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实验室分离、筛选和优化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高产茵菌株G15,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和所形成絮体的微观形态结构,分析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随茵株生长量的增加而提高;该絮凝剂在碱性条件下有较强的絮凝活性,当pH=10时最佳投加量为2.5 mL;絮凝剂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加入茵株G15的发酵液后,高岭土悬浊液的ζ电位从-36.27 mV显著上升至-12.97 mV;并且该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絮体颗粒大且结构密实,形态上有明显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PO43-与Ca2+对现有的微生物絮凝剂高岭土评价体系的影响。采用传统的烧杯实验,在未加入微生物絮凝剂情况下,仅投加PO43-与Ca2+进行实验。实验发现絮凝率随这两种无机离子的浓度和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pH值超过7.0,PO43-浓度为0.043 mmol/L,Ca2+浓度为4.0 mmol/L时,絮凝率超过80%;pH值达到8.0时,絮凝率最高达到91%。实验表明,培养基中PO43-浓度较高时,现有的微生物絮凝剂高岭土评价体系会受到PO43-与Ca2+的影响,不能真实地表示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需要对现有评价体系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3.
罗德芳  邵孝侯 《水资源保护》2009,25(S1):130-133
综述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获得途径,絮凝剂的成分及结构特点,影响微生物絮凝剂形成的因素及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简要介绍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实际应用情况,并探讨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食品加工废水培养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食品加工废水对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进行驯化培养,考察其产絮凝剂周期和优化培养条件,并且进行了废水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絮凝剂产生菌X1、X16、X20以及X38在果蔬脆片浸糖废水中培养30 h后,其絮凝活性分别为87.6%、86.5%、79.7%和82.1%。将其按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培养,从中筛选出絮凝率较高且稳定的混合菌株H6,其最佳培养条件:CODCr为 3 018 mg/L、氮源为硫酸铵、初始pH为6和相对接种量为10 %,在该条件下絮凝活性为87.3 %。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及絮凝效果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絮凝剂是新一代天然高分子有机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该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理化性质,可能的絮凝机理及影响其混凝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阶段我国在矿井水资源化政策制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全国53处煤矿矿井水利用率、利用方式、利用价格等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出台落地性政策、加强创新人才建设培养、分质分类利用、加大宣传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政策方面的建议,指出高质量矿井水的开发、矿井水资源热能利用、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废弃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等是矿井水热能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目前常用的几类絮凝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我国絮凝剂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是煤炭大省,全省每年矿井排水达5亿m,左右,接近全国的1/4,而平均利用率连10%也不到。绝大部分在排放过程中,与矿井污水、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混流,不但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还污染了水环境。山东省矿井总排水量的60%为岩溶水,约占矿水岩溶水系统水资源量的19%,这些岩溶水均是水质较好的地下水,处理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如果将矿井水利用率提高到40%~50%,则相当于又多出几座大中型水库。笔者长期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通过混凝试验对新型聚合氯化铝铁、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三种絮凝剂处理污水进行CODCr、TP、TN去除效果比较,并将它们进行絮凝效果和经济成本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新型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水絮凝效果好,有良好的去除CODCr、TP、TN效果,且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性,使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出...  相似文献   

10.
无机矿物吸附剂去除矿井水硫酸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环境友好型的酸性矿井水中硫酸盐的去除方法,选用河南某地的天然斜发沸石制备了无机矿物吸附剂,探讨了影响吸附剂吸附去除硫酸盐的因素。结果表明:利用天然沸石制备的无机矿物吸附剂可提高对水体中SO42-的吸附能力;对于500 mg/L的原水,吸附剂用量为15 g/L、吸附液pH=5~7、吸附温度为30℃和吸附时间为2 h时,吸附剂对SO42-的吸附去除率可达到65.2%;吸附SO42-后的吸附剂可采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有效再生。  相似文献   

11.
受渍条件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现有受渍条件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Hiler模型),针对其不足之处,在吸收了灌溉条件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受渍与通气性的关系,建立了四项新的受渍条件下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利用在安徽省水科院新马桥农田水利试验站进行的小麦受渍试验资料,确定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各项参数,分析了水分生产函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目前国内正热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综合介绍了国内各种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研制,并对其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以涝渍连续抑制天数为指标的排水标准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通过对涝渍连续动态控制排水指标的模拟试验研究,提出了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CSDI和涝害权重系数CW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并建立了作物相对产量Ry与CSDI的关系模型;分析了涝渍分割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涝渍连续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相对产量Ry与地下水连续动态指标SEW30和CSDI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涝害权重系数CW是一个随涝渍状态而变的状态变量,说明在涝渍连续情况下,分别用除涝和降渍单项指标确定排水标准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而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能够将除涝与降渍作为一个整体,用它来确定排水标准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4.
透水雨水管道的雨量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桂霞  王文远  徐向阳 《水利学报》2004,35(2):0115-0118
本文通过透水雨水管道模型试验,对渗透式雨水管道雨量入渗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到了判定管道开孔情况的临界面积公式,以及透水雨水管道在不同开孔条件下单位管长的雨水稳定渗透量计算公式。这些公式的建立为渗透式雨水排水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奠定了基础。透水雨水管道的减流实测结果显示,透水雨水管道的减流百分比达到21%~39%。由此可见透水雨水管道对削减管道的流量负荷、补充涵养地下水源和保护自然水文环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灌浆期小麦排水指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测坑原位受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灌浆期小麦在涝渍胁迫下产量要素的响应。试验表明小 麦相对产量与涝渍综合水深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小麦产量随着淹水历时的增加而降低。此外,淹水 还直接导致小麦千粒重降低、穗粒数减少、植株易倒伏等变化,而淹水对小麦有效穗数和株高影响不 大。最后,提出了排水控制指标与小麦减产率的关系形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构件产品外观质量较差、外压荷载值较低等问题,试验开展了构件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以U型槽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混凝土配合比对U型槽外观、外压荷载及抗渗性的影响,讨论了混凝土工作性、强度与U型槽外观、外压荷载的联系.为制备出性能较好的U型槽,试验推荐了一个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提出了干硬性混凝土VC值和强度的合理范围,这对渠槽构件混凝土的合理配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砂对河床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毛野  黄才安 《水利学报》2004,35(5):0064-0069
采用微尺度动床河工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顺直、弯道与分汊等典型河道不同部位进行大规模采砂对河床局部变形及对河段变形的极限影响。试验成果表明,采砂坑的发展是采砂坑内及其附近的水流与采砂坑边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持续进行河道采砂对局部河床变形有较大影响,其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取决于众多因素,包括采砂坑的形状、大小以及决定水流流态的采砂坑与河道的相对位置等;特别是超过上游泥沙补给能力的持续采砂对河床变形影响很大。根据采砂极限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有利于河床稳定的合理采砂部位及采砂作业方向。结合长江镇江段进行的试验表明大规模河道采砂可能改变具体河段的河势,因此利用科学合理的采砂作业引导河势向有利于河床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Field experiments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controlled drainage(CTD) and conventional drainage(CVD) technologies on drainage volume, concentrations of NHt4-N, NO 3-N, and total phosphorus(TP),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rice yield,and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Results show that CTD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drainage times and volume; NHt4-N, NO 3-N, and TP concentrations, from the first to the fourth day after four rainstorms decreased by 28.7%e46.7%, 37.5%e47.5%, and 22.7e31.2%, respectively,with CTD. These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s of decrease than those observed with CVD. CT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in field drainage, compared with CVD; the reduction rates observed in this study were, respectively, 66.72%, 55.56%, and 42.81% for NHt4-N, NO 3-N, and TP. Furthermore, in the CTD mode, the rice yield was cut slightly. In the CVD mode, the water production efficiencies in unit irrigation water quantity, unit field water consumption, and unit evapotranspiration were, respectively, 0.85, 0.48, and 1.22 kg/m3, while in the CTD mode they were 2.91, 0.84, and 1.61 kg/m3 din other words, 3.42, 1.75, and 1.32 times those of CVD.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show that the indicators in both the CVD and CTD modes, includ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NHt4-N, NO 3-N, and TP, the losses of NHt4-N, NO 3-N, and TP, irrigation water quantity, and water consumption, show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des, but the rice yield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