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目的 制备茯苓皮水溶性三萜,进行结构鉴定并探究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成盐法制备茯苓皮水溶性三萜,通过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rep-HPLC)对水溶性三萜进行分离纯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对三萜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建立炎症模型,研究茯苓皮水溶性三萜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将茯苓皮水溶性三萜制备成钠盐后,其溶解度由(0.89±0.02) mg/mL提高到(18.12±0.05) mg/mL。通过Prep-HPLC对茯苓皮水溶性三萜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个峰,通过UPLC-QTOF-MS/MS对三萜进行鉴定,鉴定出茯苓酸A钠和茯苓酸D钠。茯苓皮水溶性三萜和茯苓酸A钠可抑制LPS诱导的RAW 2...  相似文献   

2.
以茯苓皮为原料,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茯苓酸A和茯苓酸B。利用正丁醇-水两相溶剂提取茯苓皮总三萜,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6∶4∶2,V/V)为两相溶剂系统,在主机正转、转速800 r/min、分离流速3 mL/min条件下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得到4个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收集的4个峰分别进行纯度检测,将纯度较高的峰III和峰IV进行质谱和核磁共振结构鉴定,峰III为茯苓酸B,峰IV为茯苓酸A,其纯度分别为90%、92%。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从茯苓皮中分离制备茯苓酸A和茯苓酸B的有效方法,该法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对茯苓皮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茯苓皮中天然的三萜化合物抑制酪氨酸酶的保健功效,增强茯苓皮在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高其附加价值,采用体外生化酶学法研究茯苓皮三萜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初步探究茯苓皮三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的机理。结果表明氯仿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最好,氯仿是良好的萃取剂;茯苓皮三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属于不可逆抑制。  相似文献   

4.
桂元  黄文  刘莹  程水明 《食品科学》2012,33(2):110-114
以茯苓皮为原料,建立超临界CO2萃取茯苓皮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对比。设计正交试验考察夹带剂(95%乙醇)用量、萃取压强、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夹带剂用量按每克茯苓皮2.0mL、压强35MPa、温度65℃、时间60min,总三萜化合物萃取率为2.06%;有机溶剂提取法得总三萜化合物萃取率1.39%。优选出的萃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较有机溶剂提取法萃取率高出48.2%。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和Box-Benhnken设计研究回流提取灵芝发酵粉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并采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灵芝三萜粗提物,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灵芝三萜提取的最佳工艺是先以95%乙醇为提取剂,浸泡80min,再采用料液比1∶30(g/mL)、85℃回流3h,提取次数为2次,测得三萜化合物平均得率为0.6760mg/g。对纯化后的灵芝三萜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发现其中至少含有2种物质,经紫外、红外光谱扫描,确定其中一流分为含有羟基的四环三萜化合物。研究结果为以谷物为原料的灵芝固态发酵产物中三萜化合物的测定及基质对结构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海参中生物活性物质脑苷脂的提取分离条件进行初步尝试和探讨;方法:氯仿- 甲醇提取,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初步分离,硅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高效液相色谱纯化,GC-MS 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参中成功提取并纯化出天然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后认定为脑苷脂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从草本龙芽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利用乙醇萃取、大孔树脂精制、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结合颜色反应、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鉴定其结构。从草本龙芽中提取得到这种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为3,5,7,3’,4’-五羟基黄酮醇,即槲皮素。  相似文献   

8.
高纯度青钱柳叶总三萜化合物精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青钱柳叶粗提总三萜化合物进行了纯化,以获得高纯度总三萜化合物,为分离三萜单体奠定基础。方法:大孔树脂动态吸附纯化;超声辅助固液萃取;活性炭脱色;高效预制薄板层析;L-B特征显色鉴定。结果:所选的4种供试大孔树脂中,AB-8对青钱柳三萜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动态吸附、解吸性能,回收率可达70.89%,纯化后总三萜的纯度可达44.30%,适合于富集和纯化青钱柳叶粗提总三萜;以AB-8树脂动态吸附纯化总三萜,2.75 mg/mL的上样浓度、2 BV/h的上样流速、95%的乙醇洗脱剂、1.0 BV/h的洗脱流速为合适条件;经大孔树脂纯化的总三萜,采用乙酸乙酯进行固液萃取可获得较高的回收率和较好的纯化效果;以活性碳为脱色剂、乙酸乙酯为脱色溶剂微沸处理5 min,可获得较好的脱色效果;精制后的总三萜化合物为淡黄色粉末或片状物,有光泽,纯度可达94.61%。结论:采用AB-8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超声辅助固液萃取、活性炭脱色对青钱柳叶粗提总三萜进行纯化,可获得高纯度总三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大高良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 rhizom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用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6种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二乙酸-反式-对-香豆醇酯(Ⅱ),1-O-十七烷酸甘油酯(Ⅲ),反式.对羟基桂皮醛(Ⅳ),胡萝卜苷(Ⅴ),丁二酸(Ⅵ):结论化合物Ⅲ、Ⅵ系首次从大高良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苦楝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苦楝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层析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6种化合物,鉴定为β-谷甾醇(Ⅰ),香草醛(Ⅱ),苯甲酸(Ⅲ),香草酸(Ⅳ),胡萝卜苷(Ⅴ),α-D-吡喃葡萄糖(Ⅵ)。结论化合物Ⅲ、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一种茯苓粉真实性无损检测新方法。方法 以与茯苓粉外观相似的生粉、木薯粉和小麦粉为假冒以及掺假物质, 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假冒以及不同比例掺假茯苓粉的光谱数据; 利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背景以及基线漂移干扰; 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假冒以及掺假茯苓粉的鉴别模型。结果 采用原始光谱建立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即可实现假冒茯苓粉(生粉和木薯粉)以及不同比例掺假茯苓粉(生粉)的准确鉴别, 但无法实现假冒以及所有比例掺假茯苓粉(小麦粉)、25%掺假比例茯苓粉(木薯粉)的准确鉴别; 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鉴别准确率, 经预处理后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可以实现所有假冒以及掺假茯苓粉的准确鉴别。结论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茯苓粉真实性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2.
茯苓皮三萜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水明  桂元  沈思  黄文 《食品科学》2011,32(9):27-30
以茯苓皮三萜甲醇提取物为材料,熊果酸为对照,通过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茯苓皮三萜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 ·OH)和过氧化氢(H2O2),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01、0.91、0.87mg/mL,且清除率与质量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进一步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茯苓皮三萜具有抑制家鸡红细胞溶血作用,对小鼠肝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MDA)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茯苓是重要的食药同源功能性食品原料,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临床功效。除多糖成分外,三萜类物质是茯苓中另一类重要功能性成分,其中的典型功效成分茯苓酸,属羊毛甾-8-烯型三萜,单一纯品为白色粉末,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镇静催眠等作用。当前,随着人们对茯苓食药两用价值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作为主要药效物质的茯苓酸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近20 年来有关茯苓酸的相关文献,从茯苓酸的提取检测、药理活性、生物合成和茯苓的健康应用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旨在为茯苓酸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茯苓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及在体循环肠灌流过程,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消化吸收情况。首先检测茯苓多糖在人工胃液中的降解,随后检测胃降解液在人工肠液中的降解,最后探究胃肠液降解后的多糖在体肠中的吸收。结果显示:茯苓多糖在人工胃液中0.5 h内被迅速降解完全,生成许多在胃液中稳定存在的片段,且在肠液中几乎不被降解。茯苓多糖主要在体肠被吸收,且初始多糖浓度越大吸收百分率(ρ)越大;吸收过程中,不同初始浓度的多糖溶液,其吸收速率常数(Ka)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吸收至120 min时,初始多糖浓度为0.1004、0.5007、1.0004 mg/mL的胃肠降解液的吸收百分率ρ分别达到(23.52%±0.57%)、(49.14%±0.87%)、(57.56%±0.22%)。研究表明:茯苓多糖在大鼠体内主要在胃液中降解、体肠中吸收。  相似文献   

15.
梅光明  李孚杰  沈思  黄文 《食品科学》2007,28(10):278-283
以茯苓为原料,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比较茯苓与茯苓边角料中碱溶性多糖分布水平和结构差异;并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对茯苓多糖和茯苓粉进行微细化处理,比较处理前后其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4℃条件下,料液比为1:40时,采用浓度为0.75mol/L的碱溶液提取8h为茯苓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茯苓块中的多糖含量最高,茯苓加工边角料亦可作为多糖加工较好的原材料;较未处理的茯苓多糖粉和茯苓粉,经超微细化处理后,其理化性质有一定变化,更有利于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对茯苓进行前处理,对茯苓白酒浸提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前处理15min,料液比1∶6,浸提时间20d,浸提原浆白酒酒度55%vo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茯苓白酒中茯苓多糖含量可达19.05mg/L。GC分析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后,茯苓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有所增加,乳酸乙酯含量略有升高,杂醇油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真菌多糖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且生物活性广泛。茯苓多糖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的菌核,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能活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综述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功能活性、作用机理以及安全性研究进展,最后对茯苓多糖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动物双岐杆菌乳双歧亚种BB-12代谢茯苓多糖的关键代谢产物,采用基于液质联用技术(LC-MS/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手段,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分析茯苓多糖对动物双岐杆菌乳双歧亚种BB-12关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可显著促进双歧杆菌BB-12的生长。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等分析手段,筛选出丹芝酸、黄藤素等具有明确生理功能的差异代谢产物共12种,并显著富集到ABC转运蛋白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半乳糖代谢通路等17条差异代谢通路。这些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均可证明双歧杆菌BB-12在发酵茯苓多糖的情况下表现出更优异的生长性能和益生功效。该实验从小分子代谢物水平分析了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亚种BB-12代谢茯苓多糖后产生的代谢产物,为进一步研究茯苓及动物双岐杆菌乳双歧亚种BB-12在人体内发挥益生功效的相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选取真空冷冻干燥(FD)、40℃恒温干燥(CD-40)、60℃恒温干燥(CD-60)、100℃恒温干燥(CD-100)、120℃恒温干燥(CD-120)、日晒(SD)、空气能仿生变温干燥(AD)7种方法对茯苓进行干燥,比较干燥后茯苓产品的茯苓菌丝体的显微性状、水溶性多糖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醇溶性蛋白含量和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FD相比,SD、AD的茯苓菌丝体呈疏松排列,CD的茯苓菌丝体呈糊状黏结状态;AD的茯苓产品的抗氧化活性最高;与FD相比,AD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变化不显著、水溶性蛋白极显著增加(P<0.01)、醇溶性蛋白显著减少(P<0.05)。综合分析,AD为最佳的茯苓干燥方法,可解决茯苓无硫加工产业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