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盾构法隧道较多采用直线环和转弯环管片的组合形式,以拟合各种曲线段隧道线路。以金华—义乌—东阳市域轨道交通工程为例,对硬岩盾构区间长距离缓和曲线管片排版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数学公式精确计算缓和曲线上的管片超前量,确定了隧道内缓和曲线上所需转弯环管片数量,根据转弯环管片楔形量对缓和曲线进行分段,并提出一种在缓和曲线上精确定位转弯环位置的管片排版模型,为缓和曲线上精确控制盾构姿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隧道和高铁施工测量中,测设点不能确保在缓和曲线段的中线上。为求得测设点移动至缓和曲线中线的距离和方向,提出了一种通过确定测设点所在的缓和曲线的法线,然后计算该法线处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方法,并明确了缓和曲线正算、反算的概念,建立了缓和曲线反算方程及二分法和改正数法求解过程。实际计算结果精度表明该计算方法精度高,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3.
完整和不完整缓和曲线在AutoCAD中的精确表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用三次样条曲线绘制缓和曲线的方法.基于缓和曲线参数方程可以用复合Simpson公式表示,推出了绘制完整缓和曲线所需等弧段数n和绘制不完整缓和曲线所需等弧段数n1的严密公式和简捷实用公式.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绘制缓和曲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徐海江  徐瑛 《山西建筑》2006,32(2):322-323
对各种形式的缓和曲线数与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合编程的统一计算方法,达到了缓和曲线基本形式的延伸与深入,进而统一计算的效果,解决了缓和曲线的电算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缓和曲线的作用与形式,分析了缓和曲线的要素,并结合各大设计院在道路设计中对缓和曲线长度的取值习惯,阐述了缓和曲线在各等级公路中的应用,从而实现道路行车的安全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彭头明  周舟 《四川建材》2009,35(3):193-193
道路工程线路平面总是由直线和曲线所组成。曲线按其半径的不同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在我国,道路工程大多采用螺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本文通过对道路中线圆孤施工放样技术按这种线型设计的线路中线的分析,寻求一种更精确、更快捷、更方便的中线圆弧施工放样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行车安全、舒适及视距要求,各级公路在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形式普遍采用犬半径圆形竖曲线。为更好地提高纵面线形的流畅性,改善行车视距,通过引进国外竖曲线设计方法,分析比较缓和竖曲线与圆形竖曲线的几何挣}生,提出在今后的道路设计中可酌情采用缓和竖曲线。  相似文献   

8.
道路工程线路平面总是由直线和曲线所组成。曲线按其半径的不同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在我国,道路工程大多采用螺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本文通过对道路中线圆孤施工放样技术按这种线型设计的线路中线的分析,寻求一种更精确、更快捷、更方便的中线圆弧施工放样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
为降低司机操纵难度、提高运输效能,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实时速度曲线规划算法来优化列车操纵指导。该算法首先通过分析二次规划的优化结果,确定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与输出形式;并以大量优化结果作为样本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确定模型的结构与权重;最后将训练出的模型与输入构造模块和牵引计算模块相结合,设计出整个算法流程。为验证该规划算法的正确性、实时性和节能性,分别在虚拟复杂线路和实际线路上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实时计算的前提下,利用该算法所得的速度曲线与基于二次规划的离线全局规划算法的速度曲线相吻合,且相比于优秀司机的操纵结果节能5.98%。  相似文献   

10.
从二个独立的直角坐标系出发 ,分析中插缓和曲线点位坐标计算的完整模式 ,说明中插缓和曲线有别于一般缓和曲线的两种基本关系 ,指出有效选用连接参数m值在准确计算中插缓和曲线完整点位坐标避免曲线断链的重要作用 ,结合实例阐述任意测站坐标变换技术计算中插缓和曲线点位坐标的公式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几种缓和曲线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仅就完整的缓和曲线探讨实际测量中经常遇到的几种关于缓和曲线的计算方法,如曲线上任意里程的坐标及边桩坐标;直线与缓和曲线的交点;以缓和曲线为边界的面积。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公路平面缓和曲线的自身特性推导出曲线长度计算公式,为精确计算曲线上的工程数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公式是简便、适用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MicroStation的绘制缓和曲线功能,详细解释了MicroStation中克罗思奥迪(Clothoid)螺旋线各参数具体意义和计算公式,给出了MicroStation中绘制缓和曲线的详细方法和示例。缓和曲线在CAD上的精确表示,为线路曲线平行线绘制、面积与交点坐标计算等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铁路在设计时为了尽量利用原勘测勘探资料,对较长的缓和曲线未及时按规范进行调整,存在缓和曲线较长的情况;当采用较长缓和曲线时,通过对行车的安全性与平稳性计算,来分析采用较长缓和曲线能否满足车辆运行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5.
缓和曲线作为道路平曲线线性要素中的重点,是一种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大、转向一致的两圆曲线中的连续变化曲线。缓和曲线作为公路平曲线的重要线性要素,因为受到环境、拆迁限制及经济因素的约束,使得公路线性设计通常不能安排较长的缓和曲线,倘若不小心就会引起缓和曲线长度不够的情况,一般会满足一个条件却忽视另一个条件。想要获得较好的平面线性就必须要合理地使用缓和曲线。文章根据设计实践和对于路线设计规范的了解,就公路缓和曲线应用条件及使用注意部分做着重叙述,希望可以获得平面线性设计的合理、连续、均衡性。  相似文献   

16.
列车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用弹性地基上Timoshenko梁及其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解计算得到地基表面与路堤之间的反力。将其视为作用于地基表面的荷载,以单位移动荷载引起的半空间地基内部应力解为基础,对反力在作用空间上进行积分,得到了列车速度小于地基中Rayleigh波速时,列车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稳态应力响应解答。通过与列车振动现场测试结果(路堤位移和速度)的比较,证明了所采用模型的合理性。给出了应力及其分布随时间和空间坐标的变化,分析了应力的特性及分布规律,发现列车经过时在地基中产生的动应力是一种以压应力为主的循环荷载。动应力的空间分布与地基表面作用静力荷载(如条形荷载)产生的应力分布相似,但随列车运动而呈动态变化。还研究了半空间地基的土性和列车速度对应力的影响,发现剪切模量对应力的影响与车速有关,列车速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当速度比超过0.6时,而泊松比仅对水平应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唐善婷 《山西建筑》2009,35(19):290-291
对缓和曲线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给出缓和曲线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用VB程序计算缓和曲线元素和主点桩号里程,结合工程实例指出该程序能提高计算缓和曲线的精度和效率,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类型法和积木法等传统的方法在计算线路中线坐标时都是不同的线形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而且总结出的缓和曲线计算公式无法完成如卵形曲线、"水滴形"曲线、D匝道等构形中的非完整缓和曲线段的坐标计算。本文主要采用SINPSON公式法对复杂曲线道路中桩坐标进行研究,提出适用于一种高次缓和曲线中桩坐标的通用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9.
车辆轮轨动力作用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 言  现有的轮轨作用实验大部分是对机车进行测试的 ,在进行川黔线的小半径列车提速动测实验的同时 ,也着重分析了实验列车的车辆的轮轨动力作用。机车车辆由于在构造、功能等方面的不同 ,因此在轮轨相互作用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仅对车辆的垂向力、横向力测试结果作初步阐述。1 测试线路条件  测试线路为典型的山区小半径曲线 ,半径 2 5 0m ,超高10 5mm ,缓和曲线长 6 0m ,轨距加宽 15mm ,木枕线路 ,石渣道床 ,轨撑隔 1加 1对 ,防爬器和拉杆隔 4或 5个加 1对。测点为 3个 ,其中P2、P3点在同一断面上。测试的列车是…  相似文献   

20.
尉备战 《山西建筑》2002,28(2):144-145
在现场施工放样时,经常遇到在曲线上的放样,特别是线路位于缓和曲线上时,计算更为繁杂。为此利用积分公式推导求出内外缓和曲线上点的计算方法,并借助CASIO-fx45000、CASIO-fx48-4800计算器编程来实现。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缓和曲线上放样具有快速、精确、简便和易于实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