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35)
我国的传统数学教育只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和最终结果,而对于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培养却不够重视。这样的教育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作为数学知识的传递者,我们应该潜心研究出一套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说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3)
数学属于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新的教学大纲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引导。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学习视角,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7):75-77
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之前教师都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上,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发展性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8)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明确指出了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改变课程实施的现状,提倡学习型教学。"培养小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和勤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和分析的能力。生本教育是尊重生命和儿童本质的先进教育理念,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7):92-93
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同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不同,这也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这一层面的因素。数学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科学设计数学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4)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促进着学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教学实用性的不断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一背景下,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学情境创设,数学教学实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探讨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
在我国愈加重视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讨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35)
小学数学是锻炼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理论理解能力的重要学习科目,应当从青少年学习认知能力的角度出发深化其内在的教育意义,促使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成为当下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发挥数学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作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与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教育机构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作为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和过渡阶段,改革学生原有的被动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本次教改的核心任务。文章主要从课前预习、课堂实践、课后复习等角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实现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3)
目前,全国教育行业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师及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