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6)
水稻移栽期秧苗含磷量最高,随着生育进程植株含磷量逐渐降低。水稻植株吸磷量抽穗期积累最大,磷素积累主要是水稻抽穗前期的茎叶的积累。P2施磷量已达到水稻植株含磷量和抽穗期磷素积累的需求,过多磷素造成浪费。当施磷量为8.6kg/亩时,可获得最佳产量589.7 kg/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20-21
目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编码的2b蛋白具有RNA沉默抑制子的功能,其C末端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为了明确2b蛋白C末端保守序列在RNA沉默抑制中的作用,构建了CMV Q株系野生型2b及其C末端缺失突变体2bdelC的植物瞬时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共渗滤法对野生型2b及其C末端突变体的沉默抑制子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与结论:烟草接种叶片中野生型2b及其C末端突变体的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野生型2b蛋白与其C末端突变体在植物中积累水平变化不大,说明2b蛋白C末端氨基酸残基在维持2b蛋白在植物细胞中的稳定性方面无作用。在整株、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分别比较了野生型2b及其突变体2bdelC对共表达GFP的表达量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测定结果中二者均无明显地差异,说明2b蛋白C末端94-111位氨基酸在抑制局部RNA沉默上无生物学活性,讨论推测C末端应不存在与小RNA结合的结构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5)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金属蛋白酶Tp0751对细胞外基质纤维蛋白原的水解能力,为深入研究TP的致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两点法构建H198A突变型及H202A突变型Tp0751基因,分别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Tp0751原核载体进行诱导表达;体外实验检测Tp0751野生型Tp0751蛋白、H198A Tp0751突变型蛋白、H202ATp0751突变型蛋白对纤维蛋白原的降解活性。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野生型Tp0751蛋白、H198A Tp0751突变体蛋白、H202A Tp0751突变体蛋白,各蛋白相对分子量大小约为26k D;纤维蛋白原在与野生型Tp0751蛋白作用约24h后被完全水解;与H198A Tp0751突变体蛋白作用约24 h后部分水解,尚有部分未被降解;与H202A Tp0751突变体蛋白作用约24h后几乎不被水解。结论野生型Tp0751蛋白具有水解纤维蛋白原的作用;Tp0751蛋白水解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可能与金属蛋白酶HEXXH域相关,影响Tp0751蛋白对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的活性位点可能是202位的H而不是198位的H。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6)
目的构建带His标签的突变型及野生型pcDNATM3.1/myc-HisB/NPCEDRG重组表达载体。方法以pcDNA3.1-NPCEDRG重组质粒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NPCEDRG基因编码区,利用PCR过程中的碱基错配,随机突变产生NPCEDRG的突变体,分别将野生型及突变型NPCEDRG基因编码区cDNA插入pcDNATM3.1/myc-HisB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鉴定,测序验证,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双酶切突变型及野生型pcDNATM3.1/myc-HisB/NPCEDRG重组表达载体,均产生519 bp长度的目的片断。测序结果证实,突变型NPCEDRG基因有两个点发生了突变,分别是T260-C260和T287-C287,但没有移码突变,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示其相应氨基酸序列改变为V73-A73和M82-T82;野生型NPCEDRG基因序列与Genebank已知序列一致。两个重组载体插入片段大小均为513 bp,插入方向及位置正确,能表达预期所要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带His标签的突变型及野生型pcDNATM3.1/myc-HisB/NPCEDRG重组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NPCEDRG基因功能和揭示鼻咽癌发病分子机制提供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2)
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分生孢子在侵染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先前研究表明同源异型盒(Homeobox)转录因子FgHtf1特异调控分生孢子的产生。为明确其调控产孢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高通量RNA测序技术(RNA-Seq),对ΔFghtf1突变体菌株和野生型PH-1菌株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其中591个基因转录上调,549个基因下调。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预测并聚类分析发现:上下调基因中分别有约30%和22%参与新陈代谢和能量转运。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0个基因的表达,验证了RNA-Seq的结果是可靠的。运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明显下调的基因FGSG_10565和FGSG_07629,表型分析结果显示,相比野生型,ΔFGSG_10565和ΔFGSG_07629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不变,说明两个基因的表达受FgHtf1调控,但功能上不直接参与分生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4)
黑龙江寒地水稻属早熟粳稻型,生育期短,具有感温性、重叠型和非蓄积性。本文中主要研究6月份气温与水稻生育转化和抽穗时期的相关规律,为今后指导水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3)
<正>1.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中、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轻重及对水稻影响的大小与发病早迟有关,抽穗前发病对产量影响较大。1.1发病症状:白叶枯病主要在叶子上表现症状,有叶缘型和凋萎型。叶缘型常见于分蘖末期至孕穗期发生,病菌多从水孔侵入,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黄褐或暗绿色短条斑,沿叶脉上、下扩展,病、健交界处有时呈波纹状,以后叶片变为灰白色或黄色而枯死。籼稻病斑为黄褐色,为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3)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15%~40%,减产10%~30%;严重者病株率达50%~100%,减产50%以上,出现不能抽穗和植株腐烂等情况。为了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现将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2)
愈伤组织形成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阶段。钙调素含量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变化,但钙调素是否参与愈伤组织形成仍不清楚。为此,本文分析了一个钙调素基因CAM5的组织表达模式,结果发现,CAM5基因在拟南芥植株的根、茎、叶、花及幼苗中均有表达。此外,鉴定了拟南芥CAM5基因的纯合突变体cam5,并观察其叶柄外植体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的表型,结果发现,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0d,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柄外植体膨大比较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培养20d后,突变体外植体的鲜重比培养前增加了39倍,而野生型仅增加了16倍。这些结果暗示CAM5基因参与了愈伤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5)
<正>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稻穗及稻谷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一、高产栽培技术1.培育壮秧由于旱育苗床的培肥效果和控水效果,导致床土容量和含水量降低,空隙度增加,含氧量提高,对幼苗生长发育十分有利,稀播才能育成壮秧,壮秧返青快,分蘖早,为水稻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