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省水利厅直接管理的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桃曲坡水库、石头河水库等五灌区,总计灌溉面积620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三分之一,粮食总产23.5亿公斤,占全省水地总产量的37%。五大灌区是三秦大地的第一粮仓,是全省水利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三灌区实行“以收抵支,自求平衡”的财务包干办法。桃曲坡和石头河水库灌区因建成不久,运行的时间较短,实行“定额补贴”的财务包干办法。管理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水费收入。多年来,水费标准偏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职工人数增加,工资总额以及各类附加补贴增多,收不敷出的  相似文献   

2.
交口抽渭灌区存在设备老化、经营性亏损问题。为适应灌区新常态发展,结合交口抽渭灌区实际,通过分析交口抽渭灌区灌溉情况,对制约灌区发展的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低、水价低等问题进行探讨,从兼顾政府、灌区、农民利益的政治角度,提出通过财政补贴、水价收补两条线的方式进行水价改革,即水管单位按水价成本计征水费,财政直接货币补贴农户灌溉用水,以实现灌区健康发展,粮食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3.
关中灌区即宝鸡峡、泾惠渠、桃曲坡、石头河、交口抽渭、冯家山、羊毛湾、洛惠渠、石堡川九个灌区)改造工程利用世行贷款项目作为我省“九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倍受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我省农业的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建设一批增强农业后劲项目。1989年6月13日省人民政府与有关厅局对五个项目签订了责任书,其中与省水利水保厅签订责任书的项目有泾惠渠、宝鸡峡、交口抽渭三大灌区更新改造和方田建设项目及渭北旱原建设水利项目,共两项。  相似文献   

5.
进入4月以来,谭策吾厅长挤出专门时间,带领厅办公室、计资处、农水处、关中灌区改造项目办和政法处的同志,先后深入到宝鸡峡、交口抽渭、桃曲坡、泾惠渠、石头河等省直五大灌区进行调研。 4月2日一大早,谭厅长一行直抵宝鸡峡灌区,沿着眉县至宝鸡段塬边渠道,现场察看了魏家堡退水渠、翠花沟渡槽、南社头西沟填方、蔡家坡退水闸等设施。在虢镇管理站,与  相似文献   

6.
泾惠渠灌区推进末级渠系水价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结合中日技术合作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示范项目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通过完善计量设施,实行开票到户,增加水费收取透明度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起了科学合理的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和灌溉水费收取制度。  相似文献   

7.
1 灌区概况 我省渭河流域有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等10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21个,设施灌溉面积1214.72万亩,占全省设施灌溉面积的54%。这一区域南依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东到撞关,东西长约360km,南北宽约30~80km,土地总面积5.54万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6.9%。灌区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海拔  相似文献   

8.
最近,水利部对全国5225个万亩以上灌区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考核评比,批准其中20个灌溉管理单位为水利部一级灌溉管理单位,我省泾惠渠管理局、交口抽渭管理局、渭南地区洛惠渠管理局榜上有名。这对进一步提高我省溉区管理水平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三个灌溉管理单位肩负着我省咸阳、西安、渭南三个地、市的327.93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泾惠渠、洛惠渠是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亲自主持修建的,已运行近60年,交口抽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泵站规划、水泵、电动机及辅助设备、进出水建筑物、变电所及输电线路等方面对陕西省东雷一期抽黄、宝鸡峡、交口、泾惠渠徐木、冯家山、港口抽黄、蒲城、东雷二期抽黄等8处大型泵站工程进行分析,理出陕西省大型泵站工程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工程更新改造规划提供必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韩延安 《陕西水利》2009,(3):141-142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严格执行农业供水标准价格,积极维护灌区群众利益,加强水价执行和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水价执行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当继续研究提高,文中提出了改革农业用水价格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1引言陕西关中宝鸡峡灌区、泾惠渠灌区、交口抽渭灌区、石头河灌区、桃曲坡灌区、冯家山灌区、羊毛湾灌区、洛惠渠灌区、石堡川灌区灌区等九大灌依渭河横贯关中平原,灌溉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铜川5市880多万亩农田,灌区粮食产量占全省总产的三分之一,是我省重要的粮棉油主产区,对全省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陕西省渭河流域总用水量为50.57亿m3,其中农业、工业、城镇生  相似文献   

12.
一 宝鸡峡引渭灌区是1937年修建的渭惠渠灌区、1958年建成的渭高抽灌区和1971年建成的宝鸡峡引渭灌区合并而成的,灌溉着宝鸡、杨凌、咸阳和西安4市(区)14个县(市、区)、97个乡镇的近300万亩农田.  相似文献   

13.
1.10月上旬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省1990至2000年粮食上台阶,建设“两个2000万亩”基本农田的奋斗目标。围绕建设“两个2000万亩”基本农田,要搞好东雷一期抽黄灌区田间工程配套、冯家山灌区挖潜配套,东雷二期抽黄建设,泾惠渠、宝鸡峡、交口抽渭三大灌区更新改造,汉中盆地和浅山丘陵区水利开发,榆林北部风沙滩区井灌,杏子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2.为加强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省政府批转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决定在全省开展“水利振兴杯”竞赛。10月,恢复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由王双锡副省长任指挥,开展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学术动态     
陕西省“高含沙浑水输送和淤灌改土”工作座谈会于1985年5月15—18日在陕北榆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水利水土保持厅、省水土保持局、省水利科学研究所、西北农学院水利系、西北大学地理系、延安、榆林地区水利水土保持局及有关县、市、试点灌区和宝鸡峡引渭、泾惠渠、洛惠渠管理局等二十二个单位的代表,共三十四人。收到科研技术总结、淤灌改土工作总结和学术论文共十三篇。会议总结了1984年陕北各试点灌区和关中宝鸡峡引渭、泾惠渠、洛惠渠三  相似文献   

15.
我省地膜棉生产,1981年尚在试验示范阶段,1982年种植面积两万多亩,1983年迅速扩大到126万亩,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来,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洛惠渠等灌区试验站,相继开展了地膜棉耗水量、耗水规律及其灌水技术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可贵的科研资料,各地也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总结出一些科学灌水的经验。推广应用这些经验,对促进我省的地膜棉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  相似文献   

16.
《水利水电技术》2008,(2):28-28
从2008年开始,石堡川、交口抽渭、石头河3个灌区被作为水利部“十一五”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灌区进行建设,宝鸡峡、东雷抽黄2个灌区被列为陕西省级信息化试点单位进行建设,这将对加强灌区信息化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许小成 《陕西水利》2009,(6):140-141
农业水费的征收是农民负担的主要农业生产成本之一,农业供水价格、水费备受农民及社会各界关注,所以抓好水价管理工作,执行好水价政策尤为重要.本文在介绍泾惠渠灌区的基础上,探讨了水价公示的意义及必要性,并针对灌区情况提出了要求和具体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交口抽渭灌区不断强化现行农业供水价格管理,积极维护灌区群众利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水价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当继续深入研究提高,文中提出了加强水价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据11月13日陕报载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针对我省农业后劲不足,粮食生产徘徊局面,提出抓好“双十”项目,其中水利项目计有:1.抓好东雷二期抽黄工程;2.抓好宝鸡峡、泾惠渠和交口三大灌区的更新改造;3.抓好渭北旱原中低产田改造;4.抓好杏子河流域综合治理;5.抓好6万亩库面化肥养鱼和网箱养鱼。以上项目建成后,全省可新增灌溉  相似文献   

20.
王宏仓 《陕西水利》2009,(3):130-131
主要介绍了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职工任段长经营的具体做法、基本特点和运行效果,有灌区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