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连云港市纤维检验中心为母体的江苏省高性能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位于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经过几年来的发展,连云港的高性能纤维检测中心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高性能纤维检测专业实验室,通过CNAS认可的高性能纤维产品达20个,检测参数74项,并在吉林、上海、山东、广东、四川等省份发展100余家长期客户,成为国家"863计划"碳纤维项目组协作实验室,为项目研究提供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2.
《非织造布》2013,(5):84-84
<正>9月23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组织召开了由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江苏奥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干喷湿纺GQ45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项目技术成果鉴定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蒋士成任鉴定  相似文献   

3.
《印染》2021,(1)
正2021年1月4日,上海市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达35亿元的上海石化"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的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作为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打下了桩基。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到会场祝贺并讲话。他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将迎来碳纤维产业加速发展的拐点。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工建设,将正式拉开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加速发展的序幕。上海市经信委希望中国石化等企业进一步集聚资源,加强央企合作、  相似文献   

4.
9月23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组织召开了由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江苏奥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干喷湿纺GQ45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项目技术成果鉴定会。  相似文献   

5.
<正>入选理由:2016年5月,中国第一条千吨级T800原丝线投产,这是由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千吨级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自主装备"项目的成果。项目自主开发了干喷湿纺碳纤维技术,设计研发了关键生产装备,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中复神鹰成为世界上第三家实现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名称:千吨级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关键技术及自主装备主要完成单位: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经过11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今年中复神鹰首次实现了盈利,这在国内民用市场尚属首次,标志着国产碳纤维开始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国良的声音穿透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的每一个角落。2016年11月23日下午,凭借着"千吨级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自主装备"项目,张国良与其他项目领奖人一同,在人民大会堂小礼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江苏纺织》2012,(10):41
碳纤维原丝用热辊技术开发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近日,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纺精业公司承担的"碳纤维原丝用热辊技术开发"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广前景广阔。本项目研究开发的电感应加热型碳纤维用热辊控温精度高,减少了加热器的涡流和磁滞损  相似文献   

8.
《纺织科学研究》2021,(1):10-10
2020年12月27日,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上,授予16家企业、14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授予12家企业、21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授予14家企业、16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其中,好孩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承担的"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项目和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型纺纱智能化改造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千吨级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12月27日,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上,授予16家企业、14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授予12家企业、21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授予14家企业、16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其中,好孩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承担的"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项目和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型纺纱智能化改造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千吨级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相似文献   

10.
《非织造布》2011,19(4):42-42
作为全国的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长春吉林市,日前针对碳纤维产业发展出台了10项奖励政策,其中包括:企业每开发一个碳纤维新产品,市政府给予企业30万元用于奖励研发人员;对获得发明专利的新产品,市政府给予企业50万奖励研发人员;企业建立的碳纤维研发机构,经市、省和国家级认定的,市政府给予研发中心连续三年2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的科研资金补助。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由工信部引导、中国建材集团领头、42家碳纤维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发起的"中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联盟"在京成立。据工信部副部长苏波介绍,碳纤维产业联盟的成立可以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有效解决资源问题。联盟会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碳纤维产品标准的应用设计规范体系,解决限制我国碳纤维下游应用瓶颈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碳纤维龙头企业在发展路径和模式上不尽相同,各有侧重日前在杭州萧山举办的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工程前沿技术研究高层论坛上,国产碳纤维企业和相关的各大院校、科研院所探讨了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在论坛上介绍了自家的发展现状和思路,从中可窥见些许规律。目前,我国碳纤维产业在技术积累、投资热情及宏观政策等方面,较之前都有了明显的进展。中国化学纤  相似文献   

13.
纺织快讯     
<正>中国高性能纤维突破发展需树立全产业链观据了解,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纤维新材料发展迅速,多项高新技术纤维材料取得突破,其中,芳纶1313、碳纤维T300均实现产业化生产;碳纤维  相似文献   

14.
<正>一根仅有头发丝1/10粗细的高性能碳纤维,其拉伸强度竟达到4 800 MPa,相当于4.8万倍的大气压。专家介绍,"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二部主任设计师辛玲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产M40J碳纤维工程化研制及应用"一条龙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了稳定化制备、碳纤维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已有国内企业建成百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国内外碳纤维行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碳纤维产业存在产业模式单一、关键技术落后、生产成本过高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应用市场,完善产业链建设的三项措施,重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制造问题,争取国家支持,推动碳纤维产业链建设,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链接上下游企业,促进国内碳纤维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截至2017年12月31日,吉林化纤集团16家下属子公司共申请了92件纺织相关专利近日,2017年度纺织服装行业十大新闻出炉,其中,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纤")8000吨大丝束碳纤维碳化项目一期2000吨生产线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做出受市场欢迎的碳纤维很关键,除了攻克技术难题、释放产能、加强装备、关注工艺技术的应用外,我国纺织企业  相似文献   

17.
产业·市场     
《中国纤检》2012,(1):14-15
我国首条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下线 从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与天津海天长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制造的大丝束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成功下线,国内近30家碳纤维预浸料生产企业的40余名代表在大橡塑公司生产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该生产线能够系列化、批量化生产高精度碳纤维预浸料.为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东京帝人有限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近期签署了一项关于联合开发高级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的协议。该项目若成功,碳纤维将在汽车产品批量生产运用上迈上新台阶。碳纤维是高性能纤维家族中的一员。高性能纤维具有轻质、高强等特点,对实现低碳经济、拉动消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吉林市2007年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碳纤维原丝开发及中试”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据了解,制约我国碳纤维工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就是国产的PAN基原丝质量不过关,此次专家鉴定的项目自2007年立项以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通过项目组织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突破了多项原丝生产的关键技术,现已形成了年产100tPAN基原丝的生产规模,其原丝性能指标达到了日本东丽公司T-300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千吨级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打破国际垄断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魏亚杰"千吨级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自主装备"项目,自主开发了干喷湿纺碳纤维技术,设计研发了关键生产装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中复神鹰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T700级碳纤维技术成熟度达到7级的企业,建设了国内首条干喷湿纺原丝及碳纤维生产线。通过对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进行不断改进,其纺丝速度得到提高,纤维产品的力学性能增强,价格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