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120例 TIPSS 治疗的中期随访结果,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120例全部有中度以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随访方法有 US、内镜或/和食管钡餐、肝功能及血管造影等。结果:111例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2.5%。建立分流后门脉压力从术前的40.5±4.5cmH2O(1cmH2O=0.098kPa)降至23.5±3.5cmH2O 术后2周 Doppler 超声显示分流道流速峰值为106±68cm/s,脾、门静脉血流速度较术前增加50%以上。术后4~6个月内死亡9例。分流道狭窄或闭塞22例,占随访病例的25.0%。再通成功12例。随访病例的通畅率:首次通畅率为75.0%,第二次处理后的累计通畅率为88.5%。结论:TIPSS 的技术成功率高,降低门脉压及即刻止血可靠,但术后分流道狭窄、阻塞的发生率较高,以 Z 型支架组尤为突出,因而强调术后应定期随访,以及早发现、处理分流道异常。TIPSS 后肝功能衰竭主要见于 Child C 级患者。  相似文献   

2.
TIPSS 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11例。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其中9例在入院前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史。手术成功10例,失败1例。2例于 TIPSS 术后1月并发肝性脑病,2例于术后1~5月再次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腹腔内出血。肝性脑病的原因与分流量大小和术前肝功能状态有关,支架应建立在门静脉主干旁左右分支为宜。本文还介绍了 TIPSS 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IPSS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TIPSS加断流术治疗.治疗时伴有中度腹水41例,重度腹水8例,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肝功能为A级11例,B级37例,C级12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静脉中、重度静脉曲张.治疗分两步进行,首先行TIPSS治疗,2周后再行断流术.结果 TIPSS术后无近期分流道阻塞、再出血和死亡,食管静脉曲张显著减轻.1~5年随访,肝内分流道阻塞率、出血复发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1.9%、3.5%和7.0%.结  相似文献   

4.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30例,29例手术成功,1例失败,7例出现并发症。29例患者术前平均血总胆红紊为25.12±9.80mmol/l,术后为50.46+34.50mmol/l,术前血氨平均为152.33±65.30μg/dl,术后为233.33±99.96μg/dl。作者分析了并发症的成因,认为肝性脑病、黄疸与肝功能状态与分流通道直径大小有关,其他并发症如肝内多发脓肿、肺内感染、菌血症等与伴随疾病和操作技术有关。本文介绍了 TIPSS 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治疗原原则,讨论了TIPSS的适应证及并发证。  相似文献   

5.
任伟新  玄祖旗  陈鹏  贺晓晔  刘晓 《工业加热》1995,(4):201-203+211
报告了12例应用 TIPSS 并 SEEV 治疗 CPH 合并上消道出血的临床研究结果。技术成功率91.7%。分流道为10mm。门脉平均压力由术前的43.2±5.3cmH2O,降至术后的26.8±3.4cmH2O。术后随访6~12月。分流道狭窄1例。3个月内死亡3例。初步结果表明:1.TIPSS 是治疗 CPH 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新的有效的方法,近中期疗效满意。2.TIPSS 同时行 SEEV 对减少再出血,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是非常有效的。3.支架以 Wall-stent 为最佳。4.对曾有过肝性脑病,肝功能差者,要加强预防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诱发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后肝性脑病(HE)的潜在因素,探讨预防措施。资料和方法:1993年3月~1997年3月间行TIPSS264例,分析与HE相关的因素有: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肝硬化及肝萎缩程度,急诊或择期分流,所使用支架类型及直径,术中有否栓塞胃冠状静脉,术后门一腔静脉梯度压(PCG),血氨浓度,Doppler超声波显示的血流方向。结果:HE发生率为16.03%(33/212),其中术前存在HE症状、术后加重2例,术后无其它诱发因素、新出现HE症状31例。HE的发生率与肝功能分级之间呈高度相关(γ=0.86)。内支架直径与HE的关系:直径8mm组HE发生率为7.31%(3/41)。直径10mm组发发率为17.54%(31/171),两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1)。Doppler超声显示门静脉属完全离肝型、部分离肝性及向肝血流型HE发生率分别为60.0%(21/35)、13.56%(8/59)、3.38%(4/118),三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1)。统计结果还表明,术后HE的其它高危因素有明显肝萎缩、分流道较直、术后PCG明显降低(≤10mmHg)、急诊病例、术后血氨持续增高及术中未栓塞曲张的胃冠状静脉。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与HE相关的诸多因素中,作用最大者为肝功能分级,其次为所用内支架直径、术后门静脉的血流方向。患者的年龄、性别、所使用支架的类型与术后HE的发发率无相关性。结论:TIPSS后HE的高危因素主要有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所用内支架的直径较大及术后门静脉呈离肝血流。从严掌握适应证、用直径≤8mm支架及术中栓塞胃冠状静脉可减少H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5例经颈静脉途径肝内分流术(TIPSS)后肝性脊髓病(HM)的临床表现。资料和方法:5例均有乙型肝炎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TIPSS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萎缩明显,术后分流道通畅。曾做脊髓MR14例,1例做脊柱CT和脊髓造影。5例均行腰椎穿刺。结果:5例于TIPSS后4周~4个月出现进行性下肢痉挛性瘫痪,1例伴上肢无力,1例伴有尿失禁。5例术后有1次以上(1~6次)HE发作史。体检发现患者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浅感觉正常,1例深感觉减退,除1例外,其余无明显肌萎缩表现。受累节段椎管影像学检查及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均无异常。5例均有术后持续高血氨及低蛋白血症。结论:TIPSS术后出现进行性下肢痉挛性瘫痪、不伴有感觉障碍者应考虑HM。与TIPSS相关HM的高危因素有术前明显肝萎缩、术后持续高血氨及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IPSS技术在治疗门静脉癌栓合并门脉高压中的技术特点及禁忌证.方法16例门静脉癌栓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9例门静脉主干完全堵塞,7例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有不同程度栓塞;6例合并门脉海绵样变;1例单纯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单纯顽固性腹水;1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顽固性腹水.结果 16例中11例患者成功行TIPSS治疗,技术成功率约68.8%,门脉压力从术前4.9kPa降至2.4kPa,平均降低2.5kPa,腹水减少或消失,症状缓解,平均生存136d.5例失败.结论 TIPSS是治疗门脉癌栓引起的上消化道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院随访实施TIPSS治疗的65例病例的疗效及经验.方法 65例肝硬化和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行TIPSS治疗.术前、后测量门脉压力.术后通过超声、食管钡餐随访检查,发现分流道狭窄者再次行介入治疗.随访时间为3个月~6年(平均18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6年再发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数分别为:0、2、10、5和0例.出血的原因为分流道内血栓形成及肉芽组织增生所致狭窄,经溶栓、球囊扩张或内支架置入后使多数分流道再通.再通未成功的2例均因导丝不能通过分流道而行内科治疗.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介入治疗大肝癌中使用PVA栓塞微粒的作用.方法 73例大肝癌患者,肿瘤直径在8.4~20.4 cm,平均12.3 cm.肝功能Child分级均为A级.在TACE治疗中除使用碘油和化疗药物外,还使用PVA栓塞微粒,71例为100mg, 200mg和50mg各1例.观察术前和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和肿瘤缩小程度.结果肿瘤缩小程度:平均缩小3cm(P<0.001);对肝功能影响: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清白蛋白和白球蛋白比不同程度降低(P<0.001).在7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在重度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 C级,行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结果 19例门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手术均获成功.18例即刻止血成功;1例无效,行TIPSS治疗.1~12个月随访期内,再出血14例;死亡15例;4例存活.严重合并症1例,为腹腔内出血,行开腹探查.结论对于Child C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条件下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止血效果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TIPSS 分流道狭窄的影像特征及狭窄的形成机制。材料与方法:58例 TIPSS 术后病人行89人次的血管造影复查,除对分流道的造影表现及其伴随改变进行描述外,对分流道狭窄者按其形态、位置及程度进行分组统计和分析。结果:58例门脉造影复查者中,22例分流道通畅,21例分流道狭窄(分流道直径50%),15例分流道闭塞。累积狭窄与闭塞者36例(62.1%)。分流道狭窄的好发部位为引流肝静脉和分流道内。引流肝静脉狭窄多呈偏心性,分流道内狭窄呈向心性。结论:1)TIPSS 分流道狭窄以引流肝静脉与分流道内为多见,且引流肝静脉狭窄多呈偏心性,分流道内狭窄呈向心性。2)分流道狭窄与分流道血栓形成、支架末端刺激以及异常血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根据150例 TIPSS 临床资料,作者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各种操作方法,临床应用情况。分析结果显示:用新设计的 Richter 穿刺针,联合使用 B 超及透视导向穿刺肝内门静脉是实用、合理的方法,使操作更简化、安全,平均操作时间从早期的7小时降到约2小时,也降低了因操作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治疗的相关的并发症,了解经皮CT导向下的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本组共分析了92例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患者,合计177个病灶,在CT导向下对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每例患者均先后完成1~4次射频消融治疗,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所治病例中未出现相关性死亡.射频消融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肝被膜下出血3例,肿瘤内出血2例,进行性低血压1例,急性心包积液1例,一过性肝功能失代偿1例,胆汁瘤2例,肝内局限性胆管扩张3例,观察到肿瘤种植1例.结论CT导向下的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安全的治疗肝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肝功能及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及疗效评估。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因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和)难治性腹水、脾功能亢进患者82例,进行TIPS及曲张静脉栓塞和(或)脾动脉栓塞术,其中肝功能Child?蛳 Pugh分级A级 14例, B 级43例,C 级25例。随访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肝功能、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结果 TIPS手术成功率为100%。73例随访3 ~ 24个月(平均12.25个月)。66例生存,16例死亡。患者术后1周肝功能下降,2 ~ 4周、3、6个月和1年肝功能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患者脾功能亢进无明显改善。结论 TIPS术后因医源性机械损伤及门脉分流,短期内肝功能受损。但从中、远期来看,对肝功能影响较小。TIPS术对血象无明显影响,脾功能亢进所致血象改变无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部分脾栓塞术(PSE)联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肝功能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85例,45例经TACE及PSE联合治疗,40例单纯行TACE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变化.结果术前,A、B两组患者的TBIL、ALT、ALB及Child-Pugh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长期观察,TACE加PSE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较单纯T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介入化疗高效、低毒的特性,探索为伴肝功能不全的晚期肝癌患者提供治疗机会的方法。方法对120例伴肝功能不全的晚期肝癌患者按照TBIL、BIL、ALT等肝功能数据以及腹胀、腹痛、纳差、少尿等临床症状表现,采用个体化、小剂量供血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及一般状况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复查,97例(80.8%)患者TBIL、BIL、ALT短暂升高,23例(19.2%)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变化。术后3周复查,86例(71.7%)患者TBIL下降50%以上,32例(26.7%)患者下降30%,AL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有所下降。112例(93.3%)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缓解,KPS评分由原10~40分(中位20分)提高到20~60分(中位40分)。结论对于已伴有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重症肝癌患者,果断把握治疗时机、严格掌控操作技术,采用小剂量动脉灌注化疗,同样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3例中晚期HCC患者,TACE术后3 ~ 5 d口服甲磺酸索拉非尼。期间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患者由延续护理小组成员跟踪随访,予以健康教育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TACE术后均口服索拉非尼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22例)和一过性肝功能损害(23例)。出院患者均得到定期随访和延续护理。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采用院内观察结合院外延续护理的方式护理此类患者,可减轻治疗期间并发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 131 I-HAb18F(ab’) 2 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价值。方法8例合并门脉癌栓的晚期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超选择灌注 131 I-HAb18F(ab') 2 临床治疗性试验,剂量:0.75mCi/kg。分析症状、卡氏评分、肝功能、AFP及肿瘤CT等影像变化,随访近期疗效。结果7例疼痛患者中,3例症状缓解。3例卡氏评分增加、4例稳定。6例AFP异常患者治疗后3例下降。全组病例用药后肝功能损害均无明显加重。1例无明显症状的弥漫型肝癌患者治疗后病灶减少;余7例中,瘤体增大5例、缩小2例,其中,PR2例,临床有效率28.6%。本组1例1年随访时生存。结论经肝动脉灌注0.75mCi/kg 131 I-HAb18F(ab') 2 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肝功影响小,对门脉分支癌栓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灌注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TACE 抵抗性肝细胞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9月,行介入治疗的58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中,13例患者出现TACE 抵抗,并行经导管灌注贝伐单抗联合TACE。术后依据mRCIST标准评价肿瘤反应,观察患者体能评分、肝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无疾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13例患者中PR 2例,SD 8例,PD 3例。ECOG评分改善者6例,肝功能改善者6例,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356.5 d,中位生存期410.0 d;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灌注贝伐单抗联合TACE,在治疗TACE 抵抗性肝癌中疗效肯定,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