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悬念手法在达夫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的名作<蝴蝶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本文将从结构上探讨作品别具匠心的悬念艺术,以助于更好的欣赏作品中的悬念.此外,本文还将从创作手法的角度剖析文中一系列悬念手法产生的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指出这种手法在全文篇章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7至18世纪诞生的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是人类声乐艺术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中外歌唱家们喜爱的演唱曲目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声乐作品,而且更被当今世界各国音乐院校所重视,将其列入声乐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学习美声唱法(Bell canto)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训练基石。本文从美声唱法的技术要求方面阐述这些作品在声乐训练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和班固的《苏武传》分别为《史记》和《汉书》中的两篇名作。两篇作品多处运用对比手法。人物形象在对比中活灵活现。本文主要分析两篇文章如何运用对比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比较他们对比艺术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比手法的运用角度论述了契河夫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指出其手法首先是人物形象本身蕴含的对立因素之间的对比,其次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性格反差的对比,再次是人物与外部环境的对比。通过契柯夫小说中的典型分析,论证了对比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刻划人物形象和深化作品主题起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院士语林”设计过程的回顾,试图分析和说明建筑师在纪念性建筑物的创作过程中,从作品的立意着手,赋予建筑深刻的精神内涵,并通过一定的手法将其立意很好地表现出来,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美国优秀女作家波特的小说《失窃》的艺术手法,可看出该作品是几种艺术手法——蒙太奇手法、意识流手法、象征手法的交融。  相似文献   

7.
《巴黎圣母院》始终贯穿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美学原则。从整部作品的对照来看,人物形象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髓,因此雨果提出的美学原则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得到了忠实的体现。雨果运用多样手法,通过小说人物之间,人物自身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对比,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借助于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刁杰 《饰》2007,(2):39-40
以法国著名的时尚插画大师瑞恩·格雷的作品为例,通过他对画面空间的巧妙分割运用,分析了时装绘画中提炼的艺术手法,指出在服装绘画创作中要善于从普通的事物中提炼出美,并将这种凝练的美用艺术的笔触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艺术的科学。如何将数学这门严肃的学科与艺术手法相结合,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这对教师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及其功能和方法阐议。  相似文献   

10.
从作品塑造的女主人翁形象和传奇性情节两方面,分析了梁凤仪财经小说的艺术特点.小说中的女强人形象极富理想色彩,才貌具佳,传统美德与现代个性集于一身,身世离奇,经历不凡,小说的情节亦曲折多变,悬念迭至,结局往往出人意外,这是梁凤仪的财经小说所以畅销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四个方面对<远大前程>中的悬念进行分类,以揭示这些悬念的不同属性和功能:主题性悬念和非主题性悬念、跨度较大的悬念与跨度较小的悬念、顺时性悬念和逆时性悬念、顺应性悬念和逆变性悬念.  相似文献   

12.
希区柯克所创作的“希区柯克式”的类型电影以其独特的模式和特点而流传于世。被人称为“悬念大师”。其实这只是对他电影的一种“庸俗”认识,本文试图从他的一部“纯粹电影”——《后窗》中某些鲜明的,带有规律性的特征去探究希区柯克电影的深刻魅力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西施、貂蝉是中国文学中的美人形象,她们美人计的故事在文人创作和民间传说中,有着重要地位,又略有不同。西施是先有美人之名,她的故事,随美人声名的流传逐步形成和发展。貂蝉则是先有故事,其形象在故事中不断演变、完形。比较两者的美人计故事,可以窥见中国文化对美人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享誉世界的一种职教模式,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国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实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关键是要明晰“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构架好各个支撑点,整合好各种运作点。  相似文献   

15.
中根千枝把日本的社会结构特点归结为“纵式”,并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细致地研究了日本社会的这一特点.进而提出了著名的“纵式社会”理论。解读这一理论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日本社会的特点、日本人际关系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薇拉.凯瑟是美国著名作家,曾获得普利策奖和美国女作家奖。她的作品文笔细腻,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美国中西部草原辽阔壮观的景色,尽情讴歌了来自东欧的移民,特别是移民妇女的辛勤劳动和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本文从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入手,分析了安东妮亚的圣经神话原型,进而揭示出凯瑟对拓荒人民的赞美和对西部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园冶》中的名言"巧于因借"进行浅析,从而得到对未来居住环境的选址和建造工作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运用西方文艺理论,分析了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成名作《大人物盖茨比》的叙事视角,从而让人们更深刻了解该作品的艺术成就及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对“名”也是喜爱并有所追求的,在他的一些诗篇中就表这了他的这种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立功”的追求。他对“名”是喜爱的,也是有所追求的。他在仕宦生涯中的几次辞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归隐,而是韬光养晦、感受生活为下一次的出仕寻求机会,只是在功名追求之愿未遂的情况下才走上了归隐之路的。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声声慢》的主题是单一的,即为“悼亡”,这是从分析该词熔铸的特殊形象及内蕴,参核李清照今存诗、而得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