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1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渗透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说明了当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程度,并且提出了深入挖掘语文课本教材、了解文章作者的情况和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0)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和实施,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就要将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语文是语言学科的一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直接关系着学生语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6)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一方面,其具有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其也承担着传承、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任。语文不仅是语言与文字的融合,其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结晶。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师所亟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出发,结合到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中教学体制也在随着新时代规律不断发展更新。而高中语文的新课改要求就是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还要通过语文知识去让学生去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得到全面的渗透。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高中语文教育者提供一些有利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0)
传统文化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高中语文教学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3)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有效见证。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高中生文学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实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学,本篇文章首先对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意义进行阐述,并进行教学优化策略分析,期望对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5)
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近些年不断落实新课改,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论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一步提升当代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3)
当前科技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文化对人的作用更加重要。特别是传统文化,社会价值日益提高。传统文化不应该是一种消遣,而更多地应该被尊重、记录、传承。对于高中语文来说,传统文化既有助于拓展教学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甚至发挥德育教学的作用。简单阐述了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
<正>语文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关系到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将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关注作者背景,寻找文化源头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都取自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8)
语文是我国文化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学科,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对语文的教学也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表达和必修课程的考试,更多的是想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内涵。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