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正>北京印刷业发展现状分析北京市印刷行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截止2015年底,北京市印刷企业共计1636家、主营业务收入296.3亿元、企业利润22.2亿元、企业资产总额491.1亿元、从业人员6.04万人。通过对北京市印刷业统计资料的分析,剖析北京市印刷业不同领域(包括出版印刷、包装印刷、商业印刷)在经营情况、企业分布和绿色环保方面的情况,力图对北京印刷业的现状给出较为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今日印刷》2012,(2):86-86
数字出版对传统书报刊印刷业的j中击正大步扩张。30年前,我国书刊印刷占据印刷市场90%的份额,如今仅占百分之十几,这足以说明市场变化之迅速。目前,在出版印刷市场份额日益萎缩的形式下.包装印刷却异军突起,为传统印刷开拓出一片广阔的“蓝海”。与不断萎缩的书报刊印刷业相比,包装印刷业的产值可谓节节攀高。近年来,我国包装印刷行业在不断向前推进,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包装印刷企业达到几亿、几十亿的规模。据北京印刷协会的统计数据,2010年包装印刷企业仅占北京印刷企业总数的14.6%,但利润却占到所有印刷业的80%。  相似文献   

3.
从国外来看,特别是欧美市场,凹版印刷主要应用于三个领域:杂志、产品目录等出版印刷业;商品包装印刷业;以及以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和装饰材料为主的特殊用途领域。凹印市场份额:占杂志和产品目录印刷市场的30%~40%,占包装印刷市场的35%~45%,占图书印刷市场的25%。GfK市场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在包装印刷领域,对于大多数品牌产品企业,凹印优先于其它印刷工艺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
<正>201 4年6~7月,《数码印刷》集中走访了北京部分数码印刷企业,通过与企业经营者的深入交流,北京数码印刷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和面貌也逐渐在眼前清晰了起来。《数码印刷》已经走访过了中国内地诸多地区的数码印刷市场,各地区数码印刷市场和企业均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和模式。如,传统印刷发达的广东其数码印刷业已趋于产业化,与传统印刷更为接轨;经济快速发展的江浙的数码印刷业呈现出快速  相似文献   

5.
任玉成 《印刷技术》2012,(19):14-16
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凭借丰富的出版资源吸引了众多出版印刷企业,北京出版印刷市场也发展得风风火火。然而在出版领域备受数字化冲击的今天,加上来自廊坊等地印刷企业的竞争压力,北京地区的出版印刷企业正在面临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从Drupa2000印刷展览会谈起从Drupa2000印刷展览会及我国主办的“Drupa2000来到中国”报告会上获悉,出版印刷业是当今世界上第三大产业部门。据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5月18日发表的印刷业权威人士彼德·马什之文得知,传统出版印刷业1999年的总销售额为5 000亿美元以上,如加上近代电子出版印刷,大约也在7 000亿美元以上。虽然近年来网上出版业迅速发展,对传统出版印刷业构成较大的冲击,但传统出版印刷业仍保持总产值不变的发展势头。出版印刷业发展印刷高科技、利用高新技术已成为出版界的共识。2000年Drupa印刷展览会就是面…  相似文献   

7.
《印刷技术》2024,(1):17-23
<正>近年来,数字印刷作为印刷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超强的发展韧性与发展潜力。2023年,数字印刷市场呈现诸多变化,数字印刷企业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在新旧年份交替之际,我们诚挚邀请了按需出版、图文快印、影像输出和个性化包装4大领域的优秀数字印刷企业代表,回顾总结2023年的工作,畅想2024年!  相似文献   

8.
沈剑毅 《印刷杂志》2012,(12):32-33
<正>传统出版印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继续存在和发展。但随着数字成像技术、数字网络技术和数字传感技术在印刷业的广泛应用,印刷数字化已经成为印刷业发展的潮流,进行印刷数字化转型和探索高新印刷技术应用是传统印刷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传统出版印刷企业的转型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北京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乐友文化信息咨询中心等单位,将于2003年4月9-12日在北京举办出版印刷行业高层管理研修班。研修班将邀请部分政府官员、著名学者探讨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邀请国内外知名印刷企业家,探讨现代印刷企业的管理和印刷业的发展问题;邀请国际著名企业的高级培训师,进行领导艺术和管理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的逐渐推进和落实,北京印刷业面临着排放治理、企业外迁的双重压力,同时也伴随着印刷成本上升、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的生存挑战。面对重重压力,每个企业都在思索着未来的转型出路。对出版印刷市场而言,我们认为目前还是一个典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中国的高速喷墨印刷市场迎来"井喷",越来越多的用户想要入手生产型喷墨印刷设备。但市场上的品牌众多、机型繁杂。本文从多维度出发,分析了喷墨印刷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生产型喷墨印刷解决方案。2019年,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将推动印刷业数字化升级和"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同时,有关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部署推动按需出版印刷领域印刷委托书、版权页和样本交送等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对于出版印刷业来说,这将是按需印刷得到广泛应用的良机。  相似文献   

12.
<正>京津冀包装印刷圈是三大包装印刷区域带之一—环渤海的核心区域,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包装印刷业充分发挥了地区资源优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仅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全国包装印刷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以往业内对京津冀印刷包装业的关注多集中在出版印刷领域,而对于软包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有关数码印刷发展的热门话题非高速喷墨印刷莫属了。几乎业界所有的大型印刷展览会、行业论坛都要与高速喷墨印刷这个词联系起来,国际上的行业专家也频频发表观点探讨高速喷墨印刷的未来,设备供应商更是紧抓机遇,倾力推出其高速喷墨印刷力作,越来越多的供应商进入了该市场,新机型和升级机型的喷墨印刷机正在不断涌现。喷墨印刷经过3年的市场试水,从概念到成熟,再到市场检验,给印刷业带来了许多期待,喷墨印刷逐渐被市场认可,也给市场带来了实质性的变革和冲击。出版、票据、商业、包装印刷领域均因此而受益,也加快了该领域的数字化进程,这个市场正在加速发展。尽管业界都预测高速喷墨印刷将是胶印杀手,但目前从市场情况来看,喷墨印刷机的销售量还不大,其并没有走进更多、更广的应用领域,高速喷墨印刷被高调推入市场,给印刷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高速喷墨印刷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吗?目前高速喷墨印刷在全球的市场走向如何?高速喷墨印刷将为印刷业带来怎样的变革?高速喷墨印刷在国内的发展瓶颈及市场机遇何在?对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董瑛、柯达亚太区数码印刷业务发展总经理王兵、北京豹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康英、日本网屏(中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印刷计价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印刷出版行业,尤其是印刷企业的各位经理人。我们印刷出版企业和行业虽然也在不断地进行思考、探索、研究、交流、试验、总结,但至今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印刷计价模式。甚至可以说,对印刷计价的方方面面,各位印刷经理人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种状况需要业界同仁共同努力、设法改变,才能有利于出版印刷市场的规范和我国印刷业乃至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应当说这也是广大印刷经理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和欲有所作为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5.
出版印刷业在发展过程中,印刷商经常会碰到这样的要求,不论是数字印刷、商业印刷还是包装印刷,各类出版印刷物都要求将不同格式的文件、甚至不同装订风格的文件安排在一个印版上.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要逐步对外开放出版物分销市场、广告市场、印刷市场,对出版印刷业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drupa 2008上初显峥嵘,drupa 2012上璀璨绽放,有专家断言,印刷业的未来将主要依靠喷墨印刷在包装行业和工业印刷领域的应用而发展;随着在印刷幅面、印刷速度和印刷质量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喷墨印刷将成为整个印刷业未来发展的主推器。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喷墨印刷已形成了不同的技术流派,诸多关键元素(如喷印头、墨水等)仍在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中,以满足不同的市场应用需求,促使众多行业发生变革。在印刷领域,喷墨印刷在按需出版、按需印刷、商函账单、UV局部上光等方面大有发展空间;在装饰领域,家居装  相似文献   

17.
《今日印刷》2004,(9):41-42
出版印刷业在发展过程中,印刷商经常会碰到这样的要求,不论是数字印刷、商业印刷还是包装印刷.各类出版印刷物都要求将不同格式的文件、甚至不同装订风格的文件安排在一个印版上。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要逐步对外开放出版物分销市场、广告市场、印刷市场,对出版印刷业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绿色印刷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印刷业比较早实现市场化,其结果是结构不合理,这也成为阻碍印刷业进一步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以出版物印刷企业为例,在出版物的生产销售链条上,印刷企业工价偏低。在出版产业的编、  相似文献   

19.
<正>一、印刷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早在2006年,美国印刷行业协会就指出印刷业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利润下降,服务在企业赢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二是印刷企业向包装印刷方向延伸;三是企业间的整合会加剧。这几年,发达国家印刷业大都呈现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企业数量下降,产业集中度提高,这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应对市场压力的有效手段。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倒逼早已供过于求的中国印刷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经过6年左右的努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配合我国印刷机械行业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帮助企业了解印刷业未来发展的政策取向、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及技术趋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机械分会于2010年5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印刷装备工业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