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南方区域电网中长期电力统一交易模式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通过市场手段促进区域层面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南方区域省间电力资源余缺调剂,基于南方区域各省电力市场建设情况,提出符合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南方区域中长期电力交易基本规则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市场管理、中长期交易机制、衔接机制以及适应现货市场的交易结算机制.该规则设计结合南方区域的经济发展结构、能源分布特点,在最大程...  相似文献   

2.
中长期交易与现货市场的衔接是现货市场建设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之一.山西发用两侧均参与的集中式现货市场已在各类典型电网运行方式下经过多次结算试运行.文章对山西在市场化中长期交易与现货市场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尽快建立容量补偿机制、开展适应现货市场的中长期分时段交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结合现货结算试运行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标准化金融交割曲线的现货市场建设路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深化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加快建设电力现货市场已成为后续的重要任务。基于中国现货市场建设存在的众多现实制约因素,探讨了目前建设现货市场的核心目标与模式选择问题,从"发用电双方竞争关系形成"的角度出发,设计了电力现货市场的"三阶段"建设路径,提出了一整套中长期交易电量在现货市场上的执行、分解与结算方法。所提出的路径设计有利于抓住现货市场建设的核心目标快速起步,实现现货市场与中长期电量交易的兼容与协调运行。最后,从用户侧和发电侧两端分别对所提出的市场机制给出了算例分析,并分析了不同用电行为的市场主体的结算特点,体现了该结算方案有利于用户响应系统调峰需求,实现激励相容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跨省区中长期市场交易,进一步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需要完善我国跨省区中长期交易机制。首先从市场特点与存在问题两方面分析我国跨省区中长期市场交易现状,其次梳理美国PJM、伊比利亚、北欧、英国几个典型电力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交易品种、区域间协调机制等市场信息,然后从市场类型、中长期与现货市场协调方式、电力金融市场、新能源消纳促进机制、成交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欧美电力市场与我国市场的差异,最后结合国外市场相关机制对我国跨省区中长期市场发展提出思考,分析欧美电力市场经验对我国市场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根据南方区域统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规划部署,南方各省区将于2020年底前具备开展区域电力现货市场的基本条件。本文首先针对海南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面临的"大机小网"、"多类均衡的电源结构"、电力交易中长期交易起步较晚等现实情况,总结了海南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关键问题;然后,从中长期交易品种设计、现货市场价格机制、核电参与竞价机制等方面对电力现货市场关键机制展开比对研究;最后,基于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原则和框架,结合海南电网实际情况,提出了海南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分阶段实施路径,为海南电力现货市场方案设计以及其它省级现货市场机制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现货市场是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环节,同时对推进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打破电力行业垄断、实现电力资源市场化的合理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分析国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经验,结合四川水电清洁能源大省、电网结构复杂的特点,从市场模式、市场主体、交易品种、电价机制、结算机制以及弃水量大、阻塞断面较多、弃水期与非弃水期市场差异化较大等问题出发...  相似文献   

7.
《电网技术》2021,45(9):3417-3423
指出了现阶段建设与现货市场相配套的电力零售市场是电力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架构、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基础。介绍了国外成熟电力零售市场的建设经验,分析了现货模式下零售市场的业务构成和电力零售市场建设的关键问题,从零售市场交易方式、零售电价的形成机制、零售结算、保底服务机制和零售市场秩序管理等5个关键方面,结合我国现阶段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情况,论述了电力零售市场的设计中所要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符合改革政策纲领、尊重电力市场发展客观规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力中长期市场经过多年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整体市场形态发生改变,中长期交易在实现市场衔接与融合、支撑新能源入市与消纳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文中首先梳理了现阶段下中长期市场的建设关键要点。然后,从交易规则差异性、与现货市场衔接、两级市场协同以及绿电市场运营 4 个方面对当前中长期市场的交易机制进行回顾与评述。最后,从市场统一与绿色发展的角度对未来中长期市场的建设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力市场建设路径优选及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电力市场建设是重中之重,设计一条合理的电力市场建设路径对于从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平稳过渡、最终达成目标市场模式尤为重要。文中基于对中国电力系统运营现状、电力市场基本模式、国外电力市场建设经验教训等的分析,建立了适应中国电力市场建设路径优选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开展"先期开展中长期电量交易、再开展现货交易"的可行性,并进一步设计了其具体实现路径,对路径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考虑到中国新能源消纳、电网安全约束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建议中国应由中长期电量实物交易和均衡调度,逐步过渡到中长期差价合约和集中式现货市场,并适时建设辅助服务市场和电力期货等电力金融市场,最终达到建成体系完备的市场目标。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菲律宾电力市场改革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菲律宾电力市场的市场构成、交易机制和市场运行流程,并对其调度和交易分离的现货市场运行经验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菲律宾电力市场的全电量竞价、净额结算,节点边际电价,计划中的辅助服务市场和能量市场联合优化一体化出清,以及双结算体系的特点。最后从市场注册、交易组织、交易执行、交易结算、信息披露、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构建适宜于清洁能源消纳的现货市场是当前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重点,提出一种含双边储备市场及绿证交易的现货市场交易机制。首先,引入促进风电并网交易的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结合当前国内清洁能源市场形势,提出绿证强制交易配额制度,确定绿色证书交易数额及定价模型。其次,为减少风电因投标偏差产生的高额考核费用,引入风电商参与购售电交易的双边储备市场。在该市场机制下,火电商作为交易电量的提供者与风电商进行购售博弈。采用古诺模型和鲁宾斯坦模型相结合后的变形模型,对双边储备市场的交易电量和交易电价进行求解。然后,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和场景缩减技术模拟风电的实际出力,代入函数模型对发电商的利润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同时参与日前市场与双边储备市场进行交易的风电商可以合理规避偏差惩罚,同时各个发电商的购售利润均有提升,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auction-based electricity markets from the viewpoint of a power company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market design. Optimal trading strategies under uncertainty are developed by abolishing the widespread assumption that a single company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market price. The resulting trading strategies explain the high prices and the high volatility observed in real electricity auction markets and show to what extent power companies can manipulate the market price. From these trading strategies, we derive critical points in market design and formulat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that characterize a competitive electricity auction market. Unfortunately, these conditions are far from being realizable in practice, from which follows that electricity auction markets cannot be competitive.  相似文献   

13.
微电网电力市场交易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微电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系统(multi-agent,MAS)的微电网电力市场交易模型。考虑到电力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应用博弈论对微电网竞价策略进行分析。由于微电网的特殊性,微电网本身可以看成一个小型的低压配电网系统,而对于上级电力市场,微电网可以看成一个发电商,微电网要实现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就需要从这2个方面进行优化。应用等微增率对微电网各发电元件的经济运行进行分析计算,通过算例计算,得出了微电网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报价策略和最优化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屋顶光伏迎来大规模发展,同时随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大规模屋顶光伏发电所产生的碳指标可通过企业履约或者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中进行交易,从而获得除电费以外的收益。针对大规模屋顶光伏项目如何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以及进行碳交易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程度问题,文中首先研究了屋顶光伏项目参与碳交易市场的路径和方法;其次基于发电模型,建立了含碳交易收益的屋顶光伏全寿命周期经济性模型;然后为了定量分析碳交易收益,提出一种基于差分阈值滤波法的改进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未来碳价进行预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参与碳交易市场的大规模屋顶光伏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很多国家针对电力行业出台基于总量控制的排污权交易市场,而总量和初始排污权的分配是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核心问题.采用演化博弈理论,依据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减少单位减排量使发电量减少量和增加单位减排量使发电量增加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排污控制总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多主体博弈的Swarm仿真模型, 并给出了一个仿真实例.政府制定排污控制总量,发电企业在产品市场和排污权市场中进行价格、产量决策.通过仿真发现随着排污总量的不断减少,电能生产存在一个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过程,并且减少与增加的幅度是不同的,这为电力行业制定排污总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及用户侧资源将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参与者。不同于传统火力发电商,这些新能源发电商的竞价策略更灵活、竞标行为更复杂多变,同时也为电力市场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亟需1种适用于新能源发电商参与的现货市场交易机制。首先设计了一种现货市场双边交易机制,分析并建立了新能源发电商和用户侧的报价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CoVaR的市场参与者系统性风险指标,给出了不同市场主体系统性风险评估方法,并提出了风险规避的现货市场双边交易出清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计算了不同主体的系统性风险,分析不考虑和考虑系统性风险出清模型下市场交易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参与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数量日益增加,导致了传统的集中式交易平台难以处理急剧增加的交易数据、难以实现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和资源统一优化配置。为此,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开放性、匿名性及安全可靠性等优势,建立基于电力交易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电力交易机制,采取分布式出清交易方式满足大规模电力交易需求,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东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的需求响应交易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用户侧市场的放开,用市场化的需求响应交易代替传统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已成为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广东在内的国内许多省市相继开展了需求响应的市场化交易实践活动.首先,介绍了广东省需求响应市场化交易的启动条件、交易流程、测量方式和资金来源等要素;然后,提出了需求侧市场主体与发电机组同台竞价的市场出清模式与价格机制,重点分析了2次出清模式在需求响应参与现货市场中的作用;最后,通过市场算例验证了不同出清机制的优劣和对市场主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贵州电力交易市场主体信用评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对贵州省电力交易市场主体信用评级模型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以售电企业和电力大用户为例,详细描述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电力市场主体信用评级模型的具体方法、实施过程,分析其建设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等。  相似文献   

20.
围绕电力行业的低碳发展需求,针对目前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所存在未能协调运行的问题,设计一种电碳联合P2P交易机制,通过引入电力P2P交易,给予用户和发电商调动自身灵活性的空间,为火电企业提供碳减排服务的同时,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各参与主体的效益。同时,分析了传统电力市场以及在引入P2P交易和碳市场机制的交易模式下参与主体的效益变化情况。根据设计机制的需求,建立电碳联合市场出清模型,并通过设计算例进行模拟,分析该交易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