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灵芝子实体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提取灵芝多糖,并分析工艺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比例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比例为:纤维素酶3.5%、半纤维素酶4.0%、木瓜蛋白酶3.0%;最佳酶解提取条件为:酶解处理pH值、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70、50℃和81 min,在此条件下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为3.73%。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苦瓜中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对苦瓜汁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果胶复合酶(含有果胶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对苦瓜汁先进行酶解处理,再离心分离的提取工艺,明显地提高了苦瓜汁的透光率。结论:苦瓜汁酶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使用0.005%的GFM果汁用酶,在50℃条件下,酶解处理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3.
以核桃仁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破壁,然后进行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核桃油,对超声辅助酶解工艺条件及复合酶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破壁的提油效果优于单一酶;最佳酶解破壁条件为超声功率90 W、复合酶添加量4%、酶解pH 4.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min;在最佳的复合酶破壁条件下,利用混料试验对复合酶配比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配比为1∶1.46∶1.11,此时总油提取率最大,为89.73%。  相似文献   

4.
不同细胞破壁酶提取米糠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纤维素酶、Vicozyme、复合酶(粉齐、水剂)等4种细胞破壁酶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认为:纤维素酶可获得高的提取率,而单独使用纤维素酶的最佳用量为2%,复合酶(粉剂)为1%,单独采用纤维素的使用效果优于复合酶。  相似文献   

5.
李星科  彭星星  李素云  纵伟  张华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168-170,175
为了提高茶多糖的提取率,研究了酶法提取信阳红茶多糖的工艺,重点探讨了复合酶(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配比1:1)的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添加量和作用pH等因素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酶法提取茶多糖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作用温度、复合酶作用时间、复合酶对底物添加量、复合酶作用pH对茶多糖提取率都有显著影响,优化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复合酶作用温度40℃、复合酶作用pH为5.5、复合酶对底物添加量0.5%、复合酶作用时间3h,优化条件下茶多糖的提取率是3.69%,是水提法的1.92倍。  相似文献   

6.
复合酶水酶法提取大豆蛋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杨  江连洲  隋晓楠  王辰  王中江  刘雯 《食品科学》2011,32(14):130-133
采用复合酶水酶法提取大豆蛋白。水解酶选用碱性蛋白酶,复合酶采用纤维酶、半纤维酶、果胶酶。得出最优复合酶水酶法提取大豆蛋白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6(g/mL)、纤维素酶添加量0.64%、半纤维素酶添加量0.56%、酶解pH5、酶解温度37℃条件下水解0.75h后,再利用Alcalase碱性内切蛋白酶,加酶量1.85%、酶解温度50℃、酶解pH9.26、水解3.6h。经过验证实验可知,在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下总蛋白提取率可达到极大值即85.78%。经过复合酶酶解预处理比传统的湿热预处理的总蛋白提取率提高了近10%,其原因经分析是经过复合酶酶解处理的豆粉其细胞结构充分破坏,使得酶的作用位点暴露更有利于蛋白酶的作用,具体的机理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九资河茯苓为原料,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利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协同作用提取茯苓多糖。基于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酶提取工艺条件,并评价茯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添加量分别为2.5%、2.5%、5.0%,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50℃、pH 5.0。在此条件下,茯苓多糖提取率为6.13%,是水提法的4.17倍,其总抗氧化能力是水提法的2.9倍。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多糖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5种酶制剂对κ—卡拉胶降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皓 《饮料工业》2001,4(5):24-27
研究5种酶制剂对κ-卡拉胶的降解作用,并用粘度法测定降解程度。结果表明: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对卡拉胶具有较强的降解作用;木瓜酶,海洋复合酶和纤维素复合酶单独使用降解作用微弱;木瓜酶-海洋复合酶,海洋复合酶-纤维素复合酶,纤维素复合酶-木瓜酶混合作用效果也不明显;而木瓜酶-海洋复合酶-纤维素复合酶,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其降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黑木耳多糖的不同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可显著提高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浸提时间2.5h,浸提温度80℃,超声波功率125W,超声波复合酶作用时间60min,作用温度50℃,纤维素酶用量390U/g,中性蛋白酶用量650U/g,黑木耳多糖提取率10.41%。  相似文献   

10.
酶法提取乌饭树叶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传统溶剂提取的基础上,研究了外加纤维素酶及果胶酶提取乌饭树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酶提取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配比2:1,酶解时间3b,提取时间3b;复合酶法提取工艺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工艺相比,色素的提取率提高13.2%。  相似文献   

11.
花生水酶法蛋白质提取及制油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纤维素酶为主体包含果胶酶的复合酶系处理花生水剂法制油过程中碾磨后的油料,能显著提高花生油收率及花生蛋白得率。经优化实验得出酶处理的最适参数为:加酶量0.3%,酶反应时间4h、pH6.4、温度49℃。  相似文献   

12.
植物油萃提大蒜精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大蒜破碎后加入精炼植物油直接常温浸提大蒜精油,通过研究大蒜切碎度、搅拌时间、大蒜与植物油质量比、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成品大蒜油中蒜素含量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切碎度为细颗粒、搅拌时间为24h、大蒜与植物油质量比为1.0、搅拌速度为低速(168r/min).  相似文献   

13.
大蒜辣素的微波辅助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宇  马海乐  何荣海 《食品科技》2006,31(7):146-148
研究了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经过破碎酶解的新鲜大蒜中提取大蒜辣素(allicin)的效果,以水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大蒜辣素含量进行检测。考察了微波强度、微波作用时间、液料比3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微波强度1、微波作用时间5min、液料比40∶1。在此优化的条件下,提取率为1000.5mg/100g新鲜大蒜。同时与溶剂提取方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率比溶剂提取法(324.9mg/100g新鲜大蒜)和超声辅助提取法(316.4mg/100g新鲜大蒜)的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4.
陈艳丽  王宏勋  侯温甫 《食品科学》2011,32(16):132-135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酶添加量为影响因素,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以盐渍藠头加工废弃物为原料提取藠头素的工艺。结果表明: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7℃、提取时间3h、酶添加量0.8%,提取液中蒜素提取量预测值为0.1763g/g,验证值为0.1761g/g。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条件,以游离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油预处理工艺条件,即料水质量比1︰6、p H 3.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8 h;以游离油和水解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酶解条件,即在碱性蛋白酶最适条件下(pH 8.5,温度55℃),以3%(酶/籽,干基计)的添加量,酶解5 h。结果表明,游离油提取率可达86.21%,且乳化层较少。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取250 g进行破乳研究,最终确定了冷冻解冻的破乳方法。结果表明,牡丹籽总清油提取率可达91.23%,所制备的牡丹籽油,色泽淡黄,气味清香。  相似文献   

16.
大蒜辣素超声辅助提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何荣海  马海乐 《食品科学》2006,27(2):147-150
本文作者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大蒜辣素的方法,在考察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提取最优条件:超声功率1000W,料液比1:4,提取时间60min,工作间歇时间比2s:1s和搅拌转速500r/min,此条件下大蒜辣素提取率达98.5%。与常温浸提和回流抽提方法相比,超声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时间分别缩短5/6和一半,大蒜辣素的提取率分别提高81.7%和172%。  相似文献   

17.
水酶法提取光皮树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市售的木聚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复合植物水解酶、果胶酶中筛选提取光皮树油的水解酶,实验结果得到纤维素酶对光皮树果实的提油作用最强,其提油率达65.29%,复合植物水解酶次之,为64.05%,木聚糖酶效果最差,仅为54.47%。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纤维素酶提取光皮树油的最适工艺条件为:酶解pH 5.8,料液比1∶3,酶加量2.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h。该条件下,油的乳化率低,提出来的基本上是清油,且提油率达76.64%。  相似文献   

18.
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滨锦葵籽仁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及中心组合实验研究了固液比、提取温度、酶用量、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油脂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海滨锦葵籽仁油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酶用量>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酶用量0.024 mL/g,提取温度63℃,固液比1∶6,提取时间23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海滨锦葵籽仁油提取率达到24.281%。  相似文献   

19.
无溶剂体系酶法催化酸解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商业化固定化酶Novozym 435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共轭亚油酸(CLA)和葵花籽油的酸解反应合成富含CLA的结构脂质(CLA-SL).研究了在无溶剂体系中,底物摩尔比、酶用量、体系含水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中CLA含量和Sn-2位CL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CLA与葵花籽油摩尔比3 :1,酶用量10%,体系含水量1%,反应温度55 ℃,反应时间3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物中的CLA含量和Sn-2位CLA含量分别为15.7%和2.73%.  相似文献   

20.
汤务霞  冯程  韩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179-182,186
菜籽饼是油菜籽压榨制油的副产物,是提取蛋白质的良好资源。以菜籽饼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提取菜籽饼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在系统考察液料比、加酶量、初始pH、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可溶性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提取时间恒定在40min,利用响应面实验优化各主效因子,经回归分析获得最优的工艺条件:加酶量6500U/g、酶解温度45℃、初始pH11、液料比17∶1,在此工艺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提取率为55.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