质性)的色差图像,达到识别复杂地质目标体的目的。在大民屯凹陷西斜坡的应用实例表明,对比度属性对识别断层、熵属性对识别岩性沉积体的应用效果较好,并与钻井结果相吻合,因此该技术能够识别断裂构造和岩性沉积体等地质体,可作为一种综合解释的新技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走向海外是中国石油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外新项目评价与优选是海外油气勘探成功的关键,具有基础资料保障程度低的特点,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存在诸多陷阱。基础资料的评估及合理使用,是识别和规避陷阱的关键。重点介绍了地质和地震综合解释成果方面资料的评估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和分析了如何应用基础资料,有效识别烃源、储层和构造等方面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地震相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地震相的目的在于重塑盆地的沉积史和构造史。地震相分析是指根据地震属性对地震相单元进行识别和作图。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技术对地震道波形及其反映的地质特征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获得地震相图,进而与已知的钻井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得到与地震相相对应的沉积相,识别出特定的目标地质体。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地震相自动识别方法在三角洲、浊积砂体、古侵蚀地貌等地质体的描述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还介绍了二维测线的地震相自动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渤海海域海上钻井少的情况下,油气藏勘探开发对地震资料的依赖程度较高,利用地震振幅进行岩性识别和流体检测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由于地震振幅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果不充分研究和认识这些影响因素,会在利用地震振幅信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时掉入陷阱,造成部分井的落空。为了尽量避免地震振幅引起的陷阱,文章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地质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地震振幅的各种因素,这对提高岩性识别、流体检测及探井成功率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情字井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针对大情字井地区“三小多断”(小构造、小断块、小断鼻、多断层)复杂构造、“薄、窄、多变”复杂储层等特殊地质条件,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方法的研究工作。应用三维可视化、相干数据体、水平切片和图分析等手段进行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明显提高了地震勘探识别地下复杂地质构造及地震异常反射体的能力。应用精细地质预测、属性分析、多井约束反演技术对薄互层地质条件下的储层进行了综合岩性解释,定量预测和描述了单层砂岩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本套技术充分发挥了三维勘探的优势,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地震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气烟囱、断层、盐丘与油气运移直接相关,因而这些地质现象的识别对储层预测至关重要。地质目标体有走向和倾向两个方向属性,如果地震解释不能有效地考虑这两个方向的属性,其结果将与实际有很大的出入。本文应用考虑了地震体倾角和方位角信息的倾角数据体,运用有监督的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提取能够反映地震异常体的最佳属性,提出一种基于倾角数据体控制下的最优化神经网络地震异常体识别方法。实例研究表明,基于倾角数据体控制下的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识别气烟囱方面与常规的多属性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存在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识别气烟囱等地震异常体。  相似文献   

9.
史恒  刘洪  高星  丁仁伟  王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4):668-673,682,518
砂体、尖灭、缝洞和小断层等非均质地质体是石油地震勘探非常重要的目标。由于受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的限制,常规的叠前时间偏移一般不易识别这类小尺度的非均匀地质体。而非均匀地质体散射波异常发育,因此利用散射波识别非均匀地质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散射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方法,利用反射波和散射波的走时差异提取散射波并进行成像,从而识别非均匀地质体。数值试验和实际资料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小尺度非均匀地质体,可为后续的地震资料解释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分频解释技术在川西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分频解释技术是沿着储层或固定时窗对地震反射波各频率成分对应的调谐能量进行识别和成像,它避免了常规属性分析方法中的调谐陷阱,提高了识别薄储层的能力,能更客观地刻画地质体.在川西地区陆相隐蔽岩性气藏勘探中,存在调谐陷阱、波阻抗特征不明显、复杂地层结构中的有效薄储层不易识别等问题.为此,利用分频解释技术对川西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冲积扇相砾岩储层、上三叠统须四段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储层进行了描述.在多频率振幅叠加图上,冲积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等地质体形态和边界反映清晰;在单频振幅图上,清楚地显示出冲积扇内的辫状河道相薄层砾岩储层,与钻井结果相吻合,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青西油田为玉门油田的一个重要勘探开发区块。岩性复杂,泥质含量高,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应用常规测井资料不能正确识别岩性和划分储层,从而不能正确确定储层参数,测井解释常出现失误,以往的测井解释方法也不适用。随着电成像和阵列声波等新技术在青西油田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在青西油田建立了以电成像资料为主常规测井资料为辅识别各种裂缝的方法,这包括通过处理出的阵列声波能量衰减资料判别裂缝有效性和裂缝发育程度的储层识别方法;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处理储集层各种参数;针对青西油田两种主要的储集层岩性,选用不同的交会图版,结合泥浆电阻率、井温测井曲线和其他常规测井资料对油气、水层的响应特点,综合地质录井资料和区域油水界面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测井解释模式。这些技术的广泛使用,使青西油田测井解释符合率显著提高,并在其他地质工程应用和测井适应性研究等方面见到了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地震属性分析的神经网络岩性识别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通过分析地震属性特征与地质特征的相关性对地震参数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地震属性数据做变换,使变换得到的识别指数能更好地批示储层岩性信息,该技术在大庆外围油田太19区块储层描述中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北部兴城地区火山岩地震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已成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储层类型。但是由于火山岩复杂多变,岩相识别难度大,往往给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和开发带来极大风险。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兴城地区火山岩储层的研究成果分析,利用由地震响应特征形成的火山岩相地震地质解释模式,并结合相关的钻井、测井及区域地质资料,将该区的火山岩相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三种亚相;用延拓法可视化技术,精细地刻画出火山口的地貌。此种识别方法为该区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4.
综合识别方法在低阻油气层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 吐哈油田在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油气勘探正处在由构造油气藏向岩性油气藏勘探转变的转折时期, 但由于岩性油气藏固有的特性, 对其储层预测、油水层识别存在诸多困难, 在测井资料上反映为油层电阻率低与水层电性差异小和含油饱和度低等特点。该文以吐哈盆地台北西部的低电阻率油气层为例, 从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分析出发, 在系统总结低电阻率油藏地质特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 详细研究了低电阻率油气层地质录井、测井资料响应特征, 并结合地震资料探索出一套能有效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综合方法, 对今后该类油气层的解释评价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震-地质方法识别生物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礁的油气勘探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其中地震—地质解释是该项工程的先导和基础。地震—地质解释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礁的地质评价及礁油藏勘探的成功率。准确识别生物礁需要认识造礁生物的生长特点、了解研究区的地质演化背景、明确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点与另外几种地质体反射特征的区别,要特别注意应用磁力及重力资料开展综合分析;在已有钻井地区,可进一步依据测井资料及岩心薄片分析资料,可更准确地识别出生物礁。  相似文献   

16.
电成像测井在东濮凹陷裂缝性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识别和精确评价以"双孔介质"为特征的东濮凹陷三叠系致密砂岩裂缝性储层,通过对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地质应用研究,完善了其在裂缝定性识别与定量评价、地层产状描述、井旁构造分析、地应力分析及岩性识别方面的应用。用岩心刻度电成像测井(EMI)、再用电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在地质条件及测试资料的约束下,总结出三叠系砂岩裂缝性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而形成了一套划分裂缝性储层的有效方法。据已测试的10口井分析,该评价方法的测井解释符合率达84.3%,提高了测井对三叠系裂缝性储层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歧口凹陷湖相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横向分布广泛,纵向发育稳定。该类储层岩性多样,主要岩性为白云岩及生屑灰岩等,储集空间复杂。通过对歧口凹陷沙一下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不同岩性测井响应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利用测井响应特征及岩性敏感系数交会图法快速识别岩性的方法。应用岩性指数曲线有效识别岩性,结合这些特征对不同类型的湖相碳酸盐储层进行划分,形成了一套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湖相碳酸盐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辨别气层与煤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井约束反演是一种基于模型的反演方法,它以测井资料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成分补充地震资料有限带宽的不足,用已知地质和测井资料为约束条件,推算出高分辨率的地层波阻抗资料,为储层深度、厚度、物性等描述提供依据。反演结果的精度除依赖于研究目标的地质背景、钻井数量、井位分布以及地震资料的品质外,还取决于处理和解释工作的精细程度。从陆良盆地实际资料反演效果来看,在亮点剖面上反映明显的气层,在测井约束反演剖面上依然反应明显;而在地震剖面上也呈亮点特征的煤层,在测井约束反演剖面上则基本没有变化,提高了气藏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用多矿物双水模型评价海拉尔盆地泥质砂岩储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海拉尔盆地储集层岩块含量高、储层物性变化大等特点,选用优化测井方法进行处理解释。首先根据海拉尔盆地实际地质分析资料建立了多矿物双水解释模型,采用此模型并选用多条测井曲线,分别建立测井响应方程,然后利用优化测井解释方法计算出岩石骨架成分与储层参数,达到了对储层储集性质及流体性质精确解释的目的。对该区多口井的处理结果与实际岩心分析及试油资料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与方法先进、合理、可靠,计算的储集参数精度较高,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此外,根据岩相特征与实际取心资料建立了岩相划分标准,进行了测井相的划分。  相似文献   

20.
储层地质模型既是油气藏综合评价的地质基础,也是油气藏数值模拟的必要参数和开发调整方案的直接依据。在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基础上,开展了低渗透河流相储层建模方法的研究。结果认为:细分沉积单元、分相进行储层参数变差函数结构分析能够精细地刻画储层的非均质性;应用相控条件模拟进行井间储层参数的预测,能有效地反映出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局部变化;应用储层属性模型,可以直接预测有效储层的规模大小及其空间分布,为气田开发井网的部署和调整提供地质依据。应用低渗透河流相储层建模方法预测的结果得到了生产实际的动态验证,该建模方法为同类气藏储层建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