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钟表》2005,(B03):88-89
1/4个世纪的改革开放,已使一部分中国人发了,腰包也鼓了,吃腻了,穿烦了,汽车有了,豪宅住了,还有太多的钱不知该买哈。想来想去觉得买块手表好,花个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买块进口高价奢侈表往手上一戴,财富绝对集中,那钱花的痛快!也不枉这辈子富裕了一把。可没想到,戴高价奢侈表也有烦恼,那么贵的表,也没感觉防水性能比普通表高到哪儿,一不小心水也进去了!要说那性能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锅炉加装过热器的改造,提高了锅炉的利用率,满足了生产需要,节约了能源,降低了产品成本,为该厂节省了大量资金,保证了锅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企业信息化市场集成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区域性企业信息化市场的构成及综合信息需求,并从整体推进和优化配置信息化资源的角度,介绍了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集成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并对其定义,特征、结构及主要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结合典型区域主管部门及中介推进服务机构决策需求,开发了原型系统,并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大胆实施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工程”,构筑了基本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吸引的激烈机制,做到了不但要经营好产品,还要经营好人才,促进了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闯出了一条不拘一格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纳米压痕数字控制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鹏  袁哲俊 《仪器仪表学报》1997,18(3):237-240,266
本文首先介绍了纳米压痕系统的结构及原理,然后着重对其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了控制参数的设置方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仿真结果,最后,分析了执行元件存在的误差,并给出了消除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导法固体材料水份测量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给出了固体电导率与含水率之间回归一化线性数学模型,不同物质的线性模型仅斜率和截距不同,只要校正即可实现通用性,这与历史认识有差异,测量仪利用网络理论解决了高阻测量问题,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实现了温度补偿并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利用单片机对模型进行编程计算和校正,从而实现了智能化,采取隔离,滤波,WTD等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具有复杂曲面的巴氏合金模具的难抛光,低效率等问题,在数控机床上将电解加工和机械抛光相复合,对模具型腔进行高效抛光,获得了良好的表面质量,由于采用CAD/CAM技术,保证了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文中探讨了数控机床机械电解复抛光的机理,并分析了抛光结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对于批量生产,而形状,结构特殊,在车床上难以装夹的零件,应用尘兰夹具,零件装夹,定位容易,既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应用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油路部分改造和数据库联网功能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油路改造办法,引入了比例溢流阀,并分析了其PID控制算法,建立了系统的总体组成,实现了数据库联网的功能,达到了改造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核电厂地震加速度计的标定方法无法同时涵盖规范规定参数检定要求,也无法实现核电现场就地标定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柔性金属弹片悬挂结构的便携式振动台,分析了振动台的机械结构,给出了振动台动力学方程;依照实际工程应用需求,选取了合适的参数和材料,进行了振动台的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制造了振动台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振动台固有频率在1Hz以下,量程可达到1g,横轴灵敏度小于1%,净重在40kg以内,具备便携式特征,满足核电厂地震加速度计的现场标定参数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将摩擦型带传动与啮合型带传动进行创新组合,研发了一种能同时实现摩擦传动与啮合传动的新型复合带传动,在消除摩擦型带传动打滑丢转的同时,解决了啮合型带传动大功率传动问题,并将该种复合带传动成功应用于石油工业中的游梁式抽油机带传动中。介绍了这种复合带传动的传动机理、结构组成、设计参数及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汽车自动变速箱的发展现状及其技术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谢峰  余天明 《机械》2010,37(12):1-5
自动变速箱是现代汽车的关键总成之一。对液力自动变速箱、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无级自动变速箱以及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四种自动变速箱目前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对这四种类型自动变速箱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液力自动变速箱将向多速化、轻量化、低噪声等方向发展,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将向高可靠性、协调化控制等方向发展,无级自动变速箱将向高扭矩传递能力、高传递效率等方向发展,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将向高换挡性能、完善控制技术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当量啮合误差原理,建立闭环齿轮传动系统各齿轮共同作用时传动误差与时间的关系式,得出了闭环齿轮传动系统传动误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蒙特卡罗法验证了传动误差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正确性。依据闭环齿轮传动系统的角频率特性,研究各齿轮误差初始相位与齿轮传动误差的关系及两支路传动误差的同步性;构建了同步传动误差和各齿轮传动误差之间的耦合模型,提出减小同步传动误差的措施,实例分析表明,该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闭环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平稳性。  相似文献   

14.
ATF对自动变速器工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汽车配用自动变速器的越来越多,使用中经常遇到自动变速器故障,这些故障与自动变速器油(ATF)有关,正确使用和检查ATF可以减少变速器故障,延长自动变速器使用寿命,所以在检查自动变速器油质时,不能忽视ATF对变速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从油液颜色、气味和所含杂质,推断出自动变速器的故障部位,从而快速排除故障,同时增强车辆用户对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15.
双套索耦合传动是套索驱动机器人设计中比较常见的传动方式,由于传动过程中涉及两根绳索之间拉力的相互作用,其传动特性比单根套索传动更为复杂。在之前对单根绳索传动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双套索传动系统在各阶段的传动性质,推导出双套索耦合传动系统力矩和位移的传递模型。建立双套索耦合传动特性测量试验台,通过试验对力矩和位移的传递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试验对影响双套索耦合传动系统特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传递特性由套管的弯曲角度、绳索预紧力以及绳索和套管之间的摩擦决定,而绳索的运动速度和套管的弯曲半径对系统的传递特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圆柱凸轮的同轴变速传动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常规传动方式在径向空间较小情况下难以实现同轴旋转运动的变速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圆柱凸轮的同轴变速传动机构。以变焦距镜头的结构为基础,结合使用两个圆柱凸轮,在主、从动凸轮上开出螺旋线槽,使从动凸轮螺旋线槽导程为主动凸轮螺旋线槽导程的n倍,从而实现速比为n的变速传动。对机构的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进行分析,得出主动凸轮螺旋线槽的螺旋升角与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的关系及相关规律。在实验室对机构的传动精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速比精度在1.6%以内。此机构结构紧凑,能够自锁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统对变速元件的性能要求和提高动力变速传动系统的高效传动效率,在传统液力变矩器的基础上,拟配置行星齿轮机构作为分流式液力机械变速器的变速器件,通过对分流式液力传动系统的结构分析,结合具代表性的速比、效率以及负荷特性的理论分析,研究分流式传动系统基础特性的响应。结果表明,添加行星齿轮系的分流式传动系统的调速范围要比液力变矩器大的多;在液力变矩器工作的高效率速比区域,分流传动的效率始终优于液力变矩器传动;利用分流式传动系统可扩展系统工作区域、分散系统负荷特性、增强系统传递特性。充分验证该类型分流式传动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推进汽车变速器疲劳寿命研究的发展,根据汽车变速器疲劳寿命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状况,分别从变速器的载荷、变速器的疲劳试验和变速器的寿命预测3个方面对变速器寿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针对变速器载荷谱的编制,分析总结了现有的变速器载荷谱编制方法,其结果表明:程序载荷谱的编制是变速器载荷谱编制最准确有效的方法,但是现有的程序载荷谱并不能满足所有变速器寿命预测的要求;对于不同载荷谱作用下的疲劳试验,分析了每种试验的加载和试验结果,其结果表明:基于程序谱加载的疲劳试验能很好地模拟变速器的实际工作过程,试验结果最为准确;通过分析对比变速器寿命预测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其结果表明:概率疲劳寿命预测可以为变速器的研发和维修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最后针对变速器载荷谱编制、虚拟试验和变速器疲劳数值仿真等,提出了其可能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基于行星滚柱丝杠的精密传动机构。根据机电伺服系统的使用要求,分析了行星滚柱丝杠的传动特性。详细阐述了该传动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分析了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这两项核心技术指标,得到了各项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程度,如行星滚柱丝杠单向传动误差和回程误差,驱动电机、联轴器、支撑轴承、测量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的中间装置误差,以及环境因素误差等,推导了传动效率与接触角、螺旋升角的相互关系。最后,构建了实验平台,测试了行星滚柱丝杠的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结果表明其传动精度优于1.5μm,传动效率优于74%。得到的结果验证了设计的传动机构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好,在精密传动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动变速器是在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开发而来,它拥有了手动变速器的常用功能同时也有着相对于手动变速器的快捷方便的特点。本文主要结合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自动变速器换挡开关的特点、挡位开关的正确使用及ATF更换进行全面分析,为大家正确操纵和驾驶自动挡的车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