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淀粉经过液化、糖化、脱色、离子交换、浓缩工序,制备出麦芽糖浆。麦芽糖浆中含有麦芽三糖、麦芽四糖、葡萄糖等组分,麦芽糖的含量83%左右。通过色谱分离可以提高麦芽糖的含量,但是由于树脂对各种糖的吸附力较为接近,在分离过程中很难得到高纯的麦芽糖浆。麦芽糖浆经过色谱分离后分为两种组分,第一种是以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和麦芽糖为主的组分,第二种是以麦芽糖和葡萄糖为主的组分。第二种组分经过活性干酵母发酵可以去除葡萄糖,得到麦芽糖含量98%以上的超高麦芽糖浆。经过单因素条件优化实验,得到活性干酵母去除第二种组分中的葡萄糖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浓为12%,添加干基质量的2%活性干酵母,250m 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 L,200r/min,34℃发酵4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麦芽糖浆中麦芽糖的含量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
麦芽糖是一种营养性双糖,采用粉末活性炭为脱色剂,以麦芽糖液的脱色率为考察指标,对其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麦芽糖脱色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的脱色工艺条件是活性炭用量2.5%(m/m)、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20 min、pH值3.6,此时活性炭对麦芽糖液的脱色率为85.98%.  相似文献   

3.
大米制取低聚异麦芽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米为原料制取低聚异麦芽糖浆,考察了pH值,糖化酶用量,转苷酶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其三种主要功效成分(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生成的影响;并对糖化转苷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制取低聚异麦芽糖浆的最佳糖化转苷工艺条件.按最优条件实验制得的低聚异麦芽糖的三种主要功效成分与总糖的百分比为异麦芽糖14.43%,潘糖18.15%,异麦芽三糖5.61%,合计为38.19%.  相似文献   

4.
麦芽糖浆的制备主要利用淀粉的液化、糖化、脱色、离子交换及浓缩等工序,普通的麦芽糖浆中麦芽糖的含量在80%左右。色谱分离技术虽然可以提高麦芽糖浆的纯度,但是受树脂吸附力的影响,分离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色谱分离后的麦芽糖浆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制备超高麦芽糖浆。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从大豆糖蜜中分离大豆低聚糖的方法。大豆糖蜜经絮凝沉淀分离蛋白后得到大豆粗糖浆,再经脱色、浓缩得到高浓度大豆低聚糖浆。详细研究了MBBG-21A活性炭和YWD12E大孔树脂对大豆粗糖浆的脱色效果。实验表明,活性炭脱色最佳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1.5%,pH4.0,脱色温度40℃,脱色时间60min;树脂脱色最佳条件为:pH4.0,脱色温度30℃,脱色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6.
高麦芽糖浆品质的工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高麦芽糖浆是一种麦芽糖含量较高(5%以上)而葡萄糖含量较低(10%以下)的淀粉糖浆。提高高麦芽糖浆质量,主要是如何提高麦芽糖含量,也即是解决高麦芽糖浆生产工艺中液化、糖化和精制三个工序的技术问题。本文根据我厂生产实践,论述液化和糖化两个工序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选择生产方法,采用新型酶制剂,控制液化工艺;寻找全酶法最佳协调糖化条件等,从而提高和稳定麦芽糖含量,逐步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工业化生产高麦芽糖浆确非易事。我厂在1987年初就着手高麦芽糖浆的试制和研究,但是高麦芽糖浆的精制工艺(离交…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利用酶制剂进行高麦芽糖浆的制备。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和均匀实验法。选用耐高温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分别对马铃薯淀粉进行液化和糖化。结果:得到的液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浆质量分数40%,pH值6.3,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106U/g淀粉,液化温度94℃,液化时间10min;糖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化液pH值5.3,β-淀粉酶用量70.81DP°/g淀粉,普鲁兰酶用量0.808PUN/g淀粉,糖化时间48h,糖化温度50℃;所得糖化液中其麦芽糖含量达68.29%。结论:以马铃薯为原料制备的高麦芽糖浆产品达到标准要求,该试验结果为马铃薯高麦芽糖浆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下一步对马铃薯淀粉糖化液的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高纯度大米蛋白的成本,采用碱提取法将大米蛋白及大米淀粉分离,大米淀粉用双酶法制备麦芽糖浆。结果表明:用大米粉联产大米蛋白和麦芽糖浆可以得到蛋白含量为90.58% 的大米分离蛋白;大米淀粉在pH5.71、温度102℃、时间15min 的α- 高温淀粉酶液化,pH5.00、温度58℃、时间10h 的真菌淀粉酶糖化条件下,得到含量为45.18% 麦芽糖的麦芽糖浆;同等条件下用大米粉制备的麦芽糖浆中的麦芽糖含量为40.83%。  相似文献   

9.
利用酵母发酵法预处理去除麦芽糖浆中葡萄糖,以消除底物抑制提高酶法生产海藻糖产率。实验以产朊假丝酵母为发酵微生物,以麦芽糖浆中的葡萄糖去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不同因素对葡萄糖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麦芽糖浆体积分数40%,酵母菌液接种量4%,p H5.5,温度32℃条件下,发酵6 h后葡萄糖的去除率可达99.4%。以此糖浆为酶反应底物生产海藻糖,海藻糖产率由初始29.8%提高至58.4%,涨幅达96.0%。研究结果对工业化利用麦芽糖浆酶法生产海藻糖提供有效数据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色谱分离残液为原料,以低聚异麦芽糖浆中功能性成分和有效性成分(IMO)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IMO-50型低聚异麦芽糖浆的最佳转苷生产工艺条件:加酶量0.7 L/t(干基)、温度55℃、p H5.0、底物浓度30%、反应时间16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IMO-50型低聚异麦芽糖浆的功能性成分和IMO含量最高,且完全符合GB/T 20881—2007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特殊风味的糖浆,实现市场差异化竞争,以蔗糖为原料,利用酸水解和高温高压法来制备风味较好的糖浆。分别研究了不同温度、熬煮时间、酸浓度条件下,糖浆的水解程度DE值和风味的变化,并对糖浆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糖溶液浓度为50%时,加入一水柠檬酸调节pH值为4,熬煮温度120℃(熬煮压力0.2 MPa),熬煮时间15 min,制得的糖浆酸甜适宜,具有轻微愉悦的焦香味,口感清甜。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糖浆的脱色工艺,最佳脱色工艺为:活性炭添加量0.3%,脱色时间20 min,脱色温度75℃,脱色率可达87.5%。再采用D730-SD300联用树脂对糖浆进一步脱色脱味处理,制备的糖浆澄清、清甜,具有特殊风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低聚异麦芽糖脱色工艺中活性炭用量、温度及时间对糖液透光率的影响。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1.2%,温度60℃,时间50 min。在离交工艺中,设计了新的过柱顺序,研究糖液过柱速度对电导率的影响,确定糖液过柱速度为4 BV/h。该过柱工艺使糖液的电导率降至小于40×10-4 s/m,不仅达到了很好的脱盐效果,还使糖液的pH达到了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拟定的低聚异麦芽糖浆质量指标对pH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叶红玲  杜先锋 《食品科学》2010,31(20):15-19
以碎米为原料,采用全酶法制备超高麦芽糖浆。以麦芽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耐高温α- 淀粉酶、大麦β- 淀粉酶、普鲁兰酶的添加量和糖化结束DE 值4 个因素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为3 种酶的添加量分别为0.20、0.50、1.05kg/t 原料,糖化结束DE 值控制在48% 左右。选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制备的麦芽糖浆中各糖组分含量,以峰面积外标法得出样品中麦芽糖含量为70.7%,符合超高麦芽糖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优化沙枣多糖的脱色材料与脱色条件。方法:以多糖保留率和脱色率为考察指标,比较颗粒活性炭、粉状活性炭、聚酰胺3种脱色剂的脱色效果,确定一种较好的沙枣多糖脱色剂,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该脱色剂的脱色条件。结果:颗粒活性炭脱色效果优于其他2种脱色剂。结论:以颗粒活性炭为沙枣多糖的脱色材料,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时间75min,脱色温度55℃,脱色次数3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沙枣多糖的脱色率为45.52%,多糖保留率达95.55%。  相似文献   

15.
为甘草酸粉末(D101纯化后)寻求一种最佳脱色工艺。用粉末活性炭对甘草酸粉末的80%乙醇水溶液进行脱色实验,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脱色条件。以甘草酸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酸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脱色率。结果显示,粉末活性炭脱色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溶液pH〉活性炭加入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甘草酸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2nm,在此波长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溶液的pH为6、粉末活性炭的用量为4.5g/100mL乙醇水溶液、温度为80℃、时间为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得成品甘草酸中甘草酸平均含量及平均脱色率分别为95.32%和62.13%。  相似文献   

16.
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大米淀粉制取高麦芽糖浆,对液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液化液的DE值在11%时对制取高麦芽糖浆最有利,其工艺最佳条件为:每1 g淀粉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为12 U,大米淀粉浆液的质量分数为20%,液化温度为95℃、pH值为6.5、液化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17.
甘薯淀粉蛋白质含量低,结构松散,容易糊化、液化,便于过滤,是生产高麦芽糖浆的优质原料。本文报道高麦芽糖浆的两种生产技术。多酶法是甘薯淀粉先经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再经β-淀粉酶和异淀粉酶糖化。另一种方法是甘薯淀粉用真菌α-淀粉酶水解,或用真菌α-淀粉酶与普鲁兰酶水解。得到的糖化液再经过滤、脱色和浓缩,得到高麦芽糖浆。高麦芽糖浆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具有广泛用途。  相似文献   

18.
以蔗糖、麦芽糖浆、香醋、明胶和变性淀粉的复配凝胶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香醋凝胶软糖的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香醋凝胶软糖的最佳配方为:明胶和变性淀粉(2∶1)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20%,麦芽糖浆添加量27%,香醋添加量10%,以该配方制备出的软糖富有光泽,酸甜可口,并具有良好的咀嚼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活性炭对碱蓬多糖的脱色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碱蓬多糖脱色过程中的活性炭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和pH为影响因素,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法分析,确定碱蓬多糖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3.3%,脱色温度53 ℃,脱色时间43 min,pH5.4,脱色率为65.38%,RSD为1.74%。该优化工艺简单、稳定、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高麦芽糖浆是以淀粉或大米为原料,经酶水解所制成的一种葡萄糖含量低、麦芽糖含量高的糖浆。由于高麦芽糖浆具有甜度适中,热稳定性好,吸湿性低及色泽清亮等特点,在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高麦芽糖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