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裴畅茂 《山西建筑》2004,30(8):115-116
介绍了砂砾料路基压实的方法,通过对重型标准击实试验结果的分析,阐述了击实试验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砂砾料压实质量的试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计针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击实性能、抗离析性能等施工性能的实验室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集料级配、结合料填充系数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施工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结合料填充系数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基层混合料的击实性能、抗离析性能;悬浮型级配有利于混合料击实性能和抗离析性能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基于材料施工性能考虑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时,结合料填充系数宜大于1.0.  相似文献   

3.
对缓冲回填材料的拌样、湿化、养护与压制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缓冲回填材料小尺度人工制样工艺(即采用分步搅拌法将石英砂均匀掺入膨润土,搅拌结束后,采用喷雾法湿化材料至目标含水率)及4种压(击)实方法(恒定击实能动力击实法、变击实能动力击实法、恒定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和变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对变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压制的试样进行检验后发现,试样中部的干密度略高于试样的干密度平均值.利用三变量正交试验设计对缓冲回填材料的岩土性质进行研究后认为,变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可同时满足室内试验及原位试验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2种初始含水率疏浚淤泥添加不同比例生石灰改性的材料化土、经不同时长的闷料期,其击实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通过比较强度的变化来选择淤泥材料化土的合理击实时机。试验结果表明:击实时机的选择对击实材料化土养护后的强度有显著的影响,闷料期越长,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但是从工程成本及施工效率的角度看,掺灰比大的材料化土适宜缩短闷料期,因为缩短闷料期对击实材料化土养护之后的强度影响不大;对于掺灰比小的材料化土则适宜延长闷料期,增长闷料期不仅可以改善土性,利于击实施工,且击实材料化土相同养护龄期的强度也有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
砂砾石料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砂砾压实度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本文以某河道改造工程为例,分析了影响砂砾压实度的因素,阐述检测砂砾压实度的方法,通过砂砾填料的击实实验和压实检测,确定水利工程土样最大干密度和现场密度,以检测现场压实度。  相似文献   

6.
《土工基础》2019,(3):389-392
影响室内击实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有试样的制备方法、击实标准、击实功能、土的含水量、余土高度、土的颗粒级配、有机质含量等。分析了土的种类、含水量、颗粒级配及有机质等土的性质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也分析了试样制备方法、击实功能、余土高度及重复使用土样等试验过程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试验建议采用风干土;需要严格限制余土高度在6 mm以内;土的颗粒级配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探讨,来提高土的击实效果,从而达到击实试验为实际工程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栋 《山西建筑》2014,(1):88-89
对低液限粉土进行了室内标准轻型和重型击实试验,探讨不同击实方法下同种土压实试样的差异,试验表明,击实能越大,同种土击实后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量减小,现场压实时采用的击实能应与室内击实试验对应的击实能相一致,计算得到的压实度才具有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王永飞 《山西建筑》2010,36(14):149-150
介绍了击实试验的目的和常规击实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击实试验的特殊性,分析了击实曲线的变化特征,阐述了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击实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事项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徐涛 《四川建材》2020,(4):66-68
主要探讨影响土的室内击实试验结果的因素。该试验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土的含水率、颗粒级配、有机质含量、试样的制备方法、击实类型、击实功、余土高度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详细了解各因素对击实试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获得满足标准或设计要求的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室内灰土击实试验在预估含水量、击实功能、组成材料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和试验研究 ,从理论上提出了在灰土击实试验中预估含水量的方法、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及检测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经工程实践检验所提出的方法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能够指导试验及检测工作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含砾钢渣的不均匀系数与曲率系数对钢渣的粒组含量做了重新分配,并根据公路规范控制试样的密实度为30%、50%、70%进行砂砾的击实试验展开进一步研究,含砾钢渣在密实条件下的抗液化性优于疏松和中密状态。通过等幅循环荷载下不排水振动三轴试验的研究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含砾钢渣在不同级配下液化特性不同,试样中的d50对含砾钢渣试样的抗液化特性有较大影响,K(固结应力比)在相同密实度下的同组含砾钢渣的动强度影响为正比例增长。  相似文献   

12.
土的击实试验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击实试验是土木工程中不可缺少的试验项目,对击实标准、试样制备、润滑剂、余土高度及土的重复使用5个影响击实成果的因素做了对比试验;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土的击实影响因素对比试验,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击实功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量反而减小;土样应采用未使用过的天然土或风干土制备,不允许采用使用过的土进行击实试验;余土高度应控制在4 mm之内;在击实试验中,应在击实筒及护筒内壁均匀地抹上一薄层凡士林,这些研究成果对击实原理的研究及击实试验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自新疆地区的天然砂砾,通过室内颗粒分析试验、易溶盐试验分析天然砂砾的颗粒组成和含盐总量,开展室内击实试验研究不同粗颗粒含量和不同细粒土含量条件下天然砂砾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粗颗粒含量增大,天然砂砾最大干密度先增加后减小,最佳含水量一直减小;随着细粒土含量增大,天然砂砾最大干密度逐渐减...  相似文献   

14.
土石混合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不同级配、不同粗粒含量及破碎率的土石混合料进行了击实试验,分析了击实功、击实方法及等效处理法对土石混合料击实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级配良好的试样,压实特性较好;粗粒含量超过75%时,最大干密度增加不明显,此时,击实功不宜太大;等量替换法与大型击实试验结果接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这样便能获得更好的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吴芳智 《砖瓦》2022,(2):64-66
软弱地基换填多采用砂砾作为垫层,风积沙应用于软弱地基加固、路基填筑,应该根据其物理特性、击实特性进行研究,了解静力特性、强度和变形规律,制定出风积沙加固处理方法,了解风积沙施工应用效果.通过对某工业园创新创业产业园风积沙的物理力学特性、击实特性、静力特性、强度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园区后续建设施工提供依据,同时可...  相似文献   

16.
回填地基或路基在施工运营后产生沉降变形往往与浸水有关。通过对轻型和重型击实黄土的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浸水和不浸水条件下击实黄土的压缩变形随压力变化的规律,定义了浸水压缩变形影响系数,通过该系数反映击实黄土的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重型击实土的水稳定性优于轻型击实土,当击实土的含水量为相应击实能对应的最优含水量时,无论是轻型击实土或是重型击实土均表现良好的水稳定性;含水量低于最优含水量时,压实黄土遇水膨胀软化,水稳定性差;含水量高于最优含水量时,压实黄土遇水不膨胀,但浸水压缩变形影响系数仍较最优含水量试样的值要大些。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土的击实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击实试验的试验方法、试样制备、试验步骤进行了阐述,分别举出了粉土、粉质黏土、3∶7灰土的击实实例,并列出了工作中总结积累的经验数据,可供土工试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房晨 《门窗》2020,(4):207-208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是构成我国大多数公路工程项目的路面基层结构和支撑结构的重要基础材料,而水泥稳定碎石击实试验方法研究,则是探究如何通过有效的装料方式来降低混合料中粗集料的击碎程度。本文通过对重型击实方法的试验过程及控制方案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砂砾为试验对象,采用逐级填充试验与理论计算I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级配。根据压实度原理提出级配范围,以筛孔尺寸4.75mm通过率划分了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各结构类型。实试验结果表明,按水泥稳定砂砾骨架密实型级配范围配得的混合料的密实度大于其它类型混合料的密实度。说明了采用上述方法划分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组成结构类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对含细粒土砾试样进行不同含水率的承载比(CBR)试验,研究了不同击实次数、含水率对贯入量影响的规律;通过研究不同压实度土样承载比与击实次数、试样含水率的关系,分析探讨了影响CBR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击实次数增加,达到相同贯入量所需的压力增加;含水率超过最佳含水率时,达到相同贯入量所需的压力减小。压实度增加,土体的CBR提高,而击实次数少的土体CBR随压实度增加而提高的趋势更明显。该研究结果为云湛高速的路基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含细粒土砾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