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传统中式建筑空间氛围的案例展开研究,并在南京泱著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对传统中式建筑空间氛围营造进行尝试,总结出营造传统中式建筑空间氛围主要从规划形态、空间序列、空间环境、空间界面等方面着手,继承传统中式建筑的精髓,营造中式建筑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2.
石圆圆 《门窗》2014,(5):56-57
在建筑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设计师们一直在追求建筑功能合理的最优方案,然而随着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精神层次要求的提高,建筑空间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日益得到设计师们的重视。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从光影效果、空间尺度、空间形状、建筑色彩四方面分析环境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当代建筑的研究为载体,尝试重新审视当下空间诗意文化,探究空间诗意文化在建筑中的延续和表达空间诗意的途径。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表现空间诗意的空间视觉成像、光影系统、空间构图和空间结构关系,研究在建筑上的延续。最后以国内外代表性建筑为例,论证建筑中表现空间诗意的必然性,解析建筑中对空间诗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港口博物馆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建筑与景观的空间构成性质和特点,从建筑界面、空间限定要素、空间氛围与植物配合三个层面上论述了建筑与景观的内外连续性、建筑空间限定要素在构成上的拆解、建筑与景观空间氛围的整合与植物造景对建筑空间的柔化,进而阐述了建筑与景观的空间构成关系。  相似文献   

5.
建筑入口是建筑室内外空间的连接、过渡部分。文章从空间角度入手,将人们对入口在建筑形态和城市环境中的体验进行分析,总结了入口空间形态的基本属性,探讨了建筑入口对环境的空间融入、中介过渡以及文脉的延续,从而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建筑入口空间。  相似文献   

6.
对建筑开放空间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建筑开放空间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在目前的建筑开放空间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建筑开放空间设计的观念更新和设计手法探索,并对建筑开放空间的社会经济性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倡导树立"城市、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以期为建筑开放空间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从空间构筑的角度对原竹建筑进行研究,从原竹建筑的空间构筑方式和原竹建筑的空间构筑特征两个方面,对原竹建筑的空间构筑过程和结果进行举例分析,总结建筑师在进行原竹建筑空间创作中运用的手法,以及这些原竹建筑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构筑的特征和共同点,即建筑空间与周围环境、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师情感的表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建筑空间形式、几何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活动的研究,以及对建筑历史、建筑空间理论的浅析,本文讨论了建筑空间意义的塑造以及其对于建筑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体验与交融--领悟建筑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华中建筑》2003,21(5):64-66
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审美特征、心理影响、空间尺度等进行分析,从人性化的角度体验建筑空间,寻求在建筑空间创造中实现自然、城市、建筑和人的多元交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建筑设计中过渡空间应用广泛。建筑过渡空间作为特殊的空间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建筑空间的缺陷。建筑过渡空间连接着建筑的内外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建筑过渡空间界定了建筑空间的比例,使建筑空间层级更加丰富,烘托建筑空间氛围和整体意境。过渡空间的模糊性决定了很难去界定其开始点和结束点,所以本文主要解决界面关系与限定方式对过渡空间的指导意义及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九华山正清和雅·禅院酒店的研究分析,阐述"灰空间"在禅意建筑中的必要性,并结合建筑美学对该项目进行美学思考。针对弥补建筑机能不足、丰富建筑与空间层次、烘托环境中的情感意境这三项要求,该项目以禅意建筑"灰空间"作为设计策略,并以入口空间、合院空间、阳台空间、交通空间这四种空间类型为切入点进行美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林琳 《建筑学报》2006,(8):60-64
从中国海洋石油总部办公楼的象征性建筑形态入手,对城市建筑形象与城市空间、建筑内外空间景观、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与现代建筑手法以及新材料、新技术在现代化办公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筑空间原型是一个地区建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承托当地居民共同记忆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建筑空间原型的解读,探讨了地域建筑空间原型的当代转译原则,并在分析陕西地区地域建筑的基础上提炼了拱形空间、双坡型空间、单坡型空间、矩形空间4种不同的空间原型;通过西安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提出了6大类18条主被动技术措施;最后以西建大绿色建筑研究中心设计为例,探讨了建筑空间原型组合方式、建筑空间原型与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检验了该设计模式的能耗状态,以期对将来的文化融合绿色的地域性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筑空间是由点、线、面,互相组合、互相依存而拼凑成的立体空间结构。建筑空间的设计,是整个建筑物的灵魂;没有合理的空间设计,对于建筑物来说,是没有生机的,也是毫无价值的。所以要设计出合理的建筑空间,就要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元素进行研究,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是建筑设计的组成内容,也是建筑空间的呈现形式。本文主要探索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雪  张鲲 《四川建筑》2009,39(4):50-52
建筑形态空间分别从形态和空间两个角度来诠释建筑。建筑的形态通过形式、表面、体量等要素直观地展现给人们;建筑的空间则是通过人在其间的活动来感知和认识。建筑的形态和空间,都可以分解成为各个层面的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认识,结合对第一城的分析,完善对建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过渡空间是建筑联系内外环境的空间要素,在岭南现代建筑中被创作出大量不同类型的过渡空间,形成通透、开放、融合自然的建筑风格。按照空间界面、尺度等特征差异岭南现代建筑中的过渡空间可分为“灰空间”、内部开放空间、外部延展空间三类。通过对岭南现代建筑过渡空间的空间特征、功能特征、审美文化特征进行解读,归纳岭南建筑过渡空间的“人本”设计核心,并尝试从广州现代城市建设角度,探讨过渡空间对激活城市活力、体现城市特色的意义,为当代岭南建筑实践提供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建筑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已由原来的功能单一向着当今的功能多元转化。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亦由以往的简单明了趋向体型复杂。在今天,人们不仅在生产与生活上使用建筑空间,而且还从艺术上和感官上欣赏建筑空间。这反映了建筑空间对于我们来说.不仅具有使用功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功能。现代建筑空间的多层次、多功能正是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求和精神要求。超高层、多功能的建筑不断拨地而起,伴随着现代建筑空间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建筑空间的消防安全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新课题。我们知道,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二战以后结构主义建筑理论及其空间模式的研究,并对以荷兰建筑师凡艾克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建筑作品阿姆斯特丹孤儿院建筑作品的分析,得出了结构主义建筑空间的三种空间特性:理性、诗意、多义性,并引发了对结构主义建筑理论及其设计方法在建筑创作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卢泳 《建筑技艺》2020,(5):106-107
运河万科中心·创新体验中心是一个大项目中的小建筑,建筑师探讨了建筑空间与其承载的功能、建筑个体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性,并通过再现现代主义建筑经典时空理念"建筑漫步",在建筑中穿行的过程融合了对建筑本身和对城市空间的双重体验。  相似文献   

20.
建筑空间流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理念的重视,建筑空间的流动性成为人与建筑、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特性,从建筑空间流动性的历史、文化、东西方比较的角度,对建筑空间流动性的渊源、形成、发展,以及建筑空间流动性的常用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建筑空间流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