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特高压换流站调相机工程的主要作用、数学模型及运行特性,分析了调相机SFC系统、启动励磁和主励磁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其次概括了调相机并网启动流程,分析了并网启动过程中SFC、启动励磁和主励磁系统之间配合过程,针对调相机并网运行特性,分析了调相机并网运行时无功控制策略与原理。最后结合调相机并网调试期间波形与录波文件,验证了调相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特高压换流站调相机系统控制策略,有利于掌握调相机启动逻辑与运行特性,保证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新一代的大容量调相机得到广泛应用,介绍新一代调相机的应用及性能特点,讨论300Mvar调相机变压器组继电保护配置和组屏方案,分析几种特殊的调相机保护原理及特点,探讨调相机保护的运行方式,并提出对调相机保护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采用新型大容量调相机来为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撑、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正受到国内外电力行业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我国直流特高压工程配套新型大容量调相机的技术要求、特点进行介绍,同时提出了机组选型、设计、制造、试验等阶段需注意的若干问题,为国内新型大容量调相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在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站中加装300 Mvar大型调相机组以作为动态无功补偿设备,要求其暂动态性能优,安全可靠性高,运维检修方便,该容量及应用需求的调相机在国内外均无设计制造先例,更无调试运行经验。结合特高压直流工程大型调相机组的功能要求及系统特点,介绍了大型调相机系统启动及调试的主要内容及要求。针对大型调相机组与常规发电机组的差异,着重阐述保安电源系统、励磁系统、同期系统、带负荷试验等调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旨在为保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调相机站调试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按期投入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张曙云  周翔 《电气技术》2021,22(6):82-86,91
新一代大型调相机因其双向快速的动态无功调节能力在特高压电网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润滑油系统作为大型调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大型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供油压力异常等问题,严重威胁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蓄能器对其进行改善的方法,对当前润滑油系统配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蓄能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选型计算进行阐述,以实际某换流站调相机为例,通过现场试验对比分析可知,加装蓄能器能极大提高大型调相机润滑油系统的可靠性,提升运行稳定性,避免跳机风险,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同步调相机在提高受端交流电网短路比、提升直流输送极限功率、稳定暂态过电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应用再次获得了电网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提高同步调相机动态无功输出能力的关键参数,阐述了韶山换流站同步调相机配置及其控制策略,结合韶山换流站调相机现场录波波形和仿真对比研究,对调相机实际动作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网故障情况下同步调相机可有效提升直流系统抵御换相失败能力。该研究对调相机现场运行及工程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型大容量调相机具备吸收或发出大量无功且无功数值能够快速连续调节的特性,可为电网提供大容量无功备用,改善电网无功平衡状况,有效提高电网稳定性、运行性能及效益,且在电网系统故障时可提供有效的电压支撑.调相机的控制策略贯穿其整个运行过程,直接影响其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本文分析了其控制原理及欠励运行、过励运行阶段模...  相似文献   

9.
发电机组作调相机运行的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同步发电机运行的可逆性,尤其是同步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在水轮机的拖动下,作为发电机运行,发出有功和无功;在无原动机拖动时,吸收系统电网少量有功,可以作为无功发电机发出无功。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无功发出的多少。亦可以根据欠励和过励调节电压的高低,提高电网电压的稳定性和合格率。文章论述了水轮发电机组,在蓄水库区冲砂时,将发电机作为调相机运行的理论、状态分析、限制因素和现场实践。  相似文献   

10.
结合特高压直流输电大规模应用带来的无功动态调节问题,通过调相机与其他无功装置的优缺点比较,对调相机运行特性仿真分析,以及一起受端换流站调相机应用效果分析,证明其优良的次暂态、暂态、稳态特性适合在直流输电系统发生低电压及过电压故障时,发挥其逆向无功调节特性,对于快速恢复故障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1000 kV特高压淮南—上海输变电国家重点工程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给施工带来了困难。针对该工程,采用了新型旋挖钻机、新式索适运输机和具有过载保护功能机动绞磨等3项新技术,解决了施工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介绍特高压±800 kV复奉线直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的基本原理,结合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在湖州电力局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心的应用现状,就进一步深化特高压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1000kV交流特高压长治变电站110kV并联电容器组具备容量大、电压等级高等特点,为了确保装置安全运行的要求,针对并联电容器组运行时产生操作过电压以及不平衡保护误动的现象,采用了双重操作过电压保护即防重燃的高性能断路器和过压阻尼装置并配合使用双桥差不平衡电流保护等技术创新措施,从而有效的抑制了上述问题的产生,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在运行维护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分频铁磁谐振新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祖泽  秦祖泽 《高压电器》1997,33(4):19-21,49
运用双输入描述函数来确定单个非线性电感电路系统分频铁磁谐振区域和分析系统参数对谐振的影响,提出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分频铁磁谐振的分析方法,为改进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设计,寻求防范分频谐振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输电线的运行特性与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林莉  成涛  孙才新 《高电压技术》2009,35(7):1533-1539
特高压输电是大电网的发展方向,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特性和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极为重要。为此,建立了由分布参数表达的输电线的功角特性方程,导出了送端恒电压、受端恒功率因数控制下输电线的P-U特性方程,利用运行圆图导出输电线的失步功角和极限传输功率的算式以及产生工频过电压的传输功率区间和最大过电压标么值的算式。研究表明,输电线的传输能力随受端功率因数的上升而提高,但其过电压的功率区间和最大过电压标么值也随之增大。两端恒电压控制可显著提高输电线的传输能力。提出以变电站母线电压和输电线的有功为给定值计算变电站无功补偿量的方法并导出了相应的算式。以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输电线为例比较了两种控制方式下的传输能力,给出了各变电站的无功补偿量。  相似文献   

16.
特高压直流馈入电网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对降低直流换相失败及闭锁概率、提升直流运行的稳定可靠性有重要作用。在论证抽水蓄能机组调相运行模式的关键技术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临近抽蓄机组调相运行为特高压直流提供无功电压支撑的运行方式。以浙江电网宾金直流和邻近的抽蓄机组为例,仿真分析了抽蓄机组采用调相运行方式后在交流系统短路等典型故障下对宾金直流的支撑作用,验证了特定工况下可以采用抽蓄机组调相运行来提升直流运行的可靠性进而提升多馈入直流的浙江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7.
1 000 kV交流特高压长治变电站110 kV并联电容器组具备容量大、电压等级高等特点,为了确保装置安全运行的要求,针对并联电容器组运行时产生操作过电压以及不平衡保护误动的现象,采用了双重操作过电压保护即防重燃的高性能断路器和过压阻尼装置并配合使用双桥差不平衡电流保护等技术创新措施,从而有效的抑制了上述问题的产生,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在运行维护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龚熙国 《电力电子技术》2011,45(10):131-132
描述了新一代R系列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 HVIGBT)的技术特点、性能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该模块采用优化平板MOSFET栅轻穿通IGBT技术和软反向恢复高压二极管技术,实现了优异的低损耗性能和高鲁棒性,同时具有平滑的开关特性、卓越的安全工作区能力和低漏电流.实验证明,这些特性能很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设备对电力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发电冷却系统和蒸发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指出其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降低冷凝温度,提高发电效率,节能节水等优点,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应用实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对蒸发式冷凝器在发电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金军杭  吴春燕 《电站辅机》2007,28(3):11-13,45
介绍3种应用在凝汽器上新技术:采用在碳钢管板上涂陶瓷(或环氧树脂)涂层替代复合不锈钢(钛)管板;循环冷却水为海水(或咸水)的凝汽器冷却管常规采用钛管,可用耐海水(或咸水)不锈钢冷却管进行替代,如SEACURE、Type 446、AL-6XN等材料;凝汽器凝结水放水口设置磁栅除铁过滤器,可增加热力设备的除铁功能,实现对凝结水在线磁栅除铁过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