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文从不完全契约视角提出跨境水资源冲突的根源是水资源所有权不明确、契约参与方的有限理性和第三方监管缺失。在图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分析跨境水资源冲突各主体策略的状态转移及稳定性,并以伊犁河水资源冲突事件为案例,尝试给出伊犁河跨境水资源冲突可能的解决方式。结果表明,水权交易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跨境水资源权益协商模式,对化解跨境水资源冲突的稳定性效果更优。研究结论可为化解跨境水资源冲突、促进跨境水资源治理体系变革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重大工程投资项目绿色冲突愈发强烈,寻求有效手段化解绿色冲突是重大工程投资项目成功建设运营的重要支撑。论文从冲突主体和行为因素之间的影响力出发,强调绿色冲突中冲突主体与冲突行为的联动作用,构建“利益相关者-环境风险因素”2-模网络,选取2000-2018年中国发生的53起重大工程投资项目绿色冲突案例,以“中间人”角色为抓手分析重大工程投资项目绿色冲突的特征及关键环节,从而化解绿色冲突带来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冲突网络密度为0.457 1,内部黏性较强;当地政府办公室、环境保护部门、当地民众、媒体等利益相关者不仅在绿色冲突网络中中心性最高,有最强影响力,而且向群体内外交流的角色作用也最强,有最为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强烈的信息交流意愿。因此必须建立环境风险预警系统,把解决关键环境问题与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同时放于化解绿色冲突的首位。  相似文献   

3.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重大工程投资项目绿色冲突愈发强烈,寻求有效手段化解绿色冲突是重大工程投资项目成功建设运营的重要支撑。论文从冲突主体和行为因素之间的影响力出发,强调绿色冲突中冲突主体与冲突行为的联动作用,构建“利益相关者—环境风险因素”2-模网络,选取2000—2018年中国发生的53起重大工程投资项目绿色冲突案例,以“中间人”角色为抓手分析重大工程投资项目绿色冲突的特征及关键环节,从而化解绿色冲突带来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冲突网络密度为0.457 1,内部黏性较强;当地政府办公室、环境保护部门、当地民众、媒体等利益相关者不仅在绿色冲突网络中中心性最高,有最强影响力,而且向群体内外交流的角色作用也最强,有最为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强烈的信息交流意愿。因此必须建立环境风险预警系统,把解决关键环境问题与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同时放于化解绿色冲突的首位。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对日益短缺的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和国际水污染的加剧,使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冲突此起彼伏,也增加了发生新冲突的可能性。确立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分配标准,开发替代水源,是协调这种冲突的有效办法。沿岸各国在分配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其次是生态系统的需求,之后是经济和社会需求;沿岸国在关注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的同时,也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积极开发各种替代水源。  相似文献   

5.
《迷人的海》以老海碰子为主人公,将其与小海碰子、海中险境的冲突与矛盾化解作为叙事的主要内容,呈现了老、小海碰子与大海以及老、小海碰子之间的“二元对立”矛盾冲突。文章立足于格雷马斯结构主义叙事学视角,将其叙事文本分解为行动元和符号矩阵。通过对行动元模式下的叙事逻辑、叙事转化公式下的表层结构以及符号矩阵下的深层结构研究,最终得出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矛盾抗争与最终和谐的寻根主题。  相似文献   

6.
《非开挖技术》2009,(3):50-50
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2月21日晚7时32分,管道局穿越公司承担的中亚管道伊犁河穿越B线主管一次回拖成功。 伊犁河穿越工程于去年11月3日开钻,12月18日,A线主管回拖成功;今年1月6日,光缆套管穿越成功。至此,中亚天然气管道关键控制工程——伊犁河定向钻穿越施工全面告捷。  相似文献   

7.
11月3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伊犁河畔,中亚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段控制性工程一伊犁河定向钻穿越工程正式开钻。 中亚天然气管道要实现2009年年底单线通气的目标,需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伊犁河和锡尔河两条河流的穿越。伊犁河是亚洲中部最大的内陆河,与中亚天然气管道交汇于哈萨克斯坦扎尔肯特市南,此次穿越长度达1.1公里,穿越深度30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长春市水资源的主要问题,并采用AHP方法研究了长春市的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管理策略。认为管理机构不完善,污水处理回用率低,水资源短缺是长春市的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而建立统一权威的机构、兴建污水处理厂、对污水集中处理回用、完善现有的引水工程、挖掘供水潜力等是主要的解决手段,并建立了长春市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据悉,我国目前已有804个县级以上单位推行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水务局模式,这种以“一龙管水”取代“多龙管水”的模式,使我国长期存在的“井水不犯河水”的水资源分割管理局面得到初步扭转。据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介绍,在水务局管水模式下,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资源调度上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过境水,逐步改变过去一个水系、一个水库、一条河道的单一水源向城市供水的方式,采取“多库串联,水系联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方式,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开展水源工程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城镇供水不…  相似文献   

10.
当地时间12月18日23时6分,中亚天然气管道控制性工程之一——伊犁河穿越第一条主管完成回拖,宣告伊犁河单线定向钻穿越一次成功。为穿越紧张鏖战46天的石油管道人,脸上终于露出灿烂的笑容。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缓解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政府试图改变三地分散配置水资源的原有模式,建立京津冀水资源统一配置平台。通过编制基于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京津冀细化社会核算矩阵,并利用乘数分解和结构化路径分析方法,揭示并比较了京津冀2种水资源配置模式下水生产供应部门变动对其他部门的经济影响和具体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统一配置后北京水生产供应业的带动作用下降,但注入资金在经济体系中的循环比重增加;天津、河北水生产供应业的带动作用上升,生产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增强,同时天津居民资本收入的比重提升。总体上,采取统一配置模式对京津冀产业联系有积极影响,因此建议京津冀地区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水资源配置机制,统筹各类水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一直处于被过度开发利用的状态。文章对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水资源效率的内涵,引入环境污染等负面因素,对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重新界定,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内涵进行补充,其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时空特征,以此来探讨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方法。文章在蓝水足迹与灰水足迹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解法,选择工业从业人员(劳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资本)、蓝水足迹(自然资源)作为投入变量,将工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变量,将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变量,构建了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9—2019年的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和区域的蓝水足迹具有波动性,灰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发现环境因素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规模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的因素在各个省份、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源于技术进步。因此建议长江经济带的不同省份可以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通过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结合等方式来提高规模效率、加强区域合作,通过投入产出要素的优化提高效益、减少水污染。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灰水足迹视角分析了2004—2014年新疆地区水资源退化趋势,引入脱钩指数分析其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剖析该地区水资源退化的原因。结果表明:2004—2014年新疆灰水足迹总体增加,水资源退化趋势显著;其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环境处于初步协调状态;农业扩大生产对水资源退化的影响力最大。因此,提出新疆应尽早调整产业结构,摆脱社会发展对农业的过分依赖,同时在产业转型中重点关注取水控制和污染防治,以实现新疆地区水资源反退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屯河灌区属大型灌区,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要产棉区,灌区水资源短缺,虽然通过加强用水管理和采取工程性节水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节水成效,但一方面缺水,一方面浪费的局面仍然存在。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水价不合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结合三屯河灌区实际,阐述了水价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灌区在水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水价宣传薄弱、水价成本不能适时调整到位及价格结构单一问题,提出加强水价宣传、适时调整上报水价调整方案及改革现行价格结构、使水价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变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费改税是国家以税收杠杆撬动水资源节约、推动可持续发展而出台的重要政策,自试点以来,水资源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整体提高了用水效率,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重要结论。但另一个重要且尚未得到证实的问题是,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同时,也是水资源需求的主要部门,水资源税改革是否也提高了工业用水效率?为此,假设我国没有进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采用GM(1,1)模型对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后的工业用水效率进行测算,通过比较测算值和统计值,分析水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应对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考虑到影响工业用水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故选取水资源禀赋、科技进步、环境规制、用水结构、社会因素、工业发展规模作为影响因素,并对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水资源税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工业用水效率,降低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企业在政策冲击下的“阵痛”期的过去,水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应会愈发明显。其中,影响工业用水效率最显著的因素是科技进步,这属于政府干预下的企业支出和财政支出。说明水资源税改革可以倒逼微观经济主体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工业用水效率,降低工业用水总量,缓解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压力。建议坚持节水优先,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节水设施和节水装置的普及程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完善水资源税改革机制体制,为水资源税改革全国推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费改税”是国家践行“节水优先”“两手发力”的重要手段和政策工具,精准的差别化税额标准能够有力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从试点地区水资源税税额标准的现实观察出发,基于水资源价值理论、经济学“地租理论”以及“PSR模型”解析空间差异对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制定的影响机理。并参照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影响水资源税征收标准的关键指标,按照地表地下划分类型,选取农业和特种行业作为行业代表构建3个多元回归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水源水资源税税额标准的影响因素差异。研究表明,水资源税税额标准是空间差异下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下水农业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受地下水超采面积影响较大,特种行业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受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不同地区、不同水源以及不同行业用水应实行差异化税额标准。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重度缺乏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1,水资源短缺与经济高速平稳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基于VAR模型,利用河北省2000-2015年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GDP总量、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相关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对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2)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3)经济增长对总用水量及总用水量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累计值均为负,农业增加值对农业用水量的脉冲响应累计值为正,农业用水量对农业增加值的脉冲响应累计值为负,工业增加值对工业用水量及工业用水量对工业增加值的脉冲响应累计值均为负;4)除农业增加值对农业用水量的贡献度和工业用水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度较高以外,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利用量的贡献度均比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以白洋淀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分析白洋淀流域水资源概况,从资源、生态两个角度阐述其管理体制的现状,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白洋淀流域的管理立法十分匮乏、缺乏统一的流域管理协调机构、没有充分体现公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水资源管理经费难以实现良性循环、水质水量管理权分散与重叠。建议从7个方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完善白洋淀流域的整体立法、集中流域水务管理权、建立流域管理的协商平台、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构建流域水资源产权制度、建立长效补水机制、加强执法和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9.
论文基于水足迹理论,利用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效益进行评价,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研究期间区域人口、产业和经济城镇化对水资源效益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经济效率与水资源贡献率有所提升,水资源压力不断增长;2)城镇化和水资源效益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3)产业和经济城镇化对水资源经济效率表现为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对水资源压力呈先加剧后缓解的倒“U”型减压特征,人口城镇化对水资源经济效率的表现与产业和经济城镇化对水资源经济效率的表现刚好相反;4)人口和产业城镇化对水资源效益产生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存在“门槛”现象,目前长江经济带产业和经济城镇化效应门槛已基本突破,仅部分西部地区的人口城镇化溢出效应门槛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高质量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解决水危机的重要方式。开展水资源配置研究,不仅可以提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推动水资源长效利用;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三条红线”控制下多目标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分析其当前水资源供需情况,同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获得规划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在2030年,在三条红线约束下南京市可供水量为34.41亿m3,缺水率约为8.22%。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用水仍占据水资源配置主流,环境用水配置增长较快。COD和氨氮得到较好控制,较为理想的实现了经济效益目标、社会效益目标、环境效益目标的三者均衡发展。根据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笔者提出供需协调、优化产业结构、“护”“治”结合以促进水资源高质量发展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