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带压修井作业技术,是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修井技术发展中的新亮点,是修井作业技术和工艺的一场革命。对于油水井而言常规压井不仅施工成本高、时间长,而且污染油层、堵塞油水通道,影响产量和注水效果;而采用放喷泄压,又破坏地层能量平衡、压力恢复时间长、地下注采单元内油井产量会受到影响,而且放喷排放含油污水还给环境污染带来重大隐患,也增加了罐车等的拉运费用和再次注水费用。带压作业无需放喷泄压,可有效的保护储层,它已是"稳定和提高单井日产量"的一项重要手段。新疆油田水井维修周期较长,井内无相应的井底开关阀,井内除垢和油管内堵塞技术是制约带压技术的关键环节;新疆油田公司根据自身井况研制了相应的堵塞工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井内结构复杂,结垢严重的井提出新的思路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油水井检修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对注水井,一直采用高密度液压井或放喷手段将井压降低后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成本高、时间长,同时,压井作业会堵塞地下油水通道,影响采油产量和注水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带压作业装置在油气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油水井检修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对高压注水井,常规方法通常是采用高密度压井液压井或是采用放喷溢流方法将井筒压力降低后再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成本高、时间长;同时,压井作业还会污染地下储层,堵塞地下流体通道,影响流量和注水效果.如果采用放喷溢流降压,则会破坏地层能量平衡,造成地面污染.因此,油田现场迫切需要研究完善及推广的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往油田进行带压油、气水井作业施工前,经常要先放压或压井、再作业,存在成本浪费、地层污染、复采复注时间长等问题。带压作业是利用特殊修井设备,在油、气、水井井口带压情况下,实施起下管杆、外简修理及增产措施的井下作业技术,具有保护油气层,保护套管,降低费用,提高单井产量,确保安全环保等优点。辽河油田从2000年起开始带压作业技术研发工作,经过十年的完善升级,施工能力从12Mpa升级到42Mpa,形成了水井、油井、气井、热采井、大修井等系列施工装置,形成了油管、注水工具、特殊管柱和完井管柱等系列压力控制技术,已在国内10个油田应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油水井检修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对高压注水井,常规方法通常是采用高密度压井液压井或是采用放喷溢流方法将井筒压力降低后再进行作业,压井作业会污染地下储层,堵塞地下流体通道,影响流量和注水效果;放喷溢流降压,则会造成无效注水、能源的浪费,还会造成对应井组地层压力整体下降,影响井组产油量,甚至诱发水井吐砂,造成砂埋管柱。新兴的带压冲砂也有投堵、安装、起下管柱时,劳动强度大;投堵时,对于内径复杂、结垢以及有漏点的油管无法实现有效封堵。  相似文献   

6.
对于低渗透油藏,主要采用注水方式开发,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注水井检修越来越频繁。由于油层渗透率低,普遍采用超前注水,导致部分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油层压力恢复速度缓慢。对于高压注水井,常规方法是先放喷溢流待压力符合施工条件(0.5MPa以下)再进行作业,该方法存在着占井时间长、放空水量大、破坏注采平衡、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等众多问题。本文介绍了注水井带压作业技术原理、工艺研究及完井管柱的优化设计、配套关键工具的研发与试验。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为注水井作业的主体技术,并逐步规模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超低渗透油田,油田注水作为有效的开发手段被广泛应用。带压修井可有效减少污水排放、修井时间。作为注水井带压修井的核心,带压管柱堵塞存在着诸多难题,也决定着带压作业的成败。CQ-QS型电缆桥塞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丢手式油管堵塞器堵塞定位不准确、密封效果差、易移位等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CQ-QS型电缆桥塞在注水井带压修井中的应用方法和实例,对丰富带压修井封堵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在冀东油田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冀东油田广泛应用注水工艺,注水井作业较为频繁。在注水井作业前,要停注待作业井及周围注水井,然后放压,待井口压力降至0.5-1Mpa左右,采用压井的方式以达到作业的条件。为了减少水井停注次数,缩短作业周期,避免放喷降低地层压力,减轻环境污染,引进了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可降低水井维护费用,减轻对油气层的伤害及对地面的污染,缩短作业周期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大油田大多进入后期采油,广泛采用注水驱油的方式提高油井产量。由于注水采油的原因使得地层压力升高,注水井需要维修时放压时间长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损害地层致使套管变形等等。因此由辽河油田兴隆台工程技术处在2001年发明了油水井带压作业装置用于油水井带压作业,修井作业时达到了安全、环保、保护油井套管的要求。目前带压作业已经进入广泛推广的阶段,辽河带压已经实现了常规35兆,特种70兆帕的施工能力。作为辽河油田的专有技术带压装备的物性安全成为能否推进带压技术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文中阐述了油水井带压作业技术的工作原理、井口装置结构、性能特征、技术参数、安全性分析及现场应用情况。和常规修井作业的对比,带压作业技术能够减少油井排液期和注水受效井的恢复期,实现安全、环保修井作业。  相似文献   

11.
吐哈油田注水井常规作业需停注放喷,井口压力落零才能开展施工,这样单井平均施工周期为22天,单井平均放喷量在1000方,个别井高达8000方,大量释放地层能量,影响周边油井正常生产,产生污水污染。针对这种情况,吐哈油井引进带压作业装置,开展水井带压作业,节约施工时间,保存地层能量,保护自然环境。目前已经开展油管堵塞、起下各类管柱、射孔、酸化、下桥塞等十余种带压工艺,共施工57井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油井作业中压井对地层的伤害,提出了带压作业配套技术,该技术主要解决高压水井、带压油井、新射孔和压裂井的作业难题,避免油层污染,缩短作业占井周期,节约施工费用,提高油水井的日注水量和产油量。  相似文献   

13.
不压井带压作业就是利用特殊的修井设备,在油、气、水井井口带压的情况下实现管柱的安全、无污染起下作业。它能够有效地解决高压水井、自喷油井、新射孔和压裂井的作业难题,提高注水时效和水井利用率,大大减少油层污染,避免因压井对地层产生的伤害,进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14.
苏里格气田目前大量气井采用井下节流生产技术。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部分节流器失效并且无法采用钢丝打捞。而带压修井处理节流器具有不压井、不泄压以及施工成功率高、恢复气井产能快等优点。带压处理气井节流器工艺是将节流器以上管柱通过内封堵工具封堵后,利用带压作业装置起出封堵管柱至节流器处,采用带压倒扣的方式起出失效节流器,再通过带压对扣的方式连接井内管柱实施二次封堵,起出原井管柱,下入底部带有油管堵塞器的完井管柱,从而完成处理失效节流器。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光油管完井的小井眼气水平井带压处理节流器施工流程进行了讲述。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田高压注水井和压裂后自喷油井约有2 700口,常规作业存在溢流长期放不尽,污染油层等问题,为此,油田开展了油水井不压井作业技术的攻关,开发了不压井作业设备,与系列化管柱堵塞工具,成功解决了作业过程中油层污染和放溢流的问题。截止2014年5月,该项技术共在胜利油田应用3 000余井次,增油60多万吨,增加注水600多万方,提高生产时率3.4%,提高注水时率4.2%,本文着重对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必要性、不压井作业技术的研发情况进行论述,并提出下一步技术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带压作业技术的原理,针对带压装置能力有限,油管内堵塞器的性能还不稳定,无法满足深井、水井结垢严重和分层组合注水管柱等水井带压作业的需要,不能实现气井带压作业、分层压裂等问题,提出了在进行带压设备完善的同时,我们结合作业多年的经验,先后研制和改进了油管对扣器、堵塞器和冲砂套铣工具.  相似文献   

17.
艾池  高见  冯福平  黄芮  郑惠峰  王远航 《当代化工》2016,(12):2845-2847
针对注水后低渗裂缝性储层地层压力和注水井泄压时间难以确定,影响调整井安全钻井的问题。结合低渗裂缝储层渗流特点,运用变形双重介质渗流理论,建立泄压后储层动态地层压力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关井泄压和溢流泄压方式下泄压区地层压力分布随泄压时间变化规律。应用预测泄压过程中泄压区地层压力分布变化规律得出不同泄压方式注水井的钻关时间,制定注水井的钻关方案。研究表明,泄压区内裂缝连通低压处起提高泄压效率的作用;关井和溢流泄压过程,注水井井底压力不应作为衡量待钻点处地层压力的指标;应用对泄压区地层压力预测指导注水井进行钻关,满足安全调整井钻井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胜利油田高压水井修井作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水井带压作业的必要性,并介绍水井带压作业的关键技术:井口加压密封控制技术和管柱堵塞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带压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各油田油水井带压作业取得了显著地减排增注和保护油层效果。但针对注水井因腐蚀结垢、稠油等原因造成的堵塞器无法下入以及小直径堵塞器封堵成功率较低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仍需要使用密封捞矛逐根倒扣起出油管,降低了施工速度,且不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预置工具:注水井预置内防喷阀、预置工作筒,优化了注水井完井管柱组合,形成了带压作业管柱预置技术,解决了复杂井筒带压作业管柱内堵塞[1]问题,为带压作业的规模推广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生产过程中注水井井筒内出砂、杂质等掩埋注水层、采油井油管结垢、结蜡,严重影响油水井正常生产,使用常规的洗井方法很多时候得不到解决,通常采用作业起管柱来解除堵塞,恢复生产,但常规修井作业工序繁杂、难度大、周期长,容易造成压井液对油层的污染。2019年开始我们采用连续油管解堵,这种技术不需压井,可带压且连续冲洗,对地层的伤害小,可实现安全、高效作业。统计我矿2019-2020年连续油管解堵,注水井应用54井次、注入井45井次,采油井解堵6井次,成功率达91%。在油水井解堵方面成功率高,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