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风景园林学科成为一级学科之际,充分强调植物和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十分必要。运用植物为主要材料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是风景园林有别于城市规划、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认知自然景观——以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是风景园林创作的本源,对自然景观的理解对于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理性地认知自然植被景观对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非常高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现场踏查,分析了自然植物景观形式的特性,探索自然植被景观的规律,阐述其在风景园林的实践之中应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营造和维护管理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之一。杭州的风景园林专家们很早就认识到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杭州西湖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营造的起点很高,具有研究与学习的价值。从杭州西湖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特点入手,通过真实的成功案例,探讨植物景观营造的手法,以及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营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风景园林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植物是构成风景园林景观的基础。园林植物的重要性得到普遍的认同,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内的重要地位日益得到重视,园林植物应用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上各有发展。但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领域目前存在研究力量分散,缺少有效的组织,与实践活动缺乏科学引导的问题,这将对风景园林行业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风景园林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风景园林植物应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于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和前景,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李露  张大玉 《中国园林》2020,36(2):80-84
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对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针对休闲农业景区分布零散、景观同质化且缺少呼应、地域性特征弱等现存问题,将旅游学科与风景园林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环城游憩带的视角出发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 BAM),并构建"三带"景观空间模式。该模式符合城市居民出游规律和市场需求,与城市周边的资源分布规律相吻合,有利于地域风土特征的有效传承。以成都为例,根据其休闲农业景观空间演化特征和已有休闲农业景点分布特征,尝试构建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三带"空间结构,并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景观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贺斌  瞿志 《室内设计》2018,(1):96-100
乡土景观是地域性文化研究的重 要学科,拥有多学科的研究语境。当前对乡 土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学科和建筑学 科,而聚焦于宏观区域面貌的风景园林视角 下的乡土景观研究通常不是关注的重点。本 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将乡土景观的研 究划分为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 在研究过程中以农业景观为主线,以成都平 原地区乡土景观的演变过程为对象,详细阐 述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成都平原乡土形成 过程,并归纳成都平原乡土景观的核心特征, 旨在促进广大学者在更宏观的视野中解读乡 土景观,展开更多的乡土景观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走向融合型风景园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融合型风景园林在荷兰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并结合4个设计案例,从不同主题与方面介绍了荷兰融合型风景园林。这些设计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当代荷兰风景园林有趣的设计方法与风格。这些设计方法强调景观与历史的融合、景观与文化的融合、景观与自然的融合、景观与建筑的融合以及景观与人性尺度的融合。这些融合的设计方法对于当今转型中的、建设和谐社会和节地型的中国风景园林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演变与层次分析的角度审视了环境美化的发展历程,认为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研究对象具有多尺度特性,现代装饰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地景观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最后对地球表层尺度的城市美化设计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和宜居性城市建设,共建"人类共同命运体",本文以乡土植物为例,分析了乡土植物在城市风景园林景观再造中的应用.实践表明,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景观再造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树形、叶色、地形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植物品种搭配等方面,不仅对提高风景园林的景观观赏性同时对园林的经济效益有利,还对弘扬当地历史文化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昉  锁秀 《中国园林》2021,37(9):13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进入"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是大势所趋。长期以来,风景园林以其学科的独立立场,更关注动物、植物、景物与人等生命共同体,从而成为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先导力量。探究了城市总设计师制的思想背景和总设计师制的提出与发展,以风景园林师主导的系列实践历程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立足风景园林学科特点和行业蓬勃发展态势,提出风景园林总设计师在重点国家项目建设、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生态敏感的新城新区新农村等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如建设公园城市、韧性城市及双碳示范区,以期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1.
《园林》2015,(10)
近几年,"数字景观"开始进入风景园林师的视野。数字景观是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数字技术集合,可将其分为三大类:景观信息采集技术、分析评估技术和模拟可视化技术。未来景观模拟、地理设计和大数据挖掘等将是数字景观技术的研究热点。数字化时代,风景园林师应主动了解数字技术前沿,加强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同时不断完善风景园林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将风景园林学科提为一级学科,对现有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初,在该学科名称的讨论会议上,我提议采用"风景园林"的学科名称,并提出将其纳入城市规划专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将其建列为-级学科已成为今天十分紧迫的任务.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不论是公共建筑的环境设计,还是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都十分强调景观,以至于社会对风景园林专业  相似文献   

13.
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确立至今,学科处于深化发展阶段,在开展"校园生态实践教育论坛"的契机下,以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系校园生态实践相关课程组成与教育内容为例,对景观场地设计、校园"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工作营、风景园林设计studio课程:绿色屋顶与雨水花园实践、校园空间改造等课程进行描述与评价,揭示现阶段校园生态实践教学面临知识体系破碎化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价值取向三个层面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并以生态学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教学内容,以课程教学、综合实践、研讨和独立研究的教学形式开展校园生态实践教学,构建风景园林专业校园生态实践教学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我国风景园林的建设活动。园林植物的数量和面积在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元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研究也受到了相关业界的重视。阐述了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与策略,旨在为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都市的环境与生活都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可食用景观,即以可食用植物进行的景观营造,也备受关注。都市可食用景观的核心在于以"食物、种植、环境营造"对都市变迁中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联性进行维系和再造。城镇化背景下,食物系统及生态系统服务、社会服务效用,成为当下风景园林学科可食用景观相关研究成果中的主要方向。相比国外,中国都市可食用景观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可食用景观适地性研究及评价、社区及城市可食用景观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可食用景观与教育的结合等方面还有待深化。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针对都市变迁进行可食用景观价值的拓展,发展本土实践路径;开展跨学科合作,进行因人、适地的可食用景观多元化技术研究;结合资源体系,进行可食用景观的全周期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字景观理论与技术已发展成风景园林学科前沿和风景园林行业升级新需求,混合式教学是目前和未来高校教学研究发展的重点。数字景观教育与混合式教学的结合具有创新性,以大连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探讨"艺术学"院校背景下,面向数字景观教育的风景园林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形成了"风景园林+数字景观"的混合式教学内容体系、"线上、线下、自建、引进"交互混合的教学模式、"产+学+研+竞+创"混合的教学方法的协同创新,以期为其他院校的风景园林数字景观教育和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钱云 《风景园林》2016,(1):62-69
旨在概述在新时期人居环境相关学科发展融合的形势下,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致力于建立宽口径的、强调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高度交融的研究生课程实践探索。具体内容包含3个层面:首先回溯了"城市-风景-遗产"一体的研究视野的历史文化渊源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聚落营造实践的影响;随后对其在城市研究、遗产保护、风景园林3个学科领域中的实践价值进行了剖析;最后对这一研究视野在以"北京三山五园景观格局重塑"为题的教学实践探索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本文的论述,期望对拓展风景园林研究与教学的范畴、更紧密的加强相关学科交融的实践方面,均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近半世纪以来西班牙城市规划体系的革新以及登峰造极的经典建筑的营造为其风景园林设计孕育出绝佳的发展环境。介绍了西班牙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恩瑞克·巴特约的专业发展生涯以及他的"大都市花园"理论和实践。"大都市花园"理论主要融合多学科知识,特别是涉及农业、生态、艺术和建筑方面,通过区域水文系统、城市林业和农业、基础设施绿色化和地块花园作为塑造城市形态的基础,尊重场地的地理特征,塑造可持续的城市开放空间。并以时间轴线为脉络,一一解读他在探索"大都市花园"理论过程中得以实践的几个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和艺术是风景园林学科的3个重要平台,生态特征是风景园林空间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多样性是将生态特征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连接起来的重要桥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成为风景园林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在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中,风景园林师已经为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业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立足风景园林空间的尺度及其嵌套特点,结合风景园林空间具有的景观构成、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和景观感知的动态体系,从城市——区域、城市公园、城市花园、微小绿地与群落4个空间尺度,建立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的“C-3P”(构成——格局、过程与感知)体系和框架,旨在构建全面和系统的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认知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欢迎订阅     
正《中国园林》十二期主题01风景园林学学科史02城乡统筹下的人居环境03风景园林与固废管理04景观空间的营造与观想05生物多样性06风景园林学科转变与新时代发展07时代影像—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实践08建设公园城市与国家发展战略09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10区域景观系统11风景园林偏好之变12城市中的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