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7)
想让学生们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就要让学生多走进生活,懂得在生活中吸取写作的灵感,在生活中搜取写作的素材,懂得将自己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写作中去,并让学生学会对作文进行修改与完善。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9)
<正>一篇优秀的作文绝对不是空洞的、缺少灵魂的,一定要言之有物。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教师就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丰富生活阅历,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将作文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就必须让作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写出有独特体验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致力于创造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片段,写出趣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9)
<正>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作文教学,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语言表达,掌握写作的技巧。而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是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链接生活,点亮小学语文观察作文的教学。一、观察生活,为作文拓展内容在小学生作文训练时,其中一个难题就是写作素材的缺乏,学生们写出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没有充实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重中之重,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同时也要重视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明确怎样的文章才是一篇好的作文,掌握写作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写作,写出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27)
<正>对于刚刚接触写作的学生而言,写作无疑是很难的,因为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缺少写作素材,写出上百字的作文并非易事。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用观察作文教学法非常有必要。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观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28)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写作本身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写作过程是发现美、欣赏美与书写美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将作文与美育结合起来,要以真启美、以情启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做到有感而发,从而写出高质量的"美"文。一、让学生发现生活的美,积累"以美育德"的素材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因为缺乏写作素材,不知如何下笔。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5)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写出一篇篇文通字顺的好文章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觉得除了指导好教材规定的几篇"定篇"以外,还应该在平时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多动笔写写"不定篇"——写写课堂小练笔。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要求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但学生普遍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事,而教师也觉得如何教学生写作文,乃至写出优秀作文更是一件难事。如何教学生写作,是当下的语文教学必须面临难题之一。一、活化教材,打破教材训练程序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会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写作课。这样,就是脱离了教学的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2)
<正>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学生的作文缺乏深度,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写出深度。通过观察生活细节,辩证分析各种概念的内涵,追溯事物的因果关系等方法都能让学生思考人生、感悟人生,写出有深度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写出真情实感。然而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却常常发现学生的作文浮于表面,没有写出深度,很少写出对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